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2023美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学实践(胡友峰 刘泽昊)

2024-03-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胡友峰 刘泽昊 收藏

【内容摘要】 2023年,中国美学在守正与创新中奋力书写崭新篇章。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中国美学界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重新审视美学的历史脉络,推动美学的话语更新,以美学的价值引导功能,铸就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互动共生。与此同时,学界聚焦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美学流派等方面,以“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系统整合勾勒中国美学的整体图景。中西美学的交流互鉴,推动了美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打破了西方美学研究范式的主导地位,彰显出中国美学的世界意义。在学科交叉与视域融合中,当代美学从理论对话、实践指向与现实旨归三重维度呈现出发展新趋势。

【关 键 词】 2023美学 中国式现代化 美学理论 中西文明互鉴 数字时代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守正与创新构成了2023年美学研究的主旋律,中国美学界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同时,深化中西美学思想的交流互鉴,推动核心范畴与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力争以美学审思回应时代变革中的精神困境。美学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面向,不仅彰显出中华文明的民族特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共同诉求,也将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强大的文化指引与精神支撑。

一、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通过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对中国社会革命、建设的历史实践进行探索与总结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并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与重大原则进行了深入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这对当今时代的审美文化建设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对文化工作的发展现状与时代使命进行了高度地概括与总结。

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精准概括,彰显出中国现代化形态相较于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优越性,那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则从文化层面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当下与未来。美学是文明与文化的诗性表征,中国现代美学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中思想启蒙、文化觉醒的整体语境息息相关,更肩负着救亡图存、改造人心的历史重任,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处,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这种特殊的历史语境决定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自始至终就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孪生关系。因此,在学习与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等方面,深入阐释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成为了2023年中国美学界的核心议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美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是任何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条件,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解中国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回顾美学发展的历史源流,有助于把握中国现代美学历久弥新的逻辑理路。例如,彭锋认为,美学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借鉴西方现代美学、继承中国传统美学与面对中国现实审美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现代美学在“现代性”“中国性”与“现实性”的特征之上化解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冲突,实现了对三者在不同程度上的超越。王一川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是由中华型传统引导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文艺也是在中华型传统引导下,内源与外流更生的现代文艺。开创中国现代文艺新境界,需要探寻中西融汇的可能,以多样化方式塑造中华型传统的文化领导力(点击查看)。何中华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中国特质与西方现代化的双重扬弃,这一历史语境构成了中国当代文艺与美学精神的时代内涵(点击查看)。赖大仁则分别从中国社会现代转型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阶段以及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阶段三个历史分期,对文艺观念与美学精神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及其成果形态进行考察(点击查看)

(二)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美学的话语更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符合社会实际的现代化,也是既借鉴各国经验又坚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种特征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上引导中国文艺美学理论体系的话语更新。有鉴于此,张政文从根本宗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基本方向、内在逻辑规定性五个方面,总结出中国式现代化文艺理论建设的理论内涵。梁玉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形塑了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这种新形态,并形成了中国式审美现代性建构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互相补充的局面,彰显出世界多元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形态。高迎刚、王潇提出,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呈现出“核心——分支——边界”的多元结构,形成了由中心依据不同角度向边缘拓展的辐辏式体系形态。崔柯认为,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依据,弥合经典、中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形态之间的内在差异,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化与创新(点击查看)。周志强从定位社会角色、确立价值理想、创新批评伦理、引入生态批评和重构精神品格等方面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命题对于中国当代文艺话语的指导意义,并总结出中国文艺评论话语更新的三重进路(点击查看)。范玉刚将倾听时代回响、直面中国问题视为文艺学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机缘下不断实现视野更新与范式重构的关键。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对美学话语更新的指导意义,不仅是对美学“何为”的思考与回应,也揭示出美学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多元路径与发展前景,为推动美学话语的当代建构提供理论依据与思想资源。

(三)中国式现代化与美学精神的价值引导

弘扬文艺工作的审美引导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美学层面的关键特征,也揭示出文学艺术的审美功能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美学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勾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风貌与整体气质,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层面的互动共生。胡经之将文艺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反映总结为三个关键点: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文艺价值观,传达出高扬时代真善美与彰显人民精气神的美学理念;二是继承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形成塑造典型人物与创构艺术意境相融合的美学手法;三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实现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美学风格(点击查看)。谢纳、宋伟认为,在马克思现代资本主义批判视域下,艺术审美作为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重要维度,有利于克服资本主义商品化对主体的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人民自由解放境界的审美表征,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文艺发展方向,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文艺现代化之间的辩证联结(点击查看)

美学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视角,上述研究围绕着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推动学理性与思想性的有机融合。一方面,通过对具体美学事实的回顾与梳理,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历史阶段、生成过程与理论渊源等方面,尤其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因素在中国现代美学话语形成过程中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释与分析;另一方面,从美学思想的演进逻辑上,聚焦于彼时中国美学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勾勒出中国现代美学的思想脉络与现实语境,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文艺美学的理论内涵、话语形态与内在结构的指导意义,以恢弘的历史视野展现出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将美学置于广阔的社会语境之下,使其摆脱了学理性的束缚。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进程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保持着同频共振,对美学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也呈现出开放性、未完成性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在精神文化领域催生出诸多美学新现象的同时,以自身的价值规定性,使中国美学在审美现代性、美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文艺人民性等问题上,彰显出不同于西方美学发展模式的崭新样态,但是对美学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历史分期等理论问题,尚且需要进一步的梳理与探讨。对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的诸种探索,究其本质是将美学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学视角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以此寻求一种将美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的研究路径,从而为美学精神的形塑提供基本框架与理论指引,彰显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自觉。

二、多元路径勾勒中国美学整体图景

中国美学研究在立足于经典的同时,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在对美学核心范畴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突破哲学美学的思维局限,将审美观念置于中国社会历史语境之中,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中,审视中国美学观念背后的内在张力与深层意蕴,以文化与社会的多元视角,描绘出当代美学不同流派的理论推进,彰显出中国美学的理论生机与多元共存的美学格局,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本土美学研究特色,这是2023年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回顾与反思

范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文化基因,也是理解中国美学的关键前提。中国古典美学围绕着美学范畴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对美学范畴进行持续地研究与反思,有助于描绘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历史轨迹与整体图景。具体而言,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研究呈现出两种理论进路:一是以单个美学范畴为核心,超越具体学者、流派与年代限制,从理论形态、逻辑起点、发展历程、生成机制以及当代转化等层面,对美学范畴展开个案研究。例如,张立文对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之一的“境界”进行了考察,将追寻境界视作中国文化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方式,描绘出境界始于物镜、物界,并超越物镜、物界而内化为精神境界的过程,将人生境界总结为五种类型。南帆以作为文学批评范畴的“趣”为研究对象,对“趣”作为一种美学意味进入中国古典诗学的过程进行了梳理,揭示出“趣”为儒家正统与启蒙主义所反感的内在成因,最后,通过对贾平凹《秦岭记》的分析,指出“趣”得以回归古典美学意味,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跨越的实现路径。刘旭光围绕着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形成的“清乐”概念展开了深入阐释,对清乐的形成过程、理论内涵、生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清乐作为非功利性的审美愉悦的美学史价值。这种研究方式通过对关键范畴进行深入地学术剖析,最大限度地展现其理论全貌,彰显出不同范畴独立的美学价值与存在意义,从而突出美学范畴的独特性与民族性。然而,以特定范畴作为研究对象,无法避免对不同范畴之间内在关系的忽视,从而割裂了美学范畴与美学思想整体之间的深层关联。

二是围绕着与某个主题、学者、流派有关的多个范畴进行研究,揭示不同范畴之间的逻辑关联。例如,刘运好从缘起与性空的审美本体、专思与寂照的审美心理、拟象与有寄的审美表达三个方面,阐释东晋慧远佛教美学范畴的理论内涵,揭示慧远美学范畴体系对于中国佛教美学以及山水美学的历史影响。肖鹰在对《庄子》“内篇”与“外杂篇”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以老解庄”观念的局限性,并从形神观、观物方式、技道观与人生理想四个方面,对庄子美学中的核心观点与基本范畴进行辨析,总结出庄子美学与老子美学之间的深刻差异。沈沫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体系的系统关联性视角出发,对感、思、象、情、景、理、证、悟、心印、境界、永恒等美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出中国古典美学的深层结构。这种研究方式虽然难免在对个别范畴的知识性阐释上有所取舍,但是通过把握美学范畴之间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实现了对美学范畴的体系性建构,进而更为全面地展现出美学范畴在美学史整体脉络中所处的位置。

(二)文化与社会多元视域下的中国美学研究

中国美学往往以绘画、园林建筑、植物、音乐等作为审美对象,通过随笔、杂感、艺术评点等方式,围绕着某种作品或者事件,展开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中国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研究路径,同中国古代艺术实践活动的繁荣息息相关。艺术实践往往难以摆脱政治与文化的多重影响,与社会语境的变迁具有内在共生性。美学作为艺术实践活动的精神内核,同样处于文化与社会的多元视域之中。因此,基于美学与政治的关系视角对中国美学进行考察,就具有了相当的必要性。

刘成纪以韩非子的犬马与鬼魅之论这一日常性事件为起点,勾勒出中国早期画史对艺术真实原则的理解,即表象之真走向本质之真并最终呈现为心灵之真的历史轨迹,以此证明中国古代对艺术真实性的理解,同人类艺术的普遍性价值取向并无二致。李科林从审美风格、象征意义与精神内容三个层面,对《林泉高致》中的“三远”之说进行追溯,揭示出唐宋元时期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历史线索,以及造型艺术在画面造型原理、技法演化逻辑、视觉发生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并从社会历史语境下还原“三远”理念中的权力支配关系,传达出北宋时期士人群体的审美风格与精神面貌。陈剑澜从观念史视角切入,以晚清社会变局中的主体正当性问题为核心,对王国维审美论思想的学理渊源、结构框架与理论影响进行分析,以王国维的美学探索为例,重新审视中国现代美学的缘起与流变。贺志朴基于“泛文本”视野,对《芥子园画传》的制作与流通方式进行考察,进而延伸至中国绘画的整体层面,揭示出艺术审美原则和特定阶层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结构与内在关联,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向现代性转型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社会政治环境往往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美学观念的塑造过程中,重新审视美学与社会之间的张力结构,发掘二者在内在逻辑层面的一致性,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美学观念背后的政治逻辑,也将为解决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等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三)多元共存的美学格局

美学流派的兴起与美学观点的交锋构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旋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到80年代的“美学热”,再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一系列论争,不仅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也形成了实践美学、生命美学、生态美学等美学流派。近年来,美学领域进入到相对平稳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美学流派从话语资源、理论范式与学科定位等方面对具体学理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化。在生命美学方面,潘知常通过对《巴黎手稿》的分析,揭示出马克思的美学观与生命美学之间的内在延续性。马克思的美学思考以人的精神解放为核心,是“生命”的、“生成”的、“生产”的,也是“实践的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在宗教与科学之后,美学超越了学科边界,成为了新“轴心文明”中主导价值的引领者,对世界历史起到了塑造作用。美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阶段,不仅对宗教与科学的学科边界进行了重新审视,超越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抽象对立,而且满足了人类的情感与精神需求,揭示出人类超越性的生命存在方式。张生从本体论、美学观、美感的发生机制、人生观与审美方式等维度,分析了宗白华对叔本华思想的创化,揭示出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的生成轨迹。

在生态美学方面,2023年,曾繁仁主持的“生生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为引导,助力生态美学理论体系建构,形成了诸多创新性观点。例如,曾繁仁以生态存在论美学为基点,对生态美学的学科定位、生态美学视域中的自然审美问题以及生态美学的价值与作用等问题予以阐释。胡友峰从三个层次揭示出自然美的生成机制,自然美以物性的涌现为生成基础,以诗性主体的意向性呈现为生成动力,最后,物性与诗性向人的生态本性聚集造就了自然美的生成路径。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变化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日常用品的实用性,而是更多考虑到产品在外观和样式上的美学价值,在此背景下,设计美学等美学新兴流派逐渐发展起来。设计美学以艺术设计研究为中心,将美学的研究视野拓展至服装设计、环境改造、视觉传播乃至工业设计等领域,通过尝试将审美原则应用于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问题之中,对工艺设计中的审美机制进行深入思考。赵毅衡通过分析设计作为一种符号意义活动的内涵,重新审视设计与人的主体性的内在联系,并对艺术设计的意义标准进行考察,凸显出设计的符号美学在超越现实生活之外,对民族文化历史轨迹的揭示作用。陶锋、梁正平分析了人工智能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内在含义,并从美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设计中的人机关系问题、自由与限制问题和设计理性问题进行了反思(点击查看)。祝帅从四个方面总结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设计美学的影响,将坚持设计的原创性、手艺性、思想性、地域性,建立起适应当下发展的全新话语体系,作为应对AIGC时代设计美学变革的重要方式(点击查看)

总而言之,在2023年,中国美学研究既关注经典美学范畴对中国古典美学气质的塑造作用,也没有忽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不同美学流派对学理问题的推进与建构,凸显出中国当代美学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多元理论进路,彰显出中国美学的文化基因与整体图景。

三、中西文化互鉴与中国美学的当代建构

在中国式现代化美学的实践进程中建构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体系,既要立足于本国实际,更要融入世界美学的多元互动之中,以开放的姿态推进中西理论资源的会通与互鉴,在中西比较视域下,推进基础理论研究,打破西方美学研究范式的主导地位,重新发现中国美学对世界的价值与贡献,这也是2023年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一)美学基础理论的对话与创新

基础理论研究是推动美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对基础理论的创造性阐释需要在中西文化互鉴视野下,突破美学的既有边界,将美学理论与哲学基本问题,例如实体问题、自然问题、物我关系问题等联系起来。苏宏斌以美的本质问题为核心,批判本质主义对现象与本质的割裂,通过对直观与非直观、感性直观与本质直观的辨析,将美的本质视作物的直观显现。胡友峰聚焦自然美学中的“审丑”问题,从知识考古学视角对自然审丑理论的历史样态与逻辑理路进行了考察,揭示出自然审丑在理性信仰之下形成的“否定论”与“转化论”两种观点,并将自然审丑总结为“以实用价值为核心”“以理性信仰为核心”与“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三个阶段。仲霞、杨春时在对“第一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后,深入阐述了“第一哲学”美学转向的逻辑理路与内在根据,并分析了美学作为“第一哲学”在本体论与现象学领域中的两种走向,指出美学从哲学的附属部分转而成为哲学之基础的存在论根基。方英敏、杨笑媛旨在将身体美学作为传统心灵美学的拓展与补充,通过重建审美经验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化解理性主义下审美经验与现实生活的割裂,并以此作为解答“存在”问题的不同进路,以“肉身即美”的存在论审美模式取代了“美在于理念”的传统立场,实现美学基础理论由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的推进。

(二)中西比较美学与中国美学的世界意义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伴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近年来,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思路逐渐从“以西释中”转向“西为中用”,以西方理论为镜鉴,聚焦中国美学问题,将中西美学的会通与互释,纳入到中国美学当代建构的学理进程之中。2023年,不少学者从学理层面出发,围绕着概念、范畴乃至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中西美学的比较与建构,以此彰显中国传统美学话语的独特性,寻求中西美学理论会通与互释的诸种可能。例如,张晶从气氛美学与中国传统诗学的理论互释视角出发,对气氛、气氛之物、通感等概念在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基本内涵与表现方式进行解读,重新审视气氛与中国诗学范畴中的意象与意境的异同之处。耿文婷在对气氛美学生成机制的分析中,把握气氛美学中以物为出发点的新型物我关系及其表现形式,并从存在论、气氛之物、感性重塑以及空间在场等四个方面,总结出气氛美学的物我关系对于当代美学的重建价值。黄厚明从中国本土材料与思想传统出发,对商周青铜器纹样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范式进行了考察,揭示出西方美学与中国“关系美学”对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不同态度,并指出二者对解读青铜器纹样的不同影响。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美学史视角切入,分析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对特定时期或者具体美学家的美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例如,代迅从中西美学关系史视角,对18世纪欧洲美学的中国化进程进行考察,通过分析中国园林艺术对于西方风景美学乃至现代美学观念的形塑作用,对中西美学关系研究的范式问题进行反思,重新发现东方因素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与价值。吴煜、宛小平从朱光潜对维柯两次评介的不同态度出发,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视为朱光潜前后态度转变的根源,并对朱光潜美学思想从主观唯心主义转向辩证唯物主义,继而不断深化的过程进行考察。

以上几种研究方式,一方面,将西方美学作为美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学理资源,亦或是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参照之物,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中西美学交流不对等、不平衡的问题,在传统美学的“冲击—回应”范式之外,重新审视中西美学在理论对话中所呈现出来的“双向反馈”。传统美学往往以西方美学对中国学界的冲击为线索,对中国美学话语的形成过程进行考察,然而,中国美学对世界的影响却一直被忽视,如何超越中西二元对立的理论预设,在西方美学研究范式之外,重新发现中国美学的世界意义?为此,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中国美学的本质,什么是中国美学?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关系为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贯穿着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始终。中国美学是“中国的美学”,而非“美学在中国”,其根本特征是“把中国视为世界的中国(China of the World),而非世界与中国(China and the World)的两个不同存在”,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不能忽视西方理论在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中的意义与价值,还需要把握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美学是世界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世界美学的整体视域下,方能凸显中国美学的民族特性与价值贡献,从而以中国美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四、学科交叉与视域融合:探索当代美学新趋势

2023年,中华美学学会相继完成了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等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并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科设置,对学会现有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艺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与美育学术委员会,并将技术美学专业委员会调整为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上述调整不仅凸显出美学研究范围的拓展与细化,同时也反映出艺术美学、美育理论等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具体而言,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对话:美学与艺术的互动共生

美学与艺术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对艺术活动的哲学审思,凝结成为普遍性的美学思想。然而,二者并非完全等同,从研究范围上看,美学研究往往侧重于对审美方式、审美属性或审美机制进行抽象化的理论阐发;艺术则主要指具象化的艺术实践活动。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后,关于美与艺术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升温,对美学与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边界进行考察,是实现二者互动共生的理论前提,也将会极大地影响美学与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建构。

学界相关研究主要从两种进路来展开:一是厘清美学与艺术的对话基础与交流机制。高建平在考察了中国当代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后认为,艺术不仅与美学具有原生性的亲缘关系,而且在很长时期内都是美学研究的核心(点击查看)。黄宗贤总结出艺术与美学的共同价值取向,并提出从身份建构、培养模式、学科设置以及中国式理论话语体系等方面,强化艺术与美学的互动机制,推动新时代中国艺术与美学的传承与发展(点击查看)。赵奎英从艺术“越界”的三种现象出发,对当代艺术的实践语境进行总结,并提出否定、限定、约定、开放四种当代艺术的界定路径,最后,探讨了开放路径中的析取式定义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路径对解决艺术定义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从概念史角度对美学与艺术进行梳理与辨析。在中国当代美学中,“文艺美学”“艺术美学”等概念的出现,使得美学与艺术在研究内容、范围乃至理论边界等方面均存在着重合性、模糊性与含混性,因此,这种研究方式从具体学术术语的建构过程出发,厘清美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逻辑关系。张法认为,文艺美学作为中国独有的学术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西文化互动中,由“文艺”与“美学”两个新创词汇结合而成的。“文艺”与“美学”概念的形成突显出中西学术体系的巨大差异。从“文艺”和“美学”到“文艺美学”再到审美意识形态之争以及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之争,是中国思维与语用在中西文化互动中的具体体现(点击查看)

从上述研究可知,美学与艺术在理论内涵、价值取向、生产机制与研究范式等方面虽然各有侧重,却彼此关照,呈现出互动共生的理论轨迹。然而,仅仅从学理内涵上对美学与艺术进行辨析,难免有将二者关系简单化之嫌。事实上,对美学与艺术关系的梳理,尤其不能忽视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影响。只有以深刻的历史省察意识,对学术概念在中西文化互动中的理论旅行进行剖析,洞察其背后所蕴含的思维差异与社会根源,将学理基础与社会语境有效整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美学与艺术学的繁荣发展。

(二)实践指向:美育精神的理论溯源与价值传承

作为美学在实践维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旨在以审美精神弥合人性的分裂,实现人格的健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开启了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序幕。2023年12月22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以美育浸润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美育观念是美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显现,反之,美育实践也促进了对美学观念的持续反思。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赋能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首先,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美育理论资源,展现民族审美特质,是美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有鉴于此,不同学者从发生学视角对美育精神进行理论溯源,揭示出美育思想与中国社会语境的内在关联,并描绘出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不同观念在美育形成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刘锋杰认为,汉代文人徐幹的“美育群材”概念已经接近现代“美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比较徐幹与席勒的美育思想之异同,彰显出徐幹兼具理想性与实践性的“大美育”构想对当代美育的意义与价值。刘晨从文献层面对“美育”一词的译介路径进行了考证,认为“美育”最早译自日文《日外教育史》中的《泰西教育史》,此书对“美育”的译介时间在1901年7月,实则早于蔡元培1901年10月在《普通学报》中的译文。金浪考察了中国现代美育运动兴起的过程,揭示出美育运动消除青年烦闷的两种方案,即“革命的道路”与“渐进式改良道路”,以及两种不同道路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除此以外,围绕着美育研究的学科定位、概念界定与体系建构等问题所展开的讨论,突显出美育研究蓬勃发展的理论态势。周宪对中西美育观的历史演变与美育观念的当代建构进行了梳理,进一步界定了美育的学科特性与深层内涵,并从四个方面总结出大学美育的审美赋能意义。王晓华引入身体美学中的“身体—主体”概念来对实践层面的身体美育进行界定,将身体主体性作为身体美育自我塑造的方式,为建构新型伦理学(包括体育伦理学)提供理论纲领。

上述观点以美育思想为核心,形成了理论溯源与价值建构并重的研究态势。通过对中国现代美育进行思想溯源,推动中国传统美育精神的现代转换,以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与此同时,美育研究不能脱离实践属性,而是要关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于以美育人的教育实践之中,以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实现人文教育的自我更新与精神传承。

(三)现实旨归:数字时代的美学新变

科学技术正呈现出多向度的发展态势,不仅极大地改变了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也从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机制等层面推动了审美范式的当代转型。与此同时,技术变革所导致的美学危机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在潜移默化间对人类社会的精神境遇与存在方式起到了形塑作用。

数字技术对美学发展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美学观念进一步变革的契机。算法是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美学问题的重要维度,曾军从算法逻辑的角度来理解美学的阐释规则,将文学美学研究的算法阐释总结为“可写阐释”与“总体阐释”两种路径。韩伟、任智峰从身体诉求、媒介延展与后人类意义增殖层面,总结出情动赋能ChatGPT的三种策略。李震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批评话语的内在张力进行分析,指出了重新发现人本主义批评传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学价值(点击查看)

上述研究对数字时代的审美形态与美学转型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考察,展现出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趋势,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学“回暖”的时代迹象,然而,不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与80年代的“美学热”对美学基本原理的关注,美学研究在当下呈现出两种特征:一是受到了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呼吁美学重新介入到现实问题之中,以应对人类生存境遇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美学凭借其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理想价值,成为了人类心灵的栖居之地;二是受到了跨学科研究视野的启发,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变革的时代语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了社会形态的转型,也影响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不断涌现,这就对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美学的跨学科研究带来了启发。学科专业目录的不断调整,并不意味着美学同艺术、美术、设计等不同领域之间的裂痕日渐加深,相反,学科定位的逐渐清晰恰恰预示着美学跨学科研究的新机遇,在新文科背景下,美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在陆续开展,美学与教育学、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乃至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彰显出当代美学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语

2023年是中国美学积蓄力量、戮力前行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美学界亮点频现、热闹非凡,以学术盛会为纽带,聚焦时代热点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持续深化,学科边界不断拓展,多项研究议题引起了学界热议。如何实现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从而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成为了2023年度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鉴于此,学界围绕着深入阐释美学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中国美学的古今转型与当代建构等问题,召开了多场精彩的学术会议。

2023年的中国美学,注定将以点点星光照亮美学研究的浩瀚夜空。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文化内涵,美学作为中华文明的诗性面向,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固本培元,守正创新,肩负起连接心灵、沟通世界的文化使命,以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胸怀,在新的一年中踔厉奋发、赓续前行。


作者:胡友峰 刘泽昊 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总第102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胡友峰 刘泽昊 | 2023美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学实践(“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