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中华文明的标识符号因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表现出难以遴选出代表作品的困境,而文化谱系观念对于认识中华文明标识符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标识性文化符号是语言文字、仪式行为、图像景观三种叙事的综合呈现,中华文明的标识符号是多样的符号系统的有序集成,而这种集成离不开文化秩序与代表性符号的遴选与认同。代表性文化符号体现文化的秩序性与领导性,对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中华文明标识性符号的代表性图像,是古老太阳神话与凤鸟神话结合的连续性与创新性的产物,是“中国”概念的图像叙事,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国际传播具有独特优势。
【关 键 词】 文化谱系 太阳神鸟图案 标识性符号 图像叙事 代表性符号
金沙太阳神鸟图案 (作者供图)
中华文明标识符号的探索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挖掘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融入生活实践,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分享。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既是建立中国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文明互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标识符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活动中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
哪些是中华文明的标识性符号,可谓众说纷纭,很难形成共识,这就迫切需要从学术上加以讨论。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以“文化符号”为题的就有20多项,以“象征符号”为题的有9项,以“标识性符号”为题的有1项,以“符号传播”为题的有7项(3项与“文化符号”为题的重复),而以“国家形象”为题的立项达125项之多。以上如此多的关于符号形象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足见从国家层面非常重视该命题的研究。至于学术论文,相关研究已达数千篇之多。这些项目与论文,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文化符号、经济文化符号、景观文化符号、文艺影视动漫符号、典籍翻译符号、中国精神符号、旅游文化符号等。其呈现出的显著特点是:中华文明的符号是具体的,很难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的共识。中华文明符号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而文化符号的内涵却只能具体阐释,很难作出一个整体的描述。
如此人们要找到一个代表性强的中华文明符号似乎是困难的。即便是人们关注度很高的中华文明符号龙,也会存在各种认同问题。特别是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容易被西方人误解,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所以曾经有教授提出要修改龙图腾,换掉龙图腾。而连龙图腾都面临这么大的争论,其他中华文明的标识符号认同同样存在困难。
2005年,国家公布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四鸟绕日)金饰图案入选。按说这是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应该引起热议。但令人意外的是,学术界保持了沉默。在今天广泛讨论中华文明标识符号的背景下,几乎没有一篇文章谈到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标识意义,不免让人遗憾,本文将对此问题作针对性讨论。
……
*本文系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帝尧神话叙事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4BMZ0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田兆元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5年第6期(总第117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