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艺苑撷英>正文

艺苑百花青春篇|罗捷:非常庆幸扎根在基层

2025-08-04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号 作者:赵志伟 收藏

非常庆幸扎根在基层

—专访四川省曲协副主席、四川清音演员罗捷

人物简介

罗捷 四川清音演员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文化馆副馆长、四川省曲协副主席,师承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田临平。代表作品有四川清音《小姑出嫁》《米香粉香》《两匹马》等。曾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入选“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曲艺)展演”,2025年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演唱四川荷叶《秋江》闪耀法国巴黎、凭借四川清音《小姑出嫁》摘得“牡丹”,到以四川清音《米香粉香》《山水四川》《山乡春早》等作品赞美家乡风物、用四川清音《两匹马》颂扬输变电工人,再到曲艺剧《红杜鹃》再现岳池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出发,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走来的四川清音演员罗捷在2025年上半年,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面对这样的殊荣,罗捷谦虚地说:“我还年轻,总觉得受之有愧,其实优秀的人有很多,这份荣誉不只属于个人,更属于所有长期扎根基层、兢兢业业的文艺工作者。我只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可能我比较幸运,成为了这个代表。”

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加之爷爷是当地说评书的曲艺演员,父亲更常带她看演出并鼓励她大胆在人前表演,因此,受家庭环境的熏陶,2010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罗捷凭借热爱和天赋“跨界”考入岳池县川剧团。“当时,川剧团放宽专业限制,由于我的普通话比较好、嗓音条件也不错,就以唱歌和主持这两个方面的特长被招进去了。”罗捷坦诚地说。

众所周知,2010年左右戏剧界整体比较艰难,川剧也不景气。“更多的是唱歌、跳舞,还有表演我们这边的灯戏等。”2012年,由于单位改制,罗捷所在的岳池县川剧团并入岳池县文化馆。立足基层,依托岳池丰厚的曲艺土壤,罗捷从接触当地曲种盘子、车灯开始,逐渐走上曲艺表演之路。2013年,恰逢在岳池举办第二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当地政府格外重视,岳池县文化馆对罗捷进行重点培养,并为其量身打造作品。“唱的是四川荷叶《秋江》,当年就获得金奖。”在罗捷看来,这是她曲艺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之后,她携《秋江》赴法国巴黎演出,在第七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斩获卢浮“银奖”。

“这是我表演的第一个曲艺作品,激发起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自豪感,我开始思考: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点什么?为岳池的曲艺发展做点什么?”罗捷表示,在此过程中,自己就像一块海绵,不断汲取唱腔、眼神、身段等曲艺表演的各种知识技能,单位还邀请成都的专家为她辅导,令她受益匪浅。

2013年年底,罗捷接到一个新任务,需要她在四川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和其他人一起演唱四川清音名曲《小放风筝》。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四川清音,单位请来四川清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临平亲自指导她。“唱腔非常美,弹舌音独具特色,还有身段等,这种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了。”罗捷回忆,从那时起她就觉得这种曲艺形式举手投足更适合自己,由此坚定了学习四川清音的想法,她不仅在网上找视频资料学习,还自学了弹舌音。

一直到2017年,第四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在岳池举办,岳池县文化馆再次请来田临平,想为罗捷正式拜师学艺牵线搭桥。“田老师说你先唱一段吧,突然一下就给我整紧张了,没有表现好,老师当时也没有表态。”罗捷觉得,自己的声音条件可能还不够好,离田老师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很幸运的是,学艺路上总能遇到很多贵人来帮助我。”罗捷说,几个月后,当时的岳池县文联主席去成都参加由四川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西南地区地方曲种创作及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教学大纲里正好安排了田临平主讲四川清音课。“那时候他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旁听。我想这个机会多好啊,必须争取!之后,我旁听了田老师5天的课,一节课都没落下,田老师觉得这个女子还挺执着的、有恒心。”当讲座结束后,罗捷又一次找到田临平表达“拜师”之意,田临平终于松了口,说:“那这样吧,到我这儿来学习,我先看一下,拜师以后再说。”

“上第一节课,发现她的音不亮且靠后,我就教她怎么处理。没想到第二次来上课就‘还课’(把新教授的内容学会)了,是个好苗子。”这是田临平对罗捷的评价。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罗捷利用周末前往成都上课,回到岳池后认真揣摩、反复练习,表演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她正式拜师田临平。“虽然看起来往返奔波辛苦,但因为我确实喜欢,想学更多的东西,所以也不觉得累。”罗捷说。

2019年,罗捷请专家到岳池采风,写出反映农村移风易俗的四川清音《小姑出嫁》,并利用文化馆下乡开展惠民演出的机会,反复打磨。“每演完一次,我都会请教专家和观众,感觉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的表演感觉不顺畅?接到反馈,我就进行调整和修改,一点一点地不断打磨。半年多后,我参加第二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群星奖比赛,就获奖了。获奖以后,我们又特邀专家对作品进行指导,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然后再结合惠民演出,一次一次地打磨它。”罗捷认为,每一步路都要踏踏实实地走。直到2020年9月,33岁的她凭借这部“拆洗”过无数遍的《小姑出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填补了广安市在中国曲艺牡丹奖领域的空白。

作为主要流行于川渝地区的代表性地方曲种,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唱腔优美、曲调丰富,有大调、小调,唱段两百多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清音承载着巴蜀大地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我们每一次登台、每一次传授技艺,都是在为传统文化传承添砖加瓦。”作为岳池县文化馆(岳池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馆长,如今的罗捷相比以往更加忙碌了,除了打磨作品、精进艺术、追求“德艺双馨”,还需要考虑分管的文学戏剧曲艺部等多领域的事情。“对我而言,要尽量平衡好各项事务,抽时间努力多学习、提升自己。”罗捷说。

近年来,她唱四川清音《米香粉香》赞家乡米粉;携四川清音《山水四川》《山乡春早》到全国多地交流演出;用四川清音《两匹马》深情演绎电力工人在冰天雪地中驰援黔东南抢险救灾的动人故事;主演曲艺剧《红杜鹃》展现岳池革命先烈事迹;用曲艺讲党课,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为原型创演《伟大的缺席》;带着团队进校园、进社区,开设“四川清音”系列知识讲座;借助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拓展四川清音的影响力,让更多年轻人走进传统文化的缤纷世界。

“非常庆幸我扎根于基层,很多机会都是基层给的。”在罗捷看来,县城虽然不如省会城市等拥有更多资源和便利条件,但也有独特优势,她说:“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所从事的专业踏踏实实做好,抓住每一次机会,相信总有人会看到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是金子迟早会发光。”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名单,罗捷表演的四川清音《两匹马》入选曲艺类终评名单。该节目将于今年10月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终评展演,角逐全国群星奖。“精品佳作皆历经千锤百炼、精雕细琢,于时光的磨砺中缓缓成型。纵一路身心俱疲,满心皆是倦怠,亦当怀一腔孤勇,向着前方奋力奔赴、步履不停。”罗捷如是说,也始终言行一致孜孜不倦地努力践行着,正如她在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于微信朋友圈的留言,“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谆谆嘱托。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联合推出的中国文联“艺苑百花·青春篇”项目,正是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艺苑百花·青春篇”依托“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活动选拔培养机制,重点展现各艺术门类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的风采,激励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积极追求德艺双馨、勇攀艺术高峰,不断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文联的引领团结下,更多青年文艺英才将会不断涌现,新时代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将会更加动人,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必将更加自觉地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延伸阅读:

艺苑百花青春篇|沈徐斌:在“传承与奔流”中砥砺前行

艺苑百花青春篇|张艺瑾:更多从舞台走向云端、从戏台走进生活

艺苑百花青春篇|吉克金沙:优秀的“底座”是这样练成的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