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艺见>正文

以更恢宏的气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王宁)

2023-06-1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王宁 收藏

编者按:近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先后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此次贺信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研究阐释,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明确文艺的方向、目标、责任与使命,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约请数位文艺评论家、文艺创作家、新文艺组织代表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艺力量”为主题,从即日起以“艺见”发声平台连续推出,敬请关注。

以更恢宏的气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王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这无疑与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个场合所强调的“四个自信”是一致的。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从事文学艺术研究的学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我们做到“四个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58次,可见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占据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

习近平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来源:新华网)

确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能连续执政70多年,这与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无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出适合中国的理论思想,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在建设“中国式”的现代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进行了探索和不懈努力。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文学艺术,认为这是促进中国文艺现代化的一个理论和文化资源。他在号召作家艺术家学习外国文艺的同时,也反对那种不加分析批判、盲目地“全盘西化”的实践。即使在解放后,毛泽东依然坚持文学艺术的民族方向,但是他始终不忘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主张洋为中用、推陈出新。1956年,针对文学艺术界有人提出学了外国的东西会不会影响本民族的东西,他认为这并不一定:“学了外国的,就对中国的没有信心,那不好。但不是说不要学外国”。他认为在文化上,该学的也要学,“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小说,外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鲁迅对于外国的东西和中国的东西都懂,但他不轻视中国的……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这些看法都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所一贯坚持的“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

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基本精神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中国应当对于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不仅体现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也应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家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因为,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一个彼此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其中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发展强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价值和意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艺术观点,也将越来越得到世人的重视。因此,努力将中国的优秀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推广到全世界就是我们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位曾经的文学青年,对优秀的世界文学艺术作品非常熟悉,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及这些作品如数家珍。他从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所以他在演讲时能够信手拈来一些例子,使得他的语言很接地气,并富有魅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作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对世界文学艺术颇为熟悉,而且更应该扎根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这样才能创作出人民欢迎的优秀作品。此外,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仅关注西方的文学作品,对东方国家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也应该有所了解。他没有简单地把文学分为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而是将其整体视为世界文学,他也没有仅关注俄苏和西方文学,而且也重视东方文学,并在谈到东西方的文学时,自觉地将中国的文学看作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这无疑体现了他的深厚文学素养和对世界文学理念的敏感。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他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所展现出的世界主义思想。也即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世界优秀的文学艺术不仅包括那些西方文学艺术大师,东方国家的文学艺术也对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只有坚持中外文化互鉴才能使得世界文学真正地具有世界性。

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来源:“学习强国”APP)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文学艺术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强调,而且更加致力于在新时代弘扬文学艺术的世界性。我们过去经常说,科学家有国家而科学无国界,实际上,优秀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作品也必将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为全世界人民所分享。外国的文学艺术固然启迪了中国的广大读者观众,中国的优秀文学艺术也应该为世界人民所分享。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与他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致的。

作为从事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学者,我始终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在引进国外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真可谓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的文学艺术。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中外文明互鉴,也即忽略了将中国的先进文化译介到世界上,用我们所掌握的外语来讲述中国的故事。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文化的外译也应该跟上。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用外国的语言,尤其是世界上通用的英语来讲好中国的故事,构建真实的中国国家形象。


*作者:王宁,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


签发:杨晓雪

审核:王庭戡


延伸阅读: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王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