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搜索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广西儿童文学作家王勇英作品《巫师的传人》斩获2015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文艺反映生活,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文艺形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此之谓也。近年来,新媒介的勃兴形塑了文学观念、文学存在形态
在老一辈学术名家中,钱穆先生以学问淹博、著述宏富著称。不过,他对古代文学这一块说得不多。《钱宾四先生全集》凡五十四册,谈中国古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突如其来的来袭,曾对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形成巨大冲击。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文学的当前发展趋势,采取借鉴与创新并行的
从动物小说谈起 在开年的图书订货会上,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家刘绪源的一番发言,引发了对于动物小说这一概念的讨论。 刘绪源认为,
张恨水的小说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与传播媒体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是文化传播与文学创作的完美结合。 传播者与接受者:张恨水的
做一个批评家,离不开分析文本。但文本细读与一般的文学批评还是不太一样。文本细读是一种方法,一般来说,文学批评离不开文本的解读,
世人谁不知莎士比亚?我们阅读莎翁剧作,大概是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威尼斯商人》片段开始的。那时我们十来岁的心灵就认识到,夏洛克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
在《匿名》中,王安忆无意叙述一个可能会被类型化或者说有鲜明主题的故事。但是在叙事的过程,她又让故事不断向各种类型或主题发出暧昧
《匿名》的故事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之前写的散文《括苍山,楠溪江》,以及另外一个短篇《林窟》。故事的人物灵感是30多年前那件失
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读图时代的来临成为当前文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新世纪以来,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开始受到我国学
李欧梵曾经这样描述张爱玲的创作生活,他说张爱玲一直在写世纪末的主题,而别的作家,特别是革命作家,却拼命在‘时代的浪尖&rsqu
刘庆邦始终在努力探讨人性的幽微曲折。他把人性视为一口深入地底的深井而加以表现,就像那矿藏丰富而又风云莫测的煤井一般,既让人惊喜
就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选本编纂而言,1979年和1985年是两个重要的节点。1979年前后,恰逢新中国建国30周年之际,国庆纪念活动与对过去30
名著的价值是挖掘不尽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现代英语文学系名誉教授约翰·萨瑟兰以其独有的、让人无法抗拒的方式介绍伟大的文学经典。他
梨园行当里头有一句话,叫男怕 《夜奔》,女怕 《思凡》,这句话说尽了林冲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林冲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却一步步
天才除外,每个成功小说家大抵走过一条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写作路子。不成熟期一般包含幼稚、模仿、摸索、徘徊等几个阶段,成熟期包含醒悟
十年前我惊讶地发现:我这一代人在中学、大学饥渴阅读的武侠小说竟然变成了边缘文学,新兴的网络穿越小说、玄幻小说占据了青少年乃至成
先锋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可谓风生水起,声震一时,几乎到了无人不谈文学,谈文学必谈先锋的地步。198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年代。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