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学观潮
  • 中国乡土文学的发生与百年流变

    中国的“乡土文学”因其现代意识而与世界文学时刻处在互动之中,也与中国文化、社会、历史深具精神关联,是感知现代中国文学之中国-世界、传统-现代丰富性的最好入口,也是研究现当代中国本土文学的一个极佳样本,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文学在本土-民族-世界的维度中如何继承开拓的可贵经验,是探究当代“中国问题”的一个有效维度。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乡土文学”的内部研究,忽略了“乡土文学”早期的理论建构特点及这一概念产生的社会土壤、历史语境和文化动因。本文从社会学、历史学以及地域文化等角度综合考察“乡土文学”的缘起及其为何被命名为“乡土文学”,探讨“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中国经验”,在“乡土文学”的发展与流变中窥探其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丰富联系。

    2020-06-02详情
  • 《河洛图》:彰显中原热土“以气作骨”的情怀(梁鸿鹰)

    长篇小说《河洛图》作为李佩甫对话“人与土地”的作品,以富于洞察力的笔力,揭示中原文化的“忍”和“韧”,凸显中原老百姓像土地一样沉默而博大的胸怀、坚定的根性、繁茂强大的生命力。

    2020-05-26详情
  • 文洁若:翻译没有捷径

    我认为,翻译是运用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去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既努力保留原作神韵,又有所润色,促进民族间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

    2020-05-22详情
  • 中国“现代小说”的理论建构及其文学史意义(周海波)

    从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到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小说逐步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经中国近现代作家批评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现代小说”概念呈现出从朦胧意识到理性自觉、再到明确生成的发展过程。“现代小说”既是中国文学文体的不断裂变与重构,也是小说文体的返本与开新。从“林译小说”到鲁迅小说,从梁启超到胡适,中国近现代作家批评家对“现代小说”所作的不同阐释,及其对小说文体所进行的多样探索,构成“现代小说”的复杂形态,同时,现代小说观念与创作也表现出“型类的混杂”的特点。中国“现代小说”在回到小说本体的同时,又突破中国古代小说和西方小说的理论局限,最终构建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理论。

    2020-05-21详情
  • 文学轻骑兵的“亮剑”,有直击心灵的力量(周纪鸿)

    我们还应该制作抗疫题材的电视、广播、视频、音频,包括多语种文艺类抗疫题材节目,让我们的报告文学从单一的语言文字叙事到多媒体叙事(摄影、影视、图像)、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微信公众号等共同发声,弘扬华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2020-05-18详情
  • 《新世纪文学的河南映像》:当代地域文学研究的新路(於可训)

    李勇近年来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有一种独特的以散文为批评的方法,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温暖体贴自不待说,从中也可见作者温煦的性情。

    2020-05-18详情
  • 毕飞宇:知识错误可能会让作家错失“茅奖”

    毕飞宇说:“尽可能地写短文章是一个作家的美德。”

    2020-05-14详情
  • 张炜新作《我的原野盛宴》网络研讨会举行

    张炜新作《我的原野盛宴》以对岁月和童年的深情回顾,对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深切叙述,给经历过严峻疫情的读者,带来了特别的阅读体验。

    2020-05-09详情
  • 文学批评家也应有自己的“文学故土”(杨辉)

    在当下语境中想象一种具有地方根基的文学批评,或许有一个无须言明的前提,那就是对现有盛行的文学批评方式的不满足,以及对文学批评新的可能的呼唤。

    2020-05-07详情
  • 穿越时代的余韵(程大利)

    沈鹏的诗始终是倾斜在时代价值上,而这,正是其《读鲁迅小说诗二十四首》的魅力所在。

    2020-04-30详情
  • 数字时代文学与媒介的互动(杨仪 张慧瑜)

    无论是口语、文字、印刷媒介还是数字媒介,媒介作为文学的载体,也作为文学传播语境的形构力量,塑造着文学的表现形态与内在审美机制,重组着作者、读者、编辑等文学生产和传播主体的结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发展的大方向。

    2020-04-30详情
  • 新媒体语境下文学批评的重构

    批评的未来也许就存在于这种新媒体的民主中,这既是大众的民主,也是每个主体,包括传统文学批评家在内的民主。

    2020-04-27详情
  • 谈文学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

    作家与批评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而当下很多批评家“承载的列车”,却与“文学”无关或关系不大

    2020-04-21详情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探索

    祁志祥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以古代文论的重要概念范畴为枢纽,以儒、道、佛思想和宗法、训诂文化为文论的发生背景,贯穿起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精髓。

    2020-04-17详情
  • 外国文学与历史上的瘟疫

    无论是瘟疫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之际还是当它销声匿迹之时,它都与文学的发展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息息相关。

    2020-04-17详情
  • 在杜诗的回音里

    《杜甫与新诗》一书不妨说是对新诗史的一种总结,又能独辟蹊径,认为不仅就思想性而言,从技巧来说,新诗可以借鉴杜诗者的路不止一条。人们多年间的疑惑,也瞬间冰释。

    2020-04-15详情
  • 读散文集《屈指家山》(黄伟林)

    读壮族作家牙韩彰的散文集《屈指家山》,读后感可以概括为三个短语:学人底蕴、作家技巧、乡贤情怀。

    2020-04-14详情
  • 毛泽东诗词《送瘟神》的精神内涵

    《送瘟神》这两首诗,情致高昂,想象丰富,气吞山河,鼓舞人心。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跃然诗行。

    2020-04-13详情
  • 红色经典:彰显超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

    红色文学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与思想引领力,总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绽放新光彩、释放新能量、彰显新魅力。

    2020-04-10详情
  • 康震: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2020-04-1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