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左衡:春节电影“新民俗”的文化意义

2016-05-1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左衡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总第7期)

  特别策划·把脉2016年春节档电影

  市场正在推动电影业的供给侧改革/尹鸿

  中国电影的繁华景象与深层矛盾/张思涛

  中国电影急需整体性升级换代/饶曙光

  同质化、技术反智与拜金主义/杨俊蕾

  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周星

  在“常规电影”中锻造春节档/李道新

  精耕细作的影片才会有高回报/周黎明

  春节电影“新民俗”的文化意义/左衡

  金融资本进军电影产业的利与害/刘嘉

《澳门风云3》海报

  2016年春节是又一个令人兴奋的中国电影黄金档期。事实上,2015年春节档的市场表现已经在全球电影市场一枝独秀,当时也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反倒是在国内,这件事情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之所以今年引发国内各界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春节档的增幅太大,以至于去年中国春节档期的出色表现显得反倒不那么抢眼;另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去年中国电影不断在创造新的纪录,打造一个又一个档期奇迹,社会关注热度居高不下,早已溢出电影的范畴,而直接与国家经济、大数据产业、互动网+等重大国计民生问题打成了一片。可以说,这个春节档的成绩既在意料之中,又超出预期。放置在全球电影市场的格局中看,春节档无疑是中国独有的,其他国家无从效仿。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之外,我更加感兴趣的是中国电影正在对国人的文化和心理施加怎样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看,春节档取代元旦贺岁档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最强也最重要的档期。

  一

  如果我们的视野只限于电影,那么对这个春节档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仍然认识不足。因为当我们只是考量春节档电影的类型化程度,就会发现,这几部影片原来并不那么合乎类型的高标准。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运用了中国古典小说资源,但主创的意图显然不满足于炒冷饭,相反地,这个版本的叙事是在努力地完成中式大片“源代码”的编写,是完全独立、原创的知识产权,它的假想敌可以是《指环王》这样的西方魔幻技术大片,因此它需要重新搭建起西游的神话世界体系,并且用现代的伦理观和心理学来重新解释经典人物的行为,这项工作格外艰巨,显然不可能短期内由一两部作品实现,而只能漫漫求索,落回到这部影片本身,不妨说它是“将类型”,一旦这个类型被实现,中国幻想型大片的格局就会为之一变。

  创下最高票房的《美人鱼》看似延续着无厘头喜剧的路数,但仔细分辨,又会发现一个走进更深刻主题的周星驰,他把丑、脏、俗等元素建立在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景观的理解之上,用所谓的重口味来呈现某些现实存在,并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无奈。当现实中的困局无法尽快解决时,他又忽然转向童话叙事,在浪漫多彩的调子里抚慰现代人的精神伤痛。从这种思想和情调的两极跳跃可以判断,周星驰近年来一直在追求的不是类型,而是“去类型”。

  《澳门风云3》虽有大批明星加盟,但场景花里胡哨东拼西凑,剧情不知所云,票房不错而风评奇差,仿佛走穴,只是“装类型”。

  《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在春节档后段加入,尽管动作设计不俗,但已经远离了李安原作,中国好故事严重被好莱坞化,然而好莱坞团队又消化不良,弄得不中不西,或者可以说是探险失败的“远类型”。

  我注意到,今年春节档综艺大电影几乎消失了,无声无息。以往的综艺大电影固然有种种硬伤,但也有相当的市场号召力,如果能够深入开掘、精致加工,并不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小类型。现在来看,这种可能性恐怕很难实现了,非常可惜。这个档期里,类型化程度最高的当属《功夫熊猫3》。这部合拍片很早就定档在春节上映,确实有如期而至的底气,它成功地把中国文化基因转入,中西通吃,于是稳稳占据市场一席之地并打破中国市场的动画片票房纪录。其实《功夫熊猫3》比上两部艺术质量有所下降,但这个系列在国内积攒的人气可以弥补这一点。假设2017年春节档迪士尼公司赶制出《疯狂动物城2》这样中国观众更加喜爱的作品,那么国产动漫有什么可以抵挡?我的隐忧正来自如上判断,国产电影的类型化道路还很长。

  二

  不过,从春节档最广大的观众人群需求来看,国产电影的类型化程度尚不成为问题。中国电影文化仍然处在发育阶段,观众的电影审美趣味和心理期待与国产电影的现状仍然是相匹配的,这一点也可以被春节档观众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所证明。

  这个春节,很多人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获得“过年”感觉的,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呼朋引伴,走进了电影院。不经常看电影的人,趁过年看个新鲜凑个热闹;经常看电影的,在过年时仍保持习惯。三四五线城市是近年电影市场发育扩展的重要区域,那里的人们发觉,城里的电影院多了,离家也近了,新建影厅很舒服,小零食小商品很有趣,有多部影片可供挑选,看下来感觉很刺激很享受。这样的消费体验显然没有人会拒绝。春节档期的中国观众不仅仅是在简单地看电影,而是在很投入地用相对新颖的文化活动来过年、过一个有文化感觉的年,顺便也行使了主动文化消费、追求精神享乐的公民权利。

  另一重满足来自于电影商品的高档感。电影观众消费的春节档影片,属于中国电影工业最高端的产品,喜剧、动作、魔幻、动画,是近年最成功的类型,出品方对高新电影技术的运用毫不吝啬,《三打白骨精》《美人鱼》《功夫熊猫3》三部影片的主创都曾有过创下中国市场票房纪录的作品,《澳门风云3》也是由曾经的港片吸金高手操刀,阵容足够豪华,带给电影观众物有所值的满意。此外,电影消费不存在价格上的级差,也就是说,亿万富翁和普通市民购买到的,是完全一样的体验。电影文化实现了对受众的平等,也就造就了绝大多数人可以投身其中的全民无差别狂欢。不仅如此,只要你感觉足够敏锐独特,语言表达足够精准机巧,一条微博微信就可以引来无数喝彩,从而由被动的观影者变身为主动的批评者,进入电影意义的再生产环节,而这时候也绝不会有人在意你的手机是不是大牌。

  造成春节档现象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城镇取代一二线城市成为市场贡献最多的部分。这和春节期间中国人的返乡大迁徙有关,但在更深层,是和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有关。回顾1997年,冯小刚以贺岁片《甲方乙方》为当时处于低谷的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一份惊喜,但那时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太小,其影响仅仅局限于屈指可数的几个一线城市。在当时,电影对中国民众来说是一种遥远的、存在感很低的都市景观,大多数时间里成为文化精英阶层的言说对象。电影的城市文化属性最晚一直保持到21世纪头十年,北上广深被视作中国电影最重要的市场。2010年前后,这个局面逐渐改观。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电影院线建设深入内陆三四五线城市乡镇,另一方面,大量出身于三四五线城镇、而又在一二线城市生活工作的中青年已经养成了观影的习惯,当他们在春节假期回到家乡时(这无形中减少了一二线城市的观众数量),他们也把这种习惯带了回去,他们的观影经验和趣味无形中会影响到身边的亲朋好友。

  就这样,电影文化的传播便在中国人过年返乡的大迁徙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而电影文化的普及,又会帮助内地乡土来理解、向往现代文化及其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内地乡土潜在的精神诉求和文化心理也会得到认知和尊重,从而保证这种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不会是西方样貌的。去年的一个话题是,“小镇青年”正在主导中国电影市场。这个命题虽然简单明了,但并不严谨。更准确的说法是,一线城市与广袤的乡土共同完成着现代文化的建构,这是个双向流动的过程。伴随这个过程,电影正在融入中国的年文化,成为中国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更成为新兴的民俗。而这一新民俗又因为电影先天具备的现代文明属性,将会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持久的影响。

  2009年冬,美国影片《阿凡达》在中国上映,当时IMAX还很罕见,于是,少数几个IMAX影厅的影票骤然成为最紧俏的商品,位于北京郊区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门前,天未亮便人满为患,一张影票最高时被炒到2000元。《阿凡达》的出现,催发了中国市场建设巨幕影厅的热潮,也引起了好莱坞电影工业对中国市场的高度关注,甚至直接影响了2012年《中美电影协议》的内容,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事件还有另外一重意义,在当时被人忽略了。我曾听过这样的故事:中国电影博物馆附近工地上的外来工人以近水楼台之便加入了购票队伍,他们没有多少炒票的时间,在限量购得的影票里,他们一定会给自己留一张,宁可少赚一份钱。他们的理由是,自己家乡的亲友通过媒体听闻,这个传奇一般的电影大事件就发生在他们工地边上,纷纷来电话打听这部影片到底是什么样子;因此,他们决定要好好看看这部未必能懂或喜欢的西洋景,然后就可以在回家过年的时候向父老乡亲们讲述炫耀一番。那年春节,他们的观影经验为他们带来了文化身份的提升,在父老乡亲们眼中焕发着某种近似于时尚先锋甚至英雄的光环,这远远比多带回2000元钱更有成就感。就这样,世界最新的电影文明向着广袤内地传播开去了,尽管还只能是口头传播的方式。《阿凡达》便是这样一个开端性事件,它恰好也发生在春节期间。

  三

  接下来,我们都需要观察和思考,春节档会给电影产业带来什么影响?首先当然是对中国电影创作人员、企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可以想见,会有更多项目、投资和电影资源向这个档期集中。与此同时,这种影响肯定会波及到世界电影的大格局。西方世界里传统上有圣诞到元旦之间这样一个重要档期,而现在,在东方出现了中国春节档,市场规模如此庞大,本土化程度如此高,从而在文化上形成隐隐两相对峙的态势。以好莱坞的逻辑,他们肯定会有所企图,这种企图既是电影产业的必然思维,又是美国的文化战略布局。《功夫熊猫3》已经来了,未来还会来更多。那时候我们要怎么应对?要用什么来应对?在我看来,这种忧虑恐怕又过于保守了,因为既然中国春节档的国产电影有特别好的成绩,那么为什么不设想中国电影走出去这样新的可能性?现在得到的媒体信息,《美人鱼》在北美影评界口碑很好,他们甚至惋惜发行公司耽误了这部优秀喜剧在北美市场的表现。所以,未来优秀的中国影评肯定也会带着这样的自信走出去,实现电影产品和文化的双向流动。

  中国电影真正的“世界大战”刚刚拉开序幕,我们要尽快完成思想准备和动员。这个春节档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想的资源和武器。中国电影产业还会持续高速发展一段时间,中国电影文化的生态环境也正在随着政策法规的建设和广义电影教育的普及逐步向良性和优化转变,关于中国电影的这一切,学术界都在密切的观察,同时也从未停止对新形态理论话语的寻找和建构。而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档期的电影现象用理论化的方式呈现清楚,那么也就完成了话语建构的第一步。

  电影如果要走得高远,思想万万不可缺。中国电影已经被大火烧开,接下来要去掉浮在表层的泡沫,小火慢煲。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大智慧。

 

  作者:左衡,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 总第7期

  责任编辑:杨静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