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境外之镜>正文

论史诗《埃涅阿斯纪》中的多元世界(丁瑶)

2020-06-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丁瑶 收藏

  内容摘要:维吉尔作为新旧时代的见证者,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多元的批判性思维。史诗《埃涅阿斯纪》所表现出的自我张力解构了单一的文本系统,建构了与政治系统同等重要的情感系统,彰显了诗人压抑许久的共情心和人文关怀。现代批评家皆被维吉尔的矛盾情感所吸引,重申将古典时代和20世纪联系起来的文化必要性,关切当下的情感需求和自我实现。《埃涅阿斯纪》作为一部弥足经典的史诗,其内部的元素多样性顺应了现代比较文学向多元主义演变的趋向,经典诗人维吉尔也在不断的自我对抗与重构中成就其时代性。

  关 键 词:普布利乌斯•维吉尔•马罗 《埃涅阿斯纪》 人文情感 史诗研究 作品评论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译林出版社(图片来源:豆瓣)

  公元前70年10月15日,普布利乌斯•维吉尔•马罗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安德斯。后来他在米兰的克莱蒙纳受教育,而后在罗马开始他的政治生活。公元前49年,内战给社会政治带来的疲累让维吉尔放弃了公众政治的生活,同时受伊壁鸠鲁哲学的影响,维吉尔选择在那不勒斯过隐居的退休生活。如果我们要探寻维吉尔面对公共生活和城邦需求时的矛盾心理,其起源也许就在此。由于维吉尔从小生活在自己的庄园里,其生命一开始就与土壤紧紧相连,因此深谙自然和土地对于农民甚至是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后三头”时期[1]的执政者把意大利的农田重新分配给退伍军人,这让包括维吉尔父亲在内的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于是在马其顿战争期间,维吉尔创作了《牧歌》,间接控诉了战争给自然和农民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安东尼和屋大维的决裂时期,维吉尔创作了《农事诗》,通过对植物世界的描绘参与到了卢克莱修的自然世界中,将生命追溯到了原子和分子的运动。维吉尔认为生命从物质中产生,因此借助唯物主义和生命主义这两个范式来了解身体和情感上的存在,进而理解世界。随着内战的结束,罗马社会终结了无政府主义的状态,社会动荡逐渐被平复,随之而来的是统治者迫切恢复道德与宗教的愿望。维吉尔看着满目疮痍的罗马,对战争充满了怨恨,但同时也不得不感激这场结束了社会动荡的战争。因此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埃涅阿斯纪》便充满了自我冲突和矛盾。

  一、引言

  过去几十年国外学界对《埃涅阿斯纪》进行了一些微妙而复杂的解读,这些解读与21世纪初的主流学术研究方法截然不同。[2]由海因策发起,经艾略特传播的传统研究方法是将主人公埃涅阿斯看作是古罗马的英雄范式,将《埃涅阿斯纪》视为庆贺奥古斯都成就和时代的史诗,让《埃涅阿斯纪》成为了秩序的治理手册。[3]而由罗伯特•布鲁克斯、亚当•帕里和普特南提出的研究方法是具有反思性质的,他们听到了《埃涅阿斯纪》中包含个人缺失和公共成就在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也就是说,这首诗的成功伴随着埃涅阿斯的失败、奥古斯都秩序的塌陷、人性的畸变以及人类实现理想能力的缺失。[4]多纳图斯认为《埃涅阿斯纪》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为赞扬埃涅阿斯和奥古斯都而设计的。罗伯特•卡斯特将多纳图斯的评论描述为“充分的还原,反身的传统主义”。[5]对于卡斯特来说,多纳图斯的评论体现了一种古典读者游离于历史之外的状态。但是在斯塔尔看来,卡斯特的判断本身就暴露了现代批评家的非历史性偏见,他们认为“驯服的维吉尔”反映了20世纪的自由主义情感,并将《埃涅阿斯纪》视为人类诗作的最高典范。国内对于维吉尔的作品,尤其是《埃涅阿斯纪》的研究主要是以政治观和历史观为切入点。蔡丽娟在《奥古斯都统治的文学回响——以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为例》中指出,《埃涅阿斯纪》的出现是奥古斯都为了宣扬统治理念所做的政治宣传,这让维吉尔沦为了政治游戏的牺牲品[6];卜伟才则认为维吉尔通过史诗“历数了国家建立过程中的痛苦和胜利, 它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命运”,[7]这更像是一篇对历史传记的解读,梳理了维吉尔史诗中的政治史学传统;薛敬梅通过奥德修斯和埃涅阿斯战后回归故乡和寻找家园的漂泊历程来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关系及在生态危机的现实语境中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同时在文化反思中表达人类应该具有的生态情怀和生态责任[8]。总体而言,对史诗文本内部的张力和文本世界多元性进行解读的研究并不多见。而笔者认为,对《埃涅阿斯纪》中多重世界的建构与解读是探究维吉尔史诗对于古典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与文化意义的重要途径。《埃涅阿斯纪》作为一部弥足经典的史诗,固然有着文本意义的多维度性,但深入研究和探讨维吉尔的多元情感能够使我们从更全面的视角来观察维吉尔对文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也有助于读者以更多元的思维了解奥古斯都时期的诗歌特点。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文中图片已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丁瑶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总第56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5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