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读过埃科的书的人都知道,要读他的书其实也还要费一点脑筋,他的作品当中不仅有故事,同时因为他是符号学家、哲学家,他把很多的知识和思想融入到他的作品当中去。
这个故事到这就结束了,你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他这么做。就好像在饭店里刚吃到一个很好的菜,就没有了,所以味道特别浓。这种小小的短章能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我在《回望》里有时候会触及到一些小的细节。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文化诗学三十年——文化诗学与童庆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2016年10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福建省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批评,因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动,文学内部的深层异动,面临着接续不断的严重冲击,遇到前所少有的巨大挑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情形描述为:一个相对滞后的批评,在面对一个不断更变的文学;一个相对萎缩的批评,在应对一个不断放大的文坛。
陈忠实认识到了历史与小说的密切关联,我们从他的叙事中看到了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人,一个作家的伟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善的正确理解和深刻表达上,陈忠实写出了民族道德和伦理中不灭的善,我们从中看到了他慈悲的仁者形象。
历史名人传记主要有三类:一类着重传主思想、成就的梳理评价,学术味浓厚;一类则充斥着吸睛的八卦传闻,有很强的市场企图;还有一种传记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兴盛,这是2011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核心命题之一。
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因其杰出的叙事艺术荣获“文体作家”的美誉。在沈从文的创作中,不难发现中国史传叙事艺术、唐传奇叙事艺术、话本拟话本叙事艺术,以及章回小说叙事艺术等中国传统叙事艺术给予沈从文创作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