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2023设计:技术洪流中的文化追寻(潘鲁生 殷波)

2024-03-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潘鲁生 殷波 收藏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广大文艺工作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务实有为、见地深远,潜心创作、服务人民,文艺的百花园生机勃勃、气象万千。为总结梳理年度文艺发展状况,本刊约请多位专家学者立足不同文艺领域、不同艺术门类撰稿,盘点成绩、归纳态势、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努力推动新时代中国文艺取得新进步、收获新成果。

2023设计:技术洪流中的文化追寻

【内容摘要】 2023年,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设计相关的工具技术广泛应用,设计在产业领域的作用机制、思维方法、价值影响等进一步向系统化、数据化的方向拓展和深化。关于“人机关系”的忧虑反思,也促使设计中“人”之主体的不可替代性成为人们思辨和探寻的焦点。事实上,在技术工具迭代更新的同时,中国设计在文化向度上也在不断深化,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设计更新等“场域”式地综合观照与实践。同时,在社会民生领域,设计作为日常生活善与美的优化路径,表现出精微、质实且深刻的意义。整体上,2023年中国设计在技术工具迭代演进的大趋势中实现了从产业运筹到文化精神追寻与建构的新发展。

【关 键 词】 2023设计 人工智能 场域 文化 生活

2023年,设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已和一年前完全不同。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称“AIGC”)为代表的技术工具更新迭代,相关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关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富深度,社会民生中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每一天看似寻常的生活均趋于寻求向善向好的新的发展。虽然AI设计的大规模应用促使“人机关系”空前紧张,加剧了关于设计中“人”之主体性的忧虑,虽然信息技术等综合作用下产生了世界本质已经从“实体”到“形相”全面转化的深刻反思,虽然虚拟现实的进一步发展引发“文化之熵”的隐忧,但是透过2023年中国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仍能鲜明且深刻地感受到——设计,在技术工具与人文精神的助力下,正朝着数据化、系统化的科学运筹与场域化、日常化的文化建构方向发展。看似存在应用工具与文化精神的分野,实质仍是设计开放性纵深发展的体现。正如2023年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上,既有开幕式设计中万众参与、数字互联的点火方式,涉及3D互动引擎、AI数字人、云服务、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也在奖牌“湖山”、会徽“潮涌”、核心图形“润泽”、火炬“薪火”等一系列标识性构成要素的视觉形象设计中诠释了中国和亚运的精神文化联系,形成鲜明且富有意蕴的表达与交流。设计从现代社会以来“商业至上”“生产至上”的宗旨和路径延展至新的技术共同体建设,进一步向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领域深化,呈现出富有人文深度和澎湃动力的发展态势,在技术的洪流中实现文化的阐释与追寻。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数字火炬手(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设计产业:体系化运筹的驱动与评价

2023年度,中国经济进一步提质增效,设计作用的全面发挥、设计质量水平的深化提升、设计意义价值的充分实现等受到高度重视,集中体现于全国及系列省份城市的设计大展宗旨与决策实践中。2023年,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于年初在深圳举行,展览包含的内容版块涉及国家形象展现、产业转型推动、文化建设助力、社会风尚引领和生态文明改善等。设计显然超越了传统产业链的前端环节定位,呈现出社会发展整体建构的综合作用。一系列省份及城市策划举办的“国际设计周”“世界设计之都大会”“设计双年展”等,也将设计作为国家及地方发展的核心动能和重要引擎加以阐释、研讨和传播,深刻突出设计的系统价值,致力于探索设计在社会发展中全面融入以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和联动机制。比如,深圳回顾作为“设计之都”15年的发展历程,在“2023深圳设计周”上提出“设计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引领时尚消费潮流、打造城市营销品牌、解决城市治理难题”,体现了设计发展维度和路径上的联动性。上海举办的“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发布了《服务设计上海倡议》,提出“服务设计”理念,将设计作为服务介入与赋能的途径,阐释其系统构成,使之融入全产业、全流程,突出叠加效应,实现价值共创,全面激发产业效能。基于这一视域,在同期推出的“上海设计100+”年度优秀设计成果奖中,国产大型邮轮设计制造的突破,即意味着产品设计、艺术设计、体验设计等融合创新的突破;“肿瘤患者‘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也在医疗产业中以设计链接相关技术和工程实现综合创新。又如,“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和“2023西安设计周”均提出设计的“未来”议题,所谓“未来已来”,因而不只是建立一种面向发展的视野和形成某种前瞻性的导向,更在于落实到“设计学”与“未来学”交叉构成的范式层面,进一步认识和阐释设计的转型趋势、演化脉络、超学科知识、能力体系、工具方法和预见流程等。“2023北京设计周”就此通过专题展览加以阐释:设计之未来不是遥远虚无的愿景,而是有迹可循的当下和现实,在“未来学”的意义上,其构成具有综合性,包含系统的逻辑联系。西安同期出台《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继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市后,提出申报“世界设计之都”,将设计作为城市发展的统筹策略。此外,“第七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暨2023武汉设计日”提出二十多个设计行业话题,包括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工程设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中的工业设计、元宇宙生态中的人工智能以及城市更新、绿色低碳建筑设计等;“2023广州设计周”聚焦“美好人居”主题,涉及人居空间、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及美学潮流,体现了设计广泛的延展性和融合度。回顾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自工业革命起,“设计”与“制造”分离,作为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主要通过创意研发转化赋形为批量生产的产品,并不断激发市场消费潜能,创造经济效益,由此成为产业链中具有赋能和驱动作用的关键环节。如今,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关于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等目标和命题,均非孤立地设定和存在,设计作为系统的途径和方法,正有效地介入、影响和塑造产业经济及其相关联的社会文化、自然生态、技术进步、教育发展等综合内容,成为一种综合性、多维度、系统化的运筹体系。

2023深圳设计周“天工再造——中国当代生活方式季”专题展(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在工业制造及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依托数据资源的实时联动,特别是大数据及算法、算力的进一步提升,设计不再停留于前置的创意研发环节,而是拓展成为集市场趋势分析、创意策略定位、产品研发创新、生产动态调优、营销传播推广、市场绩效评价及迭代更新预测于一体的创新与评价系统,由产业链的具体环节转化为全流程性介入与统筹的综合系统。包括作为“设计价值网”“设计智造网”等,实现网络化、链接式地建构和发展。历史上,设计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通过制造物化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本质;当前,因数字化工具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演进,设计进一步由数据驱动解决问题,促成相关思维方法、协作方式、流程机制的转化,实现系统化地深化和拓展。

从设计的数据基础及其驱动作用看,2023年度,在工业产品制造领域,有形产品中无形的情感价值、情绪效应、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成效等进一步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实时生成并运算分析,用以衡量品牌及产品“用户力”的动态变化,由此成为设计决策运筹的重要依据。2023年度,诸多行业提出“情价比”指数,小红书平台推出“种草值”概念,旨在使种种微妙的存在可度量、可实现。当市场上各类产品极大丰裕,消费行为往往不止于物质的获得和占有,更包含情感共鸣、情绪满足、生活见证、自我建构的动因和内涵。正所谓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用‘小叙事’帮助大众发现日常中新的意义来源”对品牌而言至关重要,通过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设计实现,产品在物化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促成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实现情绪释放、身份认同乃至自我跃迁,以获得更好的效益。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化机构加快文化资源的数据化转化,《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故宫“数字文物库”等相继上线,海量文化数据成为文创、出版、媒体传播等文化产品和相关生产活动的重要设计资源。经过设计运用,也进一步形成文化资源的“外溢效应”,海量文化数据成为智能设备制造等实体经济和增值电信服务、网络搜索服务等数字服务经济的重要支持。在文化资源数据化的基础上,相关设计衍生并延伸至文化大类关联的各行业生产,进一步推动文化从“系统内循环”向“社会大循环”迈进。

在设计思维和方法方面,2023年度,中国的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里,设计进一步作为系统性的分析工具,促进全产业链建构及现实发展中的提质增效。在中国设计学研究及应用实践项目中,由眼球运动的探测追踪及视觉数据采集分析把握消费行为与心理特点,展开设计可用性分析、界面评估或用以完善相关产品的原型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形成基于生理测量、心理分析、数据采集与运用的设计工具和方法。此外,从视觉吸引力算法的数据测量和推演出发,模拟研究商业广场的行人路线与行为,形成相关设计运筹策略;从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出发,研判夜游经济的影响因素,并由此优化完善设计系统;从线下消费体验系统设计着手,把握“快闪店”等零售模式中时间有限性、空间赋能性、内容快销化、传播社交化以及持续提高用户黏性的特点和策略。设计,因此不只是产品内容快速迭代的创意研发环节本身,而是全要素、全渠道的分析、整合工具和方法。

究其根本,设计角色和功能的演化,与数据、算法、算力等技术迭代发展的直接推动密切相关。正如现代设计因工业革命而成为独立的产业环节,工业技术普及、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极大丰富进一步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由大数据支持设计运筹,使产品和服务直击痛点、创造卖点,设计因此不只关乎产品的造型、功能和意义,而且进一步拓展为系统化、数据化的分析工具、思维方法和综合策略介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成为整体性的运筹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即使仅从产品设计环节看,一年前来自产业一线的声音已提出:“短视频直播兴起后,爆款的生命周期不会超过3个月”,消费类目与用户之间沟通、交互,包装的生命周期被进一步压缩,加之细分市场和用户、算法精准推送、营销千人千面、快速更新且大量的需求等,直接导致人工设计已无法满足,AI设计的应用成为必然。由此也引起关于设计本质的新一轮反思。

二、设计技术:AIGC的发展现实与本质追问

2023年度,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更新,作为大规模多模态模型,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幅度增强,以大型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在世界范围开启。与此同时,百度发布首款中文生成式对话大模型产品“文心一言”,中国国内相关产业落地和商业化探索也全面展开。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经诞生超过130款大模型,形成所谓“百模大战”。在设计应用领域,AIGC技术已渗透到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电商设计、动漫游戏设计、服饰设计、IP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及短视频设计、数字藏品设计、泛娱乐设计等二十多个行业类别中。2023年,飞猪旅游推出国内首个AIGC线下广告;雪糕品牌钟薛高推出从口味研发、命名到宣传、包装均由AI主导设计的新产品“Sa’Saa”系列冰棍;视频宣传片《AI眼中的崂山四季》走红网络;国内首支AIGC动画《神弦曲-猫儿与时光铃铛》继2022年年末发布预告片后正式推出,在动画场景绘制中使用AI出图,被视作AI渗入动漫设计制作的一种过渡;各类电商设计广泛使用AI合成场景、设计制作图像;小红书等平台的AI文案被誉为“更懂爆款”;温州鞋服产业举行AIGC设计大赛,AIGC在商品企划、产品设计、零售终端等方面深刻影响了服装行业及跨境电商。据相关报告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共计3.6万家,中国占比为16%。诸多智能公司借助AI进行设计,提供品牌标识、形象IP、产品包装以及元宇宙数字头像等智能设计。AIGC应用于设计,由自然语言指令进行实时交互,由机器深度学习形成创意,生成文本、图像、音频、代码等多元表现形式,通过不断更新和改进内容生成的模型及算法,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形成设计的快速迭代,并利用网络分析、数据挖掘、推荐系统等技术,将生成的内容进行精准地定位和推送,同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和促进传播。最直接的效果即在于,成本降低、精度提高、投产效率比极大提升。因此,不论人们对于AI设计报以何种态度——反思、忧虑抑或乐观、接受,AI设计的大规模应用都正在发生。正如,在中国游戏设计制作行业中,部分企业对设计人员的裁撤与成本降低后游戏初创公司的存活率上升现象并存;诸多行业企业减少甚至免除购买人工设计服务的费用,转而使用成本更为低廉的AI设计,且智能设计公司表示,“用户输入需求后,在 10 秒钟内生成多种方案以供挑选”。

《AI眼中的崂山四季》(图片来源于网络视频截屏)

应该说,AIGC作为设计工具,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发展的一种必然。之前,在工业设计领域,已有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侧重设计,利用计算机及图形设备辅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用自动化的流程替代手动制图;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侧重于分析,对产品在现实物理世界可能形成的反应做出分析评价。因此,AI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将使设计师和工程师专注于“设计”本身,将具体的实现交给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机器学习,形成大量可供选择、替代的方案,更具特点,且消耗更少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设计产出效率。在建筑设计领域,标准化程度越高的设计被AI渗透替代的可能性就越高。自2023年起,深圳市要求全市所有新建工程项目全面实施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应用。从BIM技术作为建立虚拟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电脑辅助设计的意义上看,将进一步形成AI良性学习循环从而实现规模效应的局面。换言之,AIGC是已被广泛应用的PS(Adobe Photoshop)系统、AI单机时代技术等进一步的发展应用,是工具技术的新一轮跃迁和提升。虽然现阶段AIGC在数据依赖性、生成质量、伦理道德、版权保护方面还存在瓶颈和局限,同时受到模型复杂度、计算资源、用户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但智能设计的生成效率仍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为设计工业化发展的一种极致。

与此同时,由“人机关系”引起的反思主要涉及设计的人文本质和人类设计师无可替代的价值。AI设计究竟是工具的辅助与更新,还是人工设计的颠覆性替代?网络化、信息化的众创机制形成以来,从抖音等网络平台“用户生成内容”式的“人人参与设计”到如今AIGC广为应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助力下“人人都是设计师”,在设计门槛进一步降低的同时,设计的本质是否也会随之变化?AIGC在助力设计思维、方法、工具和功能定位等发生演变的过程中,是否正深刻改写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认知方式,甚至产生更深层的影响?在种种关于AI设计的反思中,人们不是被动地成为技术扩散的渠道,而是以之为镜鉴,洞察思辨人性本质中究竟哪些可以被数据复制、哪些可以被算法替代。在相关讨论中,一方面,有研究指出,从数学原理看,现在的数字神经网络和人脑的碳基神经网络已经没什么不同,人类大脑中有数以百万亿的神经突触,大模型正在朝着百万亿级参数进化。科幻作家刘慈欣表示:“人们常说人工智能没有人的灵魂、人的感受,这不过是一个自我安慰。人自己的灵魂、感受,也是很多神经元细胞连接成复杂系统后涌现出来的。”有分析指出,“互联网是对人类3000年文明数据的一次整体降维压缩;大模型是对互联网30年二进制数据的再一次整体压缩”,压缩意味着一个模型能够从训练数据中学到普遍规律,并能够将这些规律应用到新的、之前没有见过的数据上。另一方面,如AI绘图软件Midjourney创始人David Holz表示,人机之争的关键是扩大人类物种的想象力,“当计算机比99%的人类更擅长视觉想象力时,这意味着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停止想象。汽车比人的速度快,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行走。远距离移动大量物体时,我们需要发动机,无论是飞机、船只还是汽车。我们认为这项技术是想象力的发动机。因此,这是一件非常积极和人性化的事情”。目前,智能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已向机器模型的“训练师”转化,在重复性和美工性的工作逐渐被机器替代的同时,跳出符号化、样式化的肤浅表达,不同于算法的程式、套路,包含个体生命体验的精微或集体记忆的联系、充满独创性的创意等,仍然是人类设计的价值光芒所在。当人类是技术工具的运用者、主宰者而非被动的服从者,设计中人文的属性和内涵还将被进一步放大和深化。

首届温州鞋服产业AIGC设计大赛作品(作者:李海峰、陆奇杰、庄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设计文化:传统文化的场域构建与更新

2023年度,传统文化的设计更新仍然是持续的热点,同时还呈现出新的深刻的发展趋势,从汉字字体、传统纹样等符号意义上的设计更新,到乡土乡村、历史街区等空间意义上的设计发现,以及物质产品设计中由叙事性而构建的当下感知与历史记忆、此时的存在与绵延的传统之间的联系,设计正成为一种传统与当下、文化意蕴与实体存在的构成力量,设计正从经典符号拼贴、传统视觉语言取用以及典型意象、意境的发掘营造向更深层次并与之相互关联的“文化场域”构建方向发展。事实上,优秀传统文化经由设计而倡扬发展,不能停留于脸谱化、形式化的挪用,而是需要深入发掘历史传统与当下生活、文化遗存与日常体验以及根性存在与情感共鸣、文化认同之间有形或无形的联系,发掘属于文化“场”的精神和联系,更加全面、充分、精微地加以修复、建构和发展。

2023年度,关于传统文化符号层面的设计发现和转化实践方面,汉字字体设计和传统纹样设计尤具特色。方正字库发布《2023字体趋势报告》,从千古书法之美、书写的温度、复刻字体、百花齐放的字体创意、同频共振的汉字文化圈、字体全球化、品牌定制、字体变变变、新标准新汉字、AI新世代等十个方面总结汉字字体设计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字体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早已突破印刷出版等专业领域,通过手机、电脑等屏显媒介进一步拓展到可穿戴设备、元宇宙等虚拟现实场景中,汉字字体字库嵌入相关软件层,字体成为内容创作、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字体不仅承载信息,而且带来特定的审美体验;不仅具有文本语义,而且通过视觉语义延展传递特定的文化隐喻。因此不论是以雕版、活字历史为蓝本,通过严谨规范的复刻和再设计以探索字体设计演变和创新的可能,还是聚焦数字技术,把握立体空间中字体的笔画、字迹、书写等时间性的建构以及与观者的交互性,其根本上都是在于发挥汉字启发个体诗性、审美智性与自由精神的载体意义。在传统纹样的收集、研究与设计方面,不只是主题、造型、构图、色彩的分析与“形”的取用,更体现为发掘样式背后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并进一步从时间的沉淀、肌理与风格的联系上发现和认识的趋势。比如,关于唐卡壁画的藏文化图像源数据集建设,涉及藏族文化基础元素的提取与矢量化,其在设计生成数字艺术藏品的过程中注重生成个人记忆、构建集体记忆、缔造社会记忆以提升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播力。事实上,传统文化在符号层面的取用传承和设计更新,尤其需要避免形式刻板、内容空洞的简单挪用。正所谓“过于脸谱化、均质化,脱离环境背景的符号却会将人推离文化本身”,设计所要发掘的是传统文化符号作为生命形式与当下人的经验、情感、意识共振的能力,创造一种联系,建立古今之间、传统与当下现实之间共情、自觉、群体意识的联系。因此,字体、纹样等符号性的存在与设计发现更像构建桥梁,不只是平面的、表象的装饰,更在于实现一种文化之生命、生态的融会和生长。

2023年度,在关于传统村落、历史街区等包含历史遗迹、潜藏传统意蕴的文化空间设计发现与更新方面,设计的视野和理念向有形空间背后作为联系、意义、精神等无形的“场域”拓展和深化。诸多设计项目不约而同提出,乡土乡村、街区社区不仅是物质上的空间形态,更具有思想文化、情感记忆、精神理念的“容器”属性;不只是现实的人居环境,更包含个体和社会群体在生活空间中获得的身体体验、社会价值与身份认同;“场域”“地方”“场所精神”等命题得到深入阐释,从而发掘物质空间内在的精神联系和文化网络。如果说“乡村地区建筑空间形态趋于同质化,致使传统文脉的解构和空间主体的认知危机”,如果说乡村发展存在的困境在一定意义上是认同感的困境,那么,就此展开的设计实践显然就不只是建筑、景观、环境的修护营造,而是重新发现和认识现实空间中积淀绵延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性,认识其中的事理、经验、价值观和关联性,进而保护、完善和构建相关载体及其相互关联的氛围、生态,形成“场域”意义上的设计传承与更新。2023年度,诸多设计项目关注“地方感的构建”,提出乡村设计更新中由“人、地、事、物、场和单位”构成的“精微链”,强调村民对村庄的“审美认同”以及“乡村认同”,使设计思想和实践呈现出向内追寻的状态。

在物质产品设计层面,对设计“叙事性”的强调也成为热点,即设计之物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在物理功能之外将进一步引发促成人们对意义的感知。在“设计即媒介”“设计即经验”等理念的影响下,从产品自身的形态、材料、功能到包装和品牌形象,注重与用户在情感、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交流,着力构建一种经验的、意义的联系,因此进一步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值得指出的是,设计的“叙事性”不是简单地制造一个个信息的“触点”,使产品被全面、深入地感知和体验,而是构建用户与文化意义的一种关联,使之从自身经验和想象出发获得历史的、社会的、集体的更广泛的记忆与情感的联系。2023年,关于老字号产品包装的叙事性设计等进一步发展,广州美术学院在深圳南头古城梧桐巷的设计项目总结中,阐释了将古典诗词拓印在如今已没有梧桐树的“梧桐巷”的空间角落,以叙事性设计重塑其独特性。叙事,是一种文化的植入与阐释,当人们希望在物质生产与消费之外进一步实现一种文化的交流、意义的建构和充实的生命体验时,通过叙事,设计的创造性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包括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通过设计赋形、设计赋予意义的过程得到传承和发展。设计叙事中包含着伯格森之“绵延时间”,即“绵延不是一个瞬间取代另一个瞬间,绵延是过去在现在中的延伸,它传承过去并走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文化的设计更新,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取用,而是在变迁发展的生活中不断发掘和建立与过去、当下乃至未来的联系,拓展生命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凭借有形之物并超越其有限性,使思想、情感、精神获得更广阔时空中的共鸣。

诚如“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合作主办的天坛赏月直播活动,在设计周展示传播新锐设计创意、热点设计理念、典型设计产品的同时,加入古建、古乐与中秋之月融合的场景,是当下的感知,也是记忆的唤醒,是关乎“我们”之集体意义上诗性存在的参与。设计将开放性地融入科学技术的更新迭变,发生工具、思维、流程、范式等系统性的演进变迁。设计也离不开人之主体所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它们可能来自历史和生命体验的深处,或者蕴含在真实的、日常的生活细节之中,即使是某种偶然的、微妙的、并不普遍的存在,也会因其关乎生活、生命的价值而具有设计观照的必要,而非仅仅是数据算法层面的推演,现实的社会与人生是其根本出发点。

“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天坛赏月直播活动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设计民生:社会生活的介入与协同

2023年度,在社会民生领域,“日常设计”“微设计”“协同设计”是实践发展和理论研讨的重点,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需求出发,通过细微、敏感的微观视角,关注并介入社会生活的不同维度,并打破专业化、职业化设计的被动性,进入生活现场,尊重每一个生活个体,通过对话、互动和共同行动展开设计,使设计成为建构更好生活的社会活动,发挥促进生产和消费之外的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因此,2023年度,关注老年、病患等特殊群体的“包容性设计”“服务性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以及一系列从精微处着眼提供更优解决方案、构建更好生活空间的“微设计”“微更新”进一步发展,所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协同设计”也不只是网络化生态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下的人人皆可设计,更是在“设计人类学”、设计思维和方法意义上的自觉与探索。

从逻辑上看,“日常设计”“微设计”和“协同设计”是相互关联的整体。2023年度,中国设计界及理论界更加关注日常生活的设计研讨与实践,关注现实的生活世界,包括可能被忽视的日常需求和社会景观。面对充满复杂性和挑战的现实本身,设计作为寻求优化路径的实践,往往需要以微观视角切入,以柔软的方式介入。在具有关联性的、动态的现实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干预,而且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以人类学进入田野的方式展开,不是设计师自身专业化、职业化地提供设计服务,而是相关社会个体或群体在互相交流、倾听、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包含明确的设计价值导向和发展中的设计协作机制。

2023年度,在城乡生活相关设计中,设计更加注重城市的“微更新”,主张在历史保护、文脉维系、地域特色保持的宏观架构中有针对性地解决核心区域的关键问题,在更小的范围中实现设计更新,起到精准建构的作用。比如,不少设计项目关注城市废弃地、闲置荒废空间、商业带之间残余地区以及垃圾填埋场等“消极空间”的设计利用,致力于从微观层面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修复与激活。部分设计项目聚焦平民化场所和小尺度公共空间,通过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实现小微尺度的空间重构、公众参与和在地生活。这反映了在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化的背景下,公共空间设计营造从宏大走向小微,从体系化走向生活化,立足市民生活需求导向的规划设计思维成为重要方向。一系列着力推动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项目,也往往注重从城市公共空间最基本的单元出发,构建有利于形成以步行为主导的街道模式,实现降碳减排。因此,“微更新”不只是小切口、低成本的设计更新,也是把握逻辑结构和关联性的设计更新。

在面向老年人、儿童、病患等特殊群体的设计中,“科技向善”的理念体现得更加充分。2023年度,“适老化”设计更具针对性,例如由眼动追踪技术设计研发的老年护理床,面向阿尔兹海默病老人设计的可穿戴智能首饰,面向老年群体设计视觉传达无障碍的药品包装以及更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老年人便携式坐便椅等,涉及助老医疗、健康护理、智能家居等。面向少年儿童的玩具设计、健康产品设计、教育空间设计等体现出体验性与成长性,包括低成本、趣味性的科学玩具设计,自闭症儿童的数字健康产品设计,乡村校舍建筑设计改造等,强调在具身体验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和自我知识体系的塑造,关注艺术的疗愈作用。又如在“2023凯德青少年创想家”建筑设计大赛中,为重庆彭水县郁山学校设计特色建筑改造方案,其主题为“让世界看见”,具有文化交流与身心成长的意义。此外,智慧医疗主题的设计旨在通过高新技术运用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在“2023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决赛”中,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仿生假手设计、专为喉癌患者研发的“Revive新声”设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计的院前检测系统等,具有极强的技术专业性,设计以开放的姿态将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社会进步发展的资源转化为价值。

2023年度,设计的协同性也在于还原到生活实践中,社会群体共同面对和参与生活的改善与优化,不同于产业链中创意打造一个个成为“爆款”的产品、追求市场绩效的结果,而是一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边“实践”边“解决”的过程。比如,关于“社区设计”的热点,超越以往关于街区形态意义的设计,延展至服务治理体系、商业组织布局、邻里关系建构、公共文化艺术交流等,更具有过程性、经验性、参与性,而非设计精英个体或机构的一种创意结果的导入。因此不难理解,2023年全国举办了一系列关于“设计人类学”主题的研讨,不只是以人类学的范式来应对设计学的命题,也是设计理念、方法植根生活现场的一次转型。设计是赋形的结果,更是实践的过程,设计包含专业思维与方法的运用,设计也必须彰显公众的话语和权利,其所创造的价值、发挥的影响将超越物质消费的阈限,实现对社会生活积极的干预和改善。有研究者指出,传统设计往往是“确定性、提供答案式、面向生产化”的,而各种非确定性的、协商式的非传统设计,最终目的不是实用或审美,而是激发对实质性的社会文化话语的反思,可被视为一种途径或方式。因此,基于社会民生的现实视阈,2023年度,一系列普通人饱含生活智慧的“非正规设计”再度进入设计研究的视野——修车打气的临时招牌、社区墙面形形色色各式招贴的“文字景观”和废旧物品巧妙利用的各类“野生设计”等,从中发掘阐释的是生活设计的意趣和本质。设计能够引发对话、建立联系,是一种系统意义的总和,而从生活出发使这一属性更加鲜明。

街头文字景观(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可否认,在网络语境和消费市场中,追求流量、逐利变现、哗众取宠的设计仍然存在,但中国设计在2023年所呈现出的坚实的社会使命、深刻的文化向度、开放进取的视野和扎根于生活深处的力量尤其凸显出新的、充满生命力的发展态势。从物质生产的前端环节到全产业协作的整合力量,从智能化工具的发展应用到设计本质的不断追寻,从古老文明的绵延演进到当下生活体验的回应,从日常生活的观照到意义建构,众多设计的实践者、参与者、研究者务实有为、见地深远、襟怀温暖、充满力量。当人们不再仅从产业发展“微笑曲线”的走向上关注设计的效益,也不仅仅停留于设计“赋形”的审美价值,而是进一步将设计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联的系统、一种意义场域建构的途径、一种平凡生活里崇真向善弘美的可能、一种生命体验与生活意义升华的触点,设计,无疑将具有更广大的空间,也将发挥出更质实的作用。这一系列现实和趋势因此体现了“中国设计”正在发生的新的跃迁。

*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传统手工艺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3BG1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潘鲁生 殷波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2期(总第101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潘鲁生 殷波 | 2023设计:技术洪流中的文化追寻(“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2022设计:设计力与设计精神的持续建构(潘鲁生 殷波)

民间文艺发展的现代化创构之路——两次文艺座谈会的理论与实践导向(潘鲁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