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浅谈京剧《大舜》的“剧”与“道”:从历山耕出的圣贤之路(张丽军 程孝阳)

2019-11-28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丽军 程孝阳 收藏

从历山耕出的圣贤之路

——浅谈京剧《大舜》的“剧”与“道”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在它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曾拥有从王公贵族到平民布衣,甚至贩夫走卒等庞大而忠实的观众群,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京剧逐渐丢失了大量的观众,甚至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才对之不离不弃。如何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让京剧再次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是京剧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由济南市京剧院打造的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滚动资助项目的京剧作品《大舜》在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赢得观众,在走进高校的演出中取得巨大成功,获得了不少青年学生的青睐。

  京剧《大舜》将上古圣贤大舜一生中若干关键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人物搬上舞台,仅仅通过两个小时就再现了他的百年人生,塑造了他勇于担当、爱民如子、大公无私、忠孝仁义的形象。由于舞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具体事件的选择上,该剧并不追求宏大壮阔、波澜起伏的效果,反而是以小见大,用大舜人生中几件重要的事情将他的一生娓娓道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拉近了观众与大舜的距离,观众也更容易与大舜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共鸣,仿佛这位四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就在眼前,观众则是陪伴在他左右,看他一步步成长为一代贤君。例如,大舜少年时惨遭父亲和继母虐待,即便如此他仍未改变孝心,但是他的孝心并未停留在不反抗父母的浅层次上,他对孝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观众对大舜所践行的“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再如,唐尧带领娥皇与女英寻找躬耕于历山的青年大舜这一幕,先是娥皇与女英对大舜由误解到爱慕的过程让观众忍俊不禁,尔后则是大舜在“事君”与“孝亲”之间的抉择让观众体会到了大舜勇于担当的大气魄,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丝毫没有生硬之感。

  《大舜》并没有采取传统京剧顺叙的结构,而是综合运用倒叙、插叙等各种手法,大幕一拉开大舜已经垂垂老矣,正在考虑将王位禅让给大禹,但却受到了子女的阻挠。紧接着他开始回忆少年时期遭受父亲和继母虐待的往事,往事回忆完又回到现实。此后该剧就在现实和回忆之间不断来回切换,通过回忆的方式大舜的少年、青年、中年被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该剧又回到现实中,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大舜完成了将王位禅让给大禹的心愿。这样的改变避免了平铺直叙带来的单调感,在现实中提出一个疑问,然后通过回忆解决,能够不断引起观众的兴趣。比如现实的大舜不顾子女的反对坚决禅让给大禹,通过回忆观众知道了原因,原来大舜的王位也是禅让得来的,而大禹本身也是一位贤君。现实和回忆的来回切换使得观众的疑惑一一解决,观众对大舜的了解也一步步深入。更为大胆巧妙的是,该剧运用魔幻的手法,将暮年大舜与少年大舜并置在同一时空之中,让二者展开对话,“你乃少时我,我乃老去你”。在京剧舞台之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与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年在一起唱对台戏并不算稀奇,但是这二者实际是一人的情况却少见,这不禁让观众啧啧称奇。但是这种魔幻手法并未使观众对剧情产生疏离感,相反,这是整部剧中最令观众感动的几个片段之一。当暮年大舜拿出少年大舜在母亲坟茔上折的枝子时,在座的不少观众都流下了眼泪。

  大舜虽然是一个四千多年前的人物,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种种品质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京剧《大舜》将这种品质与当下现实联系了起来,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该剧更难能可贵的是表现了渴望祖国统一的时代主题。大舜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执意要葬在九嶷山。在大禹看来九嶷山在九黎之境,是蛮荒之地,并不属于华夏、东夷,若是大舜葬身于此势必遭到报复。但是大舜却认为,正因为自己葬身于此,以后大禹每年都会来祭拜,这样华夏、东夷、九黎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密切,国家也会更加统一和繁荣。正因如此,该剧在大舜与大禹夜游九嶷山结束之时也即全剧结束之时,所有观众拍手叫好。

  《大舜》在剧本创作方面无疑是出色的,在舞台上的演出效果同样很出色。首先是演员们的演技,大到主角大舜、配角唐尧,小到监斩官甚至只出场几分钟的龙套,都表现得十分出色。尤其是主角大舜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重庆京剧团团长张军强,他将大舜的心理把握得恰到好处,在神态、动作、念白、唱腔等方面达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境界。另外,唐尧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裘派花脸陈长庆虽然出场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他的功底十分深厚,一出场刚开口唱就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其次是现代舞台技术的加入为演出效果锦上添花。舞台之上布满了各色灯光,但它们并没有使人产生眼花缭乱之感,而是随人物心理的变化而变化,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舞台两侧的字幕显示屏更是引人注目,它们对于观众理解人物唱词起到了辅助作用,不仅如此,它们还代替了旁白,在每一幕开始前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使得观众更有代入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京剧原本就是吸收、融合多家之长形成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数次变革,最终流派纷呈。现如今观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大变化,京剧要想流传百世必须要进行变革。《大舜》的创作、表演团队正如剧中的大舜一样,是有勇于担当的精神的。

 

  (第一作者:张丽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新时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力作面面观(张丽军)

  茅盾、茅盾文学奖与新中国文学70年(张丽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