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二刷舞台剧《鹅笼书生》有感:让传统说新话也是创造

2018-08-27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作者:董阳 收藏

  第二次看舞台剧《鹅笼书生》,仍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几年,政府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戏曲作为其中仍然有观演活性的艺术受到格外重视。这对增加戏曲在当今社会的存在感提供了制度推手。不过戏曲最终能否如愿“复兴”,还取决于戏曲人的创作本身。换句话说,戏曲的好,对于观众而言,不是不言自明的,不能说:这是传统文化,是好东西,你得看。观众是“结果导向”的,如果作品不能以艺术的方式“造境”,让观众沉浸其中,获得他未曾有过的特别体验,那么观众不仅不能体会“传统的好”,还会产生“传统不好”的刻板印象,从而“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敬而远之。因此,传统到底好不好,关键在创作者能否把传统化为征服观众的手段和能量,而不是仅仅把传统当成一个旗号、一个招牌,一个“权威修辞”。

  《鹅笼书生》不能算传统戏曲,但它还是从传统戏曲中吸收不少表演、舞美、唱白、音乐等方面的成分,加之题材取自古代志怪小说,可以说,“传统范儿”挺足的。但这台戏又不“陈旧”,反而有一种时尚感。传统文化做出时尚感,就让人感到这台戏的“靠谱儿”。

  什么样的作品让人感到陈旧?题材或形式的“古旧”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台戏是否跟观众有真实热络的交流。如果作品呈现的世界能够观照观众的生存境遇,那么不管作品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形式上新潮还是古旧,观众都会有共鸣,这也是很多传统作品今天仍有众多粉丝的原因。陈旧感源于缺少针对性地抬出传统,缺乏交流意识,或者没有找到共鸣点。这说明创作者、排演者跟当前观众是脱节的,“鸡同鸭讲”,这样的传统就让人感觉陈旧、过时。

  有交流感的作品在形式上必然不同于原汁原味的“传统”,一定是为达成跟今天观众的交流,在原有基础上放大某些成分,淡化某些成分,有所借鉴、有所增益、有所变形,这些完全取决于创作者对“交流”效果的预期、取决于创作者的艺术理想和艺术能力。因此,有“交流感”的作品,在形式上一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尽管这种“新意”没有写在脸上,但你会感觉艺术形式是有机的,这种有机性就是创造创新的结果。

  《鹅笼书生》的时尚感,一是来自它跟当下观众的诚意交流。三段发生在不同朝代的故事,通过沽鹅村夫许彦和演员“接力”串联起来,都或多或少地触及当代观众的生存境遇。相比于第一幕《厮守·有义》,第二幕《偶遇·有情》这种交流意味更浓,一个是烟波楼的清倌人,一个是天童寺的小沙弥,一个厌了红尘,一个动了凡心,一个要剃度出家,一个要看尽繁华,一个要上山而未登顶,一个要下山而在途中,二人就在山脚下的独木桥上相遇了。且不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就这种进与退、去与留的心态,在今天的大城市青年群体中就纠结地存在着,生存方式的举棋不定,叠之以爱情的喜悦忧伤,生出多少故事。正是因为对这种人生境遇的有感而发,这一段戏灵动许多、出彩许多,人物生趣可爱,顾盼生姿,与观众的情感互动频繁、细腻、真实。表演不是孤立的,身体对于情境和“戏剧场”的感受是最为直接的,一个清晰、有戏剧张力的场赋予身体以能量,身体能量最终又成全这个戏剧场。因此,同一位演员在不同幕次的呈现反过来也反映不同幕次“戏剧场”营造的水准。

  《鹅笼书生》的时尚感更直接地表现在形式上。比如音乐采用传统音乐调式,演奏以胡琴、琵琶、笛等传统乐器为主; 唱白多用韵文,杂采化用古诗词,但又尽量为我所用,服务于特定情境下的表情达意;舞美上,极简主义设计有一桌二椅式的简洁和留白,最大程度上让位于演员表演;演员表演上,介于生活化与程式化之间,虽不一板一眼遵照传统科范,但有克制地借用、化用戏曲程式……这些艺术语言的设计与拿捏服务于现代对话,因而整台演出相比常规话剧显示出特别的形式感却并不刻意,着意于交流而有所抱持,戏剧语言与古为新,让人感到这部戏的大方向是对的,是高级的。当然,与所有实验戏剧一样,《鹅笼书生》仍有其“未完成性”。比如:韵文唱白往往受制于押韵、对仗等形式规制时而变成“话语机器”,而影响与观众的交流;三个幕次的戏剧冲突各自为战,尽管有许彦贯穿和人物“接力”,还是会弱化一以贯之的戏剧冲击力。

  两次观看《鹅笼书生》,感觉是愉悦的。创作者在戏剧语言上扎实而充满智慧的自觉探索让人印象深刻、感到振奋。而且我也认为《鹅笼书生》所努力的方向其实就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的方向,那就是: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能够与今天的观众产生心灵碰撞的新艺术。

 

  延伸阅读:

  舞台剧不是电影,别让多媒体喧宾夺主

  现实题材舞台剧创作十题(于平)

  话剧舞台上的红楼梦,时尚外衣下的林奕华IP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