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费诺罗萨是19世纪后半叶著名的东方学家。虽然本人未深习中文,但在将中国的文字以及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介绍到西方世界方面,费诺罗萨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费诺罗萨以“妙想”(idea)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认为东方绘画优于西方绘画。他的《中日艺术时代》是西方人撰写的第一部东亚艺术史,以唐代和宋代山水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并以郭熙的《林泉高致》为中国画论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费诺罗萨仰慕中西古代艺术的辉煌,哀叹他那个时代艺术的衰败,可以说书写了有别于“东方主义”话语的另一种浪漫主义东方镜像。
【关 键 词】 费诺罗萨 妙想 美术真说 山水画 王维 郭熙
言及如唐代山水诗西传美国,导致意象派诗学的崛起,日本即是其中关键的一站。赵毅衡1983年就著有《远游的诗神》,解析过这一段从美国东方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1853—1908)到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诗学影响故事。但费诺罗萨主修的是艺术,对包括山水主题的中国绘画有更多美誉。在哈佛大学获哲学与经济学博士后,自小习画的费诺罗萨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继续深造,后执教于东京帝国大学。受此一时期明治维新影响,费诺罗萨活跃于日本美术界,致力于追讨日本艺术的中国影响源流,有意以中国为核心,来书写一部东亚美术史。1908年费诺罗萨去世后,其遗孀玛丽•费诺罗萨整理出版的先夫名著《中日艺术时代》(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s: An Outline History of East Asiatic Design),是作者这一夙愿的成果。费诺罗萨将中国山水美学的缘起定位在谢灵运的田园山水情结上,以其为中国的华兹华斯;并以郭熙的《林泉高致》为中国山水美学的最高典范。英国美术史家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在他六度再版的《中国艺术》一书中,称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的古老观点:人并非创造的最高成就,人在大千世界中微不足道。山川溪谷、云彩瀑布,万物体现了“道”之无所不在。而世界上还没有其他文明以这样的方式,对大自然作出如此谦卑的回应。这可视为费诺罗萨的中国山水画观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一个典型呼应。
一、日本美术的中国源流
费诺罗萨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Salem小镇,父亲是钢琴家,母亲是波士顿名门。在家乡公立学校一路读上来后,186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哈佛大学,攻读哲学与社会学。1874年毕业后,他进入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的艺术学院继续深造,辅修美术。四年之后,受号称“日本考古学之父”的爱德华•摩斯(Edward S. Morse)邀请,他赴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在此期间,费诺罗萨在其助手日本艺术史家冈仓天心(1863—1913)的陪同下,走访研究了大量寺庙、神社和艺术珍宝,并被认为是跟忘年交狩野芳崖(1828—1888)等著名画家一道努力,开启了明治时期东西合璧的日本画风。
关于日本绘画与中国唐宋绘画的关系,1882年应后来易名为日本美术协会的龙池会邀请,费诺罗萨在上野公园教育博物馆作的题为《美术真说》(An Explanation of the Truth of Art)的著名演讲,可视为一个开篇。著名者,非此篇演讲提出了什么洞烛幽微的宏论,而是当时文部大臣与各界名流均在坐席之中。演讲由龙池会会员大森惟中笔录,后译成日文发表。发表稿有龙池会加上的一个简单绪言曰:
费氏为美国知名学者,对艺术原理研究颇深,又在我国久居,熟知日本艺术之历史。其演讲事例明细精确,对于时弊之批评深中肯綮,足以警醒世人。其说云,本邦艺术超绝万国。故凡从事与艺术有关之事业者,皆应常温习此说,铭记于心。近来我国美术衰微,画家工匠然多不具识见,手下施展技艺,心中却不解其理,只知重蹈故人覆辙而无力创出自身新意,加之又图取利,故其作品很难成为世人所珍视之艺术品。
……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山水美学话语西传路径及其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2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陆扬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5年第5期(总第116期)
责任编辑:薛迎辉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