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作品评析>正文

藏地复调的协奏、杂奏与变奏——杨志军《雪山大地》诠论(高强)

2024-03-0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高强 收藏

【内容摘要】 解读杨志军的《雪山大地》,需要与藏地书写的文学大传统参照进行。藏地书写中的信仰特征,经历了政治化—神秘化—欲望化的演变流程,而《雪山大地》中以歌唱和音乐为核心的信仰形式,则是形成于并反哺俗常世界的实在信仰。与藏地书写传统中那种二元对立的极端化、浪漫化叙事模式有别,杨志军在《雪山大地》中开辟出一条以发展为核心诉求且接通城市与藏乡、现代与传统联系的文明之道。《雪山大地》写出了藏地世界的复杂与丰富,充满了多种音调的复合声响。就作品本身来说,它既是一首俗世与信仰的协奏曲,也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杂奏曲。相对于整个藏地书写传统而言,提供了多维度、全新笔调的《雪山大地》,又是一首名副其实的变奏曲。在边地关心、思考着时代中心命题的《雪山大地》,挺立着一群大写的“人”的形象,矫正了“叙述精彩,精神低下”的衰颓现状,有力护持了文学的高贵尊严。

【关 键 词】 《雪山大地》 藏地书写 俗世与信仰 传统与现代 文学尊严

2014年,杨志军在接受臧杰访问时,曾表示:“我接下来要写的,可能不是我急切要表达的,但一定是我最重要的积累。也就是说,前面的写作都不算,我现在要从零开始,写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八年后,杨志军口中“一生最重要的作品”《雪山大地》悄然问世,未逾一年,《雪山大地》又以最高票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曾以《藏獒》三部曲引发热烈讨论的杨志军再次获得广泛关注。主要描绘青海藏族牧区时代巨变的《雪山大地》,被列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它无疑可归属为“主旋律文学”。然而,仅仅从“主旋律”角度出发加以评估,并不能完整切实敞现《雪山大地》的意义。《雪山大地》这部作者本人“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其实也是藏地书写这一颇为强大煊赫的文学流脉中“最重要的作品”,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有效锚定它的价值归属。

一、在俗常中超拔起虔信之心

近些年来,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合力影响推动下,藏地书写成为一种声势强健的文学类型。在此类型中,可识别出诸多颇为相似的共相,其中,对藏地信仰的描摹就极为突显。几乎所有的藏地书写,都不缺乏经幡、哈达、寺庙、转经筒等元素,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宗教信仰总是引逗着作家们驻足流连、一盼三顾。大体而言,藏地书写中的信仰特征,经历了政治化—神秘化—欲望化的演变流程。

十七年时期,是藏地书写的兴起阶段,徐怀中的《我们播种爱情》既是该阶段的开创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们播种爱情》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受命在西藏建设推广农业技术站,兼而承担向西藏人民传播医疗技术、普及教育的任务,最终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无声注入实践。从《我们播种爱情》开始,政治力量在藏地的风情风貌中镌刻下了深切的他者印痕,宗教信仰的变更即为典型。小说中写到,在农业站试验地的正当中,有一个大玛尼堆(刻了经文的青石堆),致使拖拉机作业时总要绕个大圈,费油又费工夫。机耕队长朱汉才找到土地主人斯朗翁堆老人,询问其是否可以将玛尼堆迁移到别处。斯朗翁堆本是藏区的贫苦农民,支持、感佩新政府,但自记事起,自家门口的这个玛尼堆无形中给斯朗翁堆带来了重大而神圣的责任,认为如果玛尼堆受到任何一点亵渎,都会给其生活带来巨大的罪罚。因此,当农业站来人提议要把玛尼堆移到别处去,斯朗翁堆毫不犹豫地拒绝并痛斥了对方一顿。斯朗翁堆老人对玛尼堆的守护,表达的正是对宗教信仰神圣性的崇奉。问题在于,“一旦宗教发展成为与政治团体具有平等地位的事物时,紧张即随之而来”。农业站技术人员与斯朗翁堆在玛尼堆迁移问题上的矛盾,暴露了政治治理与宗教信仰之间的龃龉,如何弥合类似的龃龉成为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的书写重心。随着故事的发展,藏区民众逐渐认识到农业技术站一系列做法的优势,真切感受到干部的良苦用心,于是疑虑畏缩、保守落后的人们开始迎头赶上,主动配合农业技术站的相关工作,斯朗翁堆老人同他人一起搬走了门口的那座玛尼堆:“十多个山民正在奔忙着,把玛尼堆上的经石一块一块搬出大田,送到靠山根的空场上。在那里又垒起一个新的玛尼堆来。一群放了秋假的小学生也在兴高采烈地帮着搬运……仿佛有一条船在这里靠岸卸货了。”《我们播种爱情》“着重写帮助的一面”,小说对矛盾斗争的处理并没有到决绝的程度,这从玛尼堆只是被搬迁而并未遭推倒的设定中即可见出。可是在玛尼堆的搬迁过程中,新颜已经悄然完成了对旧貌的置换,被重新垒建起来的玛尼堆及其背后附着的宗教信仰,已成为合乎政治规范的凝聚的雕塑。

……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半殖民与解殖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W13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高强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2期(总第99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