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
编者按: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近日在多个平台播出,展现了文艺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风尚,抒发了文艺志愿者新征程再出发的壮志豪情。为推动演评结合,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邀请了孙达、刘佳、李洪川三位文艺评论工作者从不同视角盘点其中的风尚内涵。
锚定历史方位 引领时代风尚
孙达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在河北廊坊成功举办,并在江苏卫视、河北卫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等部分卫视,以及人民网、光明网、央视网等网络平台播出。
对当地观众而言,这是一场来到身边的文艺盛宴,纷纷在社交媒体平台感慨“星光耀廊坊”,微博、抖音热点话题数据不断攀升,引发正向网络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体现了文艺志愿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深化,这场活动,既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次有效实践。
合唱《让我为你唱首歌》合唱:于兰、古丽米娜、周宇、王铁牛、宋靖、吴立喜、鞠萍、叶培贵、刘大成、颜丹晨、魏葆华、何沐阳、龙泽索南、翁仁康、张建会、王瑞、张蕾、任鲁豫(历届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 100”和“时代风尚”先进典型代表)
本次活动着眼于文艺志愿服务“全链条联动”和“全系统推进”,在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出之中,发布2025年度“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名单,以先进典型事迹为感召,发挥榜样力量,既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的重要作用,又将文艺志愿服务作为引领文艺界良好风尚的重要抓手,形成文艺事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场景里的新时代”中国文联主题文艺创作首批10个入选场景亦同场发布,进一步拓展了文艺志愿服务的广度,形成了文艺创作与服务的闭环链条。这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正在步入一个更注重内涵、更讲求实效、更着力长效的新阶段。
近年来,河北省作为“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全国首批试点,坚持“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走进全省167个县(市、区),开展200余场次“百姓村晚”群众文艺活动,千余场次文艺结对帮扶活动,受益群众近百万人次,构建了文艺服务基层新体系。同时,河北省文联坚持主题创作引领,几年间接续开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省——走进开发区、自贸区主题采风创作活动”“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怀——颂经济强省、赞美丽河北主题采风创作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河北全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火热实践,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在服务基层的同时反哺创作,形成文艺创作与服务有效联动的生动局面。
此次中国文联“场景里的新时代”主题创作首批10个场景,河北有雄安新区建设一线、塞罕坝机械林场入选,充分说明了燕赵儿女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壮阔实践中,同时创造了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价值,这些人民的创造,必将滋养人民的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在这个历史方位中,时代是文艺审美与表达的精神底色,同样也是文艺功能与作用的核心指向。着眼于个人,那些声入耳、画入眼、情入心的文艺表达,激励的是一个时代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着眼于历史,人民的文艺必将与人民一道,共同创造、记录并形成属于新时代的独特风尚。我想,这正是“时代风尚”四个字的广博深意之所在。
情牵山海 “艺”起初心
刘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一名文艺志愿者,我从“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中获得的是一份久违的激励与振奋。尽管群星汇聚、晔兮如华,但无论是年已耄耋的艺坛前辈、风华正茂的中流砥柱,还是小荷才露的新人新秀,大家在这方舞台都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文艺志愿者;尽管佳作云集、精彩纷呈,但无论是何种艺术表现形式,都让观众获得极高艺术享受的同时,看到了文艺志愿行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再一次唤起了我们对文艺工作者初心使命的思考。
“文艺志愿者在行动”,我们看到中国文联发起举办的“场景里的新时代”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将饱含“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时代场景有效转化为优质文艺创作资源,切实推动文艺创作与精神引领,积极讲好中国故事。“场景里的新时代”,搭建起场景征集、遴选结对、创作扶持、传播推广的全链条工作体系,组织优秀专业创作力量深入场景一线开展采风创作,实现了对特定题材文艺创作的精准扶持。雄安新区建设一线、国铁集团调度指挥中心、港珠澳大桥、我为祖国守护海疆、中国大飞机总装一线、天山隧道建设现场、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天眼-FAST、塞罕坝机械林场、中国高端农机驰骋棉田等10个场景,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故事撷取与主题凝炼,未来必将涌现出一批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力作。通过文艺志愿服务为繁荣当前文艺创作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与复制的路径,其意义与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创作行为本身,一定会有更多文艺志愿者在中国文联的引导下,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也会有更多“场景”成为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汲取创作灵感的源泉,从而促进扎根生活、传递正能量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文艺志愿者在行动”,我们看到广大文艺志愿者以文铸魂、以艺赋美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文艺志愿服务,要坚持把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演出送到基层,同时开展文艺支教,为基层培养文艺骨干,确保文艺志愿服务真正引领时代风尚,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以篇章情景讲述《足迹》《渴望》《追光》串联起整场演出,深情表现了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和感人事迹,让多年来在基层默默耕耘的文艺志愿者走到舞台中央,而榜样的力量必将激发更多文艺工作者投身文化强国建设的热情与信心。
篇章情景讲述《足迹》讲述人:林永健
篇章情景讲述《渴望》讲述人:朱迅
篇章情景讲述《追光》讲述人:春妮
“旭日东升照耀我们的道路,复兴大业凝聚众志成城”,此次特别节目以极富艺术表现力与审美感染力的方式重申了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人民群众永远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相信在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引领下,在榜样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变为一场爱的双向奔赴,与时代同频共振。弘扬志愿精神,彰显社会责任,文艺志愿者在行动!
“时代风尚”文艺志愿服务的实践价值与担当精神
李洪川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藏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时代风尚——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近日在河北廊坊举行,作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视听盛宴,其核心是集中彰显文艺志愿服务精神,既展现文艺志愿者扎根基层的实践成果,更传递不负时代的担当力量。
从艺术表达来看,节目以“扎根、绽放、传承、再出发”为主线,通过历届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和“时代风尚”先进典型代表合唱的《让我为你唱首歌》,到朗诵《再出发的坐标》等歌舞、朗诵多元形式,将文艺志愿者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具象化,不仅赢得现场掌声,更通过屏幕让志愿服务魅力深入人心。
这场节目绝非普通演出,更承载着文艺扎根人民、服务时代的深远意义。演出前中国文联召开的专题座谈会,明确以文艺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肯定文艺志愿者的奉献,为新时代文艺志愿服务校准坐标、照亮前路。文艺志愿者的担当源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扎根基层汲取灵感,于艰苦环境中搭建艺术桥梁,在文化传承中守正创新激活传统文化,这正是节目的核心,彰显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
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国文联“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是惠及全民的文化工程。其中“村歌嘹亮”品牌成效显著,103支基层演唱队登上全国舞台,推动群众从文化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创造者,彰显文化主体性,成为文艺赋美乡村的亮眼名片,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精神动力。而“强基工程”的实践,正是让文艺志愿服务成为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支撑。
短片连线 强基工程——村歌嘹亮(演出现场连线了参加“村歌嘹亮”活动的西藏当雄县当曲卡镇的牧民群众合唱团)
此次节目现场连线的西藏当雄县当曲卡镇牧民合唱团,曾面临缺专业指导、民族曲调难精准呈现的困境。在文艺志愿者帮扶下,其演唱的《幸福西藏美丽西藏》获2025年全国“村歌嘹亮”第四名及“嘹亮好声音”称号。成员扎西受访时说,“从前唱歌图乐,现在能让更多人了解西藏,喜欢草原,这是多么光荣的事”,真切体现了基层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心声转变。
西藏文艺志愿服务实践,是中国文联工作的精彩注脚。近年来,西藏文联联动各级组织,创新开展文艺演出、书法书籍捐赠、艺术辅导等精准惠民服务900余次,2万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与基层文艺骨干、文艺社团、文化产业开展100余次结对帮扶活动,受益人数达40万人,这背后离不开全国文艺家协会与志愿者的支持。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国文联加大文艺援藏力度,通过“光影足迹∙雪域华章”主题影展、“与人民同行”慰问演出等传递温暖。依托结对帮扶、人才培养机制,与当地艺术家、基层文艺骨干紧密联动,助力将藏戏、堆谐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创作,既守护文化基因,又增强群众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文艺志愿服务成为民族团结的“文化纽带”,让西藏群众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支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特别节目与西藏文艺志愿服务实践,彰显了其强大生命力与时代价值。面向未来,文艺志愿服务需守正创新,以数字化手段拓宽传播边界,建立需求精准对接机制,提供定制化服务,培育青年志愿者队伍。如此方能持续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在传承文化、凝聚人心、助力发展中贡献文艺力量,既播撒文化,更唤醒精神。
尾声歌曲《到人民中去》演唱:全体演员
演出供图: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文章来源:中国文艺网。
签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编辑:唐晓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