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山茶花开》:赣味浓郁的第一书记典型形象

2021-05-26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徐涟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文化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epaper.ccdy.cn/zh-CN/?date=2021-05-25&page=3&detailId=%E8%B5%A3%E5%91%B3%E6%B5%93%E9%83%81%E7%9A%84%E7%AC%AC%E4%B8%80%E4%B9%A6%E8%AE%B0%E5%85%B8%E5%9E%8B%E5%BD%A2%E8%B1%A1

 

  由江西文演集团制作、江西省歌舞剧院排演的民族歌剧《山茶花开》,提炼概括了江西扶贫干部的突出工作成绩与昂扬精神状态,刻画了第一书记唐猛以及肖燕、林处长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形象,以民族歌剧的艺术形式,讴歌了这片土地上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面貌。在当下众多扶贫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中,《山茶花开》以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赣味风情和质朴真挚的情感抒发,塑造出有股倔劲甚至冒点儿傻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第一书记典型形象,成就了舞台艺术形象中的“这一个”。

  作为一部新创剧目,民族歌剧《山茶花开》从首演开始,每每取得很好的剧场效果,催人泪下,动人心弦。究其原因,首先来自于剧中人物鲜活真实,主创人员全情投入。人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强调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但如果不被生活打动,那也只能是看别人生活的局外人,最多走马观花,做做样子。脱贫攻坚是中国创造的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长期战斗在一线,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打通了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有的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让这个剧目有血有肉,自2019年10月起,剧目主创人员深入赣州、井冈山等多地扶贫点采风创作,走访了大量扶贫干部、村干部和村民,倾听扶贫工作者心声,倾听贫困户的期盼,倾听镇村干部的苦辣酸甜。在长时间的实地采风中,编剧步川被那些扶贫干部深深打动。这是一群平凡的人,做的却是不平凡的事业。许多人抛家舍业,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把贫困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扶贫工作看成中国共产党人对老百姓的庄严承诺。事实上,早几年前,作为一位多次荣获曹禺戏剧剧本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的著名编剧,步川就已经在密切关注着扶贫攻坚工作,他从电视、报刊上大量浏览扶贫工作进展,搜集扶贫干部的先进事迹,在众多先进人物中,一对同时参加扶贫工作的夫妻模范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冲动。真实的素材,感人的事迹,化为笔下一个个真实可信、性格丰满的人物。步川没有陷入到先进人物的创作窠臼当中,尤其是剧中的一号人物第一书记唐猛,他没有将其简单地刻画成一个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任务的刻板形象,而是让人物在剧中发展、成长,从初来扶贫时的束手无策,到一步步坚定自己的做法,拒绝简单以数据指标作为扶贫唯一目标,坚持实实在在为百姓助贫纾困,哪怕一时半会儿完不成任务,也决不追求在数据上造假。这样的人物,质朴、憨直,有一点点不开窍,却正是这片红土地造就的性格特质。

  好花还要绿叶衬。光是一个先进人物,不足以构成一台好戏,人物群像的塑造、故事情节的生动、戏剧推进的起伏,才能构成一部真正的戏剧,让人在艺术审美中得到教益。在这一部民族歌剧中,既有同为扶贫干部、给予唐猛大力支持的妻子肖燕,也有刚开始官僚作风明显、只认数据指标的林处长;既有贫困村民曹大旺、曹满财夫妇,也有瘫痪在床的四姑婆和孙女哑妹,以及唐猛的女儿唐晓晓。众多人物之间的故事一一展开,第一书记在工作中既扶贫又扶智、既做项目也关心残疾老人,同时还促进全村的和谐氛围,全方位承担起驻村书记的重任。要知道,贫困从来都不只是缺钱那么简单!在剧中,贫困村民之间的恩恩怨怨不仅没有旁枝逸出,反而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引线,跟随主人公的扶贫进程,同步发展,成为扶贫攻坚工作的生动注脚,使得这一个舞台上的故事,真实可信,成为发生在千百个村子里的生活写照。更重要的是,在导演傅勇凡的精心设计下,这些诙谐幽默的情节,既从反面衬托出第一书记的工作成效,也为这部正剧增添了一抹喜剧的色彩,大大丰富了舞台呈现效果,调节了戏剧发展节奏。当唐猛即将离开村子,在办公室里撰写材料直至深夜,这些从前懒散捣乱的贫困户带着各自的土特产来到办公室外,不忍打扰睡着的唐书记,那一段优美的唱段与表演,既衬托出第一书记的高大形象,也不露痕迹地展现出党群关系的和谐,令人印象深刻。

  著名导演傅勇凡的加盟,让《山茶花开》在民族歌剧的艺术探索上更进一步,大大吸收了地方戏曲、民歌、说唱的优势,拓展了民族歌剧的艺术容量,并显示出浓郁的赣味风情。民族歌剧以西洋歌剧的体裁形式为基础,发展到今天,尽管还有争议与争论,但总是在不断融入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使得在情节、表演方面略嫌简单的歌剧转变为表现力有所增强的民族歌剧。当然,就艺术的探讨与争论可以一直持续也应当持续,但从一个具体剧目来说,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归根到底是看这个剧目是否能够打动人心,引起观众共鸣。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歌剧《山茶花开》中塑造的第一书记以及众多人物形象都得到了观众认可,使得这个新创剧目能够立在舞台上。

  特别要说的是,《山茶花开》对于江西省歌舞剧院而言,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光荣过去的艺术院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演出队,隶属关系几经变化,2000年被批准更名为江西省歌舞剧院,进入新世纪以来曾创排过《瓷魂》《井冈山》《赣风》及五幕歌剧《回家》,获得多项荣誉。2012年5月文化体制改革后更名为江西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排好这部扶贫剧目,剧院两次进行了全国性人才招聘,各大音乐院校包括多个国家的音乐院校博士、硕士前来应聘,最终起用了一大批青年演员。每天从下午一点到晚上十点,总导演在排练场对每个场次进行排练,并针对每位演员的演唱及表演提出要求;次日上午演员们在副导演及声乐指导的带领下,练习并力争达到导演组要求。自剧组集中排练以来,日复一日地紧张训练,终于使这一群“在舞台上连走路都不会”的年轻人有了表演的基本感觉。以剧目创排促人才培养,对这个体制改革后的文艺院团而言,是必需的,也是有效的。此外,借助这个剧目,在江西文演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以《山茶花开》的创演为契机,他们开启了“山茶花开”品牌发展计划,以文化服务产业发展、以艺术驱动品牌建设,开发了一系列衍生产品,并与农产品、陶瓷、贵金属等产业合作,上架了上百款产品,并以“百场演出”“百场展销”“百场直播”进行立体化推广。

  作为一个新创剧目,《山茶花开》还有许多需要修改、斟酌的地方,如将喧叙调改为对白,甚至用大段对话来推进情节,是不是有生硬之感;某些唱段过多引用了文件中的表述,应当更接地气、更加巧妙,等等。

  如今,这部新创剧目已经入选了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剧目、“2020年度江西省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剧目、“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重点项目”剧目。相信在今后不断演出中经过打磨、修改、提升,能够成为江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剧作品,并让江西扶贫攻坚英雄群像能够活在舞台,也活在江西老百姓心中。

  (文中图片来源于新华网,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作者:徐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理论见解、学术勇气与人格魅力

  戏曲艺术要抓住“云演播”的机遇与挑战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