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专业委员会>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艺理论评论新趋势研讨会在西安、延安接力举办

2024-04-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郭梅 收藏

4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艺理论评论新趋势研讨会在西安、延安接力举办。

4月19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王一川,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周正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教授李震主持。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韦宾、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黄键主持了西安会场的两场主题演讲。来自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文艺研究机构,以及文艺报刊社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艺理论评论新趋势”主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两个结合”与新时代文艺发展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各艺术门类的具体实践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致辞

徐粤春在致辞中指出,为更好地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做好政治话语的转化工作,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把工作要求转化为学术追求;立足社会实践、扎根文艺实践,在成功回答新时代审美之问、艺术之问中构建起具有强大阐释力、说服力、引领力的中国文艺理论体系;做好文艺理论遗产的继承,不断推进中国文艺理论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主动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创造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理论成果。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委员会主任王一川致辞

王一川在致辞中认为,在“两个结合”背景下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沿问题,有必要思考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批评各自获得了哪些新动力和新资源,特别是要思考社会生活这“唯一的源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源泉”之间的双源汇通能够给文艺创作带来怎样的新面貌?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可以提炼为新理论的东西?他指出,构建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还需以能够同世界各国优秀的文艺理论体系对话并且获得理解、承认、认同为目标。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周正朝致辞

周正朝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艺评论繁荣的理论资源和发展之基,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当代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积极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艺理论评论紧密结合、融会贯通,致力于中国文艺理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院教授李震主持开幕式

闭幕式现场

4月20日,本次研讨会的第三场、第四场主题演讲和闭幕式在延安大学举行。第三场主题演讲由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王俊虎主持,第四场主题演讲和闭幕式由王一川主持。徐粤春、延安大学副校长付峰出席闭幕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研究员唐宏峰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

延安大学副校长付峰致辞

付峰在闭幕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的一次学术讨论,更是对团结卓著、奋发有为的文学精神的聚合和展示。希望本次会议能够助推延安大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上与文艺理论评论的领域中创造新的硕果。

在延安大学的主题演讲中,十余位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延安时期的文艺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评论的互动关系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主任、研究员唐宏峰作总结

唐宏峰在总结中认为,会议开幕式的致辞对大会的缘起和意义作了深入且充分的阐发,对构建中国文艺理论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给予了深刻的思考和建议指导。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就“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人民文艺、艺术学学科建设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当代文艺评论的具体问题等展开了丰富的讨论,主要对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发。

一是在“两个结合”与新时代文艺发展新形态方面,王一川指出,面对“两个结合”给中国文艺理论发展与创新带来的新机遇和新资源,当前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和批评家必须具体分析新时代各艺术门类创作实践中的新现象、新问题,从中提炼新的文艺理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谭好哲从理论层面深入阐述在“第二个结合”中实现中华传统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相互成就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李震深入分析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文论的深度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文艺实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化这一核心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李修建认为,正是李泽厚《美的历程》中“观念式艺术史”引导下的艺术史学观念成就了“第二个结合”的艺术史写作范例;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徐元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艺术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院长李健、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崔海亮分别就落实“两个结合”对文艺批评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延安时期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的演变及其现实启示作了阐发;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教授梁向阳认为延安时期文化自觉的历史经验对当下新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二是在关注“两个结合”在各艺术门类中的具体表现上,《戏剧艺术》副主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伟与《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建新分别就“推陈出新”与“守正创新”,“整理改编”与“经典改写”两组概念与时代的共振作了深入探讨;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黄键将歌剧《白毛女》创作缘起和艺术特征的分析置于“两个结合”的理论框架下,认为这一作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音乐领域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

三是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数智时代网络文化、跨媒介艺术的关联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金尧关注数智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通过对《长乐里》的文本分析,呈现网络文学如何完成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复写;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龙迪勇与南京博物院东方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楚小庆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中国艺术精神的跨媒介表达议题。

四是在人民文艺这一主题上,唐宏峰对“人”和“民”的双重逻辑作出区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郭必恒关注政治和艺术对解放区民间文艺运动双重作用的达成路径;《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吴端涛深入讨论了新时代美术创作中人民性的彰显这一现象。

五是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与艺术评论话语体系建设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夏燕靖阐明了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价值与效用;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提出田野调查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与政治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工作方针和态度;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穆海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创作方法与态度的要求,讨论了戏曲批评的规范化和学理品格问题。

此次研讨会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2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举办的,也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后举办的。会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发祥地西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地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诞生地延安接力举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会议组织专家学者们赴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参观,现场重温和感受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情景,进一步领会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文艺理论评论新趋势研讨会合影


签发:袁正领

审核:陶璐

责编:王璐

撰稿:郭梅

摄影:李丙南 赵倩倩 冯涛


延伸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评论新趋势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中国式现代审美与文艺评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讨会举办

“典型理论百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