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
  • 近年“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开拓与收获(饶曙光 兰健华)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政策利好、电影产业结构性调整、市场扩容与格局提升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展现出了新风貌、新面向、新境界和新景观。一方面实现了对主旋律电影原有创作框架和范式的拓展,另一方面又蕴含着社会文化变迁和政策导向下的时代精神与核心价值。本文将对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创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未来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贡献有益经验。

    2020-01-06详情
  • 主题电影类型化新趋势与电影高峰之路(王一川)

    主题电影创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主题观念能在影像形式系统中获得完满的艺术表达,这就需要妥善处理观念与影像之间的关系。1987年以来的主题电影创作历程体现出三个时段的演进:观念高于影像时段、观念入于影像时段、观念化于影像时段。其间呈现出一种共通选择:主题电影创作的类型化,即为特定主导观念表达寻求对应的类型片范式。2019年度中国主题电影创作的新趋势是多样化类型片路径,有群星贺节片、灾难片、冒险片、传记历史片、音乐歌舞片等。它们共同表明中国式类型片路径可以通向成功。面向未来电影高峰攀登的中国主题电影创作,需冷静审视自身得失并制订合理对策:一是继续类型化路径并实施多类型并举策略,二是类型片元素不宜过多或过杂以免喧宾夺主,三是其效益不宜完全由票房去衡量,四是把好质量关并实行更严格的

    2020-01-06详情
  • 试析当下电影批评若干理论误区(孙佳山)

    针对我国电影市场的新现象、新要素、新症候,电影理论界、批评界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存在诸多认知误区。首先,“主旋律”电影、商业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的“三分法”并未过时,它们只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和深化。其次,影片、院线产能的中长周期性触顶和回调,档期、观众的增长乏力和不稳定性,已是中国当代电影下一个历史周期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电影工业美学”在应用上的尴尬局面,反映出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不匹配。在这个意义上,从“新主流电影”到“电影工业美学”,经过二十余年的大浪淘沙之后,中国当代电影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都亟待再出发。

    2019-12-03详情
  • 巧用史料探求乐史贯通——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江剑辉)

    本文从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中的研究方法与观点、结构与逻辑进行了评述,认为该著在史料的巧用、立论的扎实上是实证研究的又一成功之作,它在现行教学中有着突出的资料借鉴价值和开拓性的研究示范作用。

    2019-12-03详情
  • 人工智能引发电影创作生产变革新浪潮(赵海城 陈昌业)

    自阿尔法狗在围棋对弈上完胜人类而将人工智能再次推上了浪潮之巅后,电影的创作生产也开始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的演进,既是行业数据研究的一脉相承,也是电影艺术始终与技术创新相随的必然。人工智能作为当下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已经在电影创作生产方面逐步地拓展其可能性,尽管仍属早期和初级,但一些基础性的突破已经可以令行业去眺望更远的未来。

    2019-12-02详情
  • 人工智能开启中国文论自主创新时代(刘方喜)

    从马克思研究“怎样生产”的“生产工艺学批判”理论看,自动印刷机开启了文艺现代的“机器生产”及由此引发的文化大众化时代,由此直至电视机等总体上处在半自动的“机械复制”阶段;当今人工智能则开启了文艺全自动的“机械原创”时代,由此引发的划时代革命将现代文化大众化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而西方文化研究基于电视等技术的“消费观念学”等旧范式,已无法充分解释由此引发的文艺新现象。当下中国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不落后于西方,为中国文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科学而全面认知人工智能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基础上,更新文论研究的基本观念,重构马克思生产工艺学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9-12-02详情
  • 大家风范 战士情怀——我所接触的文艺理论家陈涌先生(刘文斌)

    陈涌先生性情豁达、谈吐幽默、淡泊名利、潜心学术、探求真理、弘扬马列、皓首穷经、贡献卓著、扶持后学、催笋成竹,彰显了他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家的优良风范;陈涌先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虽历尽磨难,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体现出他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老战士的高尚情怀。本文通过对笔者与陈涌先生接触的亲身经历与来往信简的叙述,展现了陈涌先生的大家风范与高尚情怀,以及他为我们留下的丰厚而又珍贵的精神遗产。

    2019-10-28详情
  • 新中国70年话剧创作观念探析(胡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成就斐然。本文针对现实主义作品创作的热潮进行反思,通过探讨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上的得失,梳理、辨析现实主义作品在创作及评论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并追溯其产生的根源及其影响,力求探析问题的实质,以便固其根本、浚其泉源,重塑中国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未来发展的格局与愿景。

    2019-10-28详情
  • 中国电视剧的时代变迁与发展对策(高晓虹 王婧雯)

    中国电视剧历经摸索与尝试、改革与发展、转型与创新,以丰富的影像书写着新中国七十年的奋斗历程与沧桑巨变。当前,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影视工业发展框架的中国道路,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本文立足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史,探寻电视剧变迁的时代印记,总结中国电视剧的历史经验与文化传承,反思电视剧行业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未来中国电视剧的再次腾飞提供参考。

    2019-10-11详情
  • 在艺术与文化的有机整合中推动中国音乐史学转型(项阳)

    中国音乐史学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年轻学科,学科建立伊始,受欧洲音乐史治史理念影响,多从艺术视角进行辨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音乐史学界延续了这种治史理念并开拓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把握乐之时空特性前提下,围绕史学纵轴,多种新学科建立拓展研究领域成果丰硕,音乐史学界整合研究成果,提升学术理念,回归历史语境讲清楚自身特色,梳理礼乐和俗乐两条主导脉络,中国音乐文化史的整体架构逐渐成型,并有效推动中国音乐史学转型。

    2019-10-10详情
  • 戏曲七十年与未来遐想(傅谨)

    新中国戏曲70年历程中,传统戏的生存既幸运又曲折,历经从禁戏、纠偏到传统戏退出舞台的波澜,改革开放后终于获得正常的生存环境;现代戏始终是最受重视的戏曲类型,虽有不少优秀作品,但是一直受非艺术的工具化理念影响,得失均令人思考;新编古装戏中包含了诸多影响深远、代表当代戏剧创作高度的新作,并且与传统戏一道支撑着演出市场。而从盲目遵从现实主义理念到戏曲化成为普遍共识,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古装戏终于成为具有艺术共性的整体。

    2019-09-04详情
  • 构建中国式艺术理论的若干思考(王一川)

    探讨艺术理论,可以采取既不同于非共通性、也不同于完全共通性的第三种视角,这就是艺术异通性视角。由此视角看,艺术理论是关于所有艺术门类现象中的异通性关系的学问。门类艺术理论、跨门类艺术理论和一般艺术理论的行家都可能按照自己的论述需要跨越艺术门类界限,注重发掘艺术门类之间的异质性和共通性联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艺术即摹仿、美的艺术定义、艺术即无意识升华、艺术即直觉、艺术无法定义等观点,但有关艺术定义的传统知识并没有完全退场,而是依然在各种艺术理论形态中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变异地存在着。当前仍然存在以艺术为尊、开放性和分类性等艺术定义路径。有必要依托中国的感兴修辞范畴即兴辞并参酌西方有关理论而建立一种中国式艺术理论构架。

    2019-09-04详情
  • 吴文季和他的《康定情歌》——来自甘孜和泉州的山海对谈(郭昌平 陈冬梅)

    《康定情歌》是康定最有名的文化品牌,它向世界传递了康定是情歌之乡、浪漫之城的美好愿景,但是康定这一品牌资源的应用中也有着明显的短板。情歌文化游知识性、观赏性都不足,这也是文化旅游融合时代,我们最为迫切需要探索和提升的。

    2019-09-03详情
  • “守正”和“创新”: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命题(陈振濂)

    “守正创新”的“守”是强调对文化最根本最核心的东西要“守”;“正”强调的是正大光明、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文明立身的根基。“守正、创新”关注的是推进文艺发展的方法论,两者互补互制而有侧重,必然成为当下我国文化发展的新命题。

    2019-07-31详情
  • 道艺统一 褒优贬劣——新中国70年文艺评论断想(仲呈祥)

    在近四十余年的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党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政策性调整,关系着文艺评论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也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艺与经济的关系的方针指南。文艺评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指引,获取历史镜鉴的启迪,更好地用中国文艺理论解读中国文艺实践,做到以文化人、以艺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文艺评论应坚持培根铸魂、道艺统一、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激励作家艺术家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

    2019-07-31详情
  • 在纪念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李屹)

    我们要以这次纪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好黄坤明同志在本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守正创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努力开创文联工作新局面,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9-07-31详情
  • 文艺评论家的姿态、心态及语态:以李健吾《咀华集》为例(宋生贵)

    笔者结合当下文艺评论的状况重新细读李健吾先生的《咀华集》,从中得到新的启迪,并激活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其一,自觉的姿态——作为文艺评论家的李健吾对文艺评论本身的自觉使我们认识到,就文艺评论家自身而言,对文艺评论本身的自觉,必然会提升其开展合规律文艺评论的自信;其二,真诚的心态——李健吾的《咀华集》洋溢着文艺评论家的真诚和勇气,这是当下文艺评论值得特别提倡的方面;其三,融情见理、鲜活生趣的语态——李健吾“含英咀华”式的文章说明评论家只有与作者同行,平等而诚恳地从走进作品,直到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有可能写出既深中肯綮又富有活力的批评文字。

    2019-07-04详情
  • 及物批评亟待重返现场(汪涌豪)

    当下文艺批评常与创作脱节,凸显了批评必须及物的重要性。好的批评家必须有洞察的本能和介入的意识,以时刻准备出发或已在途中的姿态,投身到变动不居的创作大潮中,既对作者有感同身受的了解,又对自身保持高度的警惕,由此将一种深刻的洞见赋予对象,开显出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当然,过程中须注意拿捏好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真正的及物应与对象既契合又疏离,两者的博弈尽显饱满郁勃的生命张力。此外,又须注意思想的可视性,不故弄玄虚,故弄玄虚也是批评不能及物的表现之一。最后,为及物批评能早日建成,批评家须加强人格修养,有明确的岗位意识和责任心。如此有守有为,才能使批评尽显高品位和高格调。

    2019-07-03详情
  • 当代新诗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何光顺)

    当代四川新诗的重要性,不仅在于1980年代从四川兴起的“第三代诗”席卷全国,成为其时中国诗歌的中心所在,更重要的是从“第三代诗”到1990年代后“存在”诗群的演进所折射的“陆地气质”。这种“陆地气质”是四川文化内在品格的体现,在与西方文明“海洋精神”的现代遭遇中形成其成熟形态。当代四川新诗群体正是在这种中西方本质精神的遭遇中展开其写作实践,是重造传统又借鉴西方并植根于本土性经验中生成其先锋性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追求。可以说,以四川新诗群体为例来阐释中华民族诗学精神的某种内在本质维度,也有利于在经历中西方文明碰撞的“差异性”体验中推动当代中国新诗回归本土,走向世界。

    2019-05-28详情
  • “新诗”的时代介入与文化担当(王光明)

    “新诗”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时代性,既是中国现代转型的产物,也主动介入了现代转型的进程和现代意识形态的塑造。这种介入体现了想象立场的改变和诗歌功能的调整,带来了题材、主题、语言策略的一系列变化。由于社会转型的内忧外患,中国现代诗人介入时代的方式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诗人,更加多元和丰富。转型社会人们会接受不同介入方式的诗歌,但更期待有内在表现力的作品,希望诗人能够用本民族的语言感觉和想象世界,用语言之光照亮时代现实中晦暗不明和难以言说的部分,为之找到恰当的言说形式和韵律。诗人介入时代,不仅是道德上的时代担当,也是接受思想与言说能力的考验。

    2019-05-27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