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我眼中的虎年春晚

2022-02-2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牛气冲天而去,虎虎生威而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继牛年春节的大年初一推出《我眼中的牛年春晚》之后,今年继续策划邀请了舞蹈、音乐、曲艺、舞美等领域的四位中青年文艺评论家云聚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陪您一起过大年,与您一起品评央广总台春晚,让春晚这道延续了四十年的国人文化“年夜饭”更有滋味、更有品味、更有回味。 

虎年春晚之舞蹈:以文化舞 文舞相融

唐白晶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虎啸青山千里锦,风拂绿柳万家春。在2022虎年春晚中,舞蹈类节目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舞、文舞相融,彰显出新时代的新气象。

中华文化底蕴与时代审美同频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国潮风”“文博热”的持续热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舞蹈作品备受关注,舞蹈“活化”历史文物的作品并不少见,此前大热的《唐宫夜宴》以及登上过春晚舞台的《敦煌》《千手观音》等都属此类。如何与时代审美同频共振,编导们不断创新、精益求精,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今年的春晚节目《只此青绿》《金面》以及情景诗画《忆江南》均关注到舞蹈与文物跨越古今的对话,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舞”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蓝本,编导周莉亚、韩真深谙宋代绘画内敛、内收的基调,用拟人、写意、移情的艺术手法将青绿山水的意象幻化为身穿青绿色曳地长裙、头梳高耸入云髻、眉画远山黛的婉约又不失大气的女子,在舞者动作设计上以静制动,突出顿挫感和行云流水的延伸感之对比,孟庆旸饰演的“青绿”长袖一甩,上半身后仰与地面平行的“青绿腰”宛如“卧石”,三角形的队形构图寓意层峦叠嶂、落云险峰,这一造像呈现出江山如此多娇的气质,舞者在穿插流动中沉稳又有别样的韵味,真可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创意舞蹈《金面》用舞蹈影像的形式,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面像和黄金面具串联古今,讲述了一段穿越千年的爱情故事。在男舞者大朱与女舞者王西唯美浪漫的双人舞中,舞者半蹲、双手三道弯交折的动作造型,独具西南民族的舞蹈特点,也看得出编导杨丽萍的艺术风格和独具匠心,“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展现了亘古不变的爱之主题。

这两个作品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只此青绿》是成熟的舞蹈诗剧的舞蹈选段,虽然没有剧场版旋转舞台的装置,但成熟的剧场作品奠定了这一舞蹈不凡的审美格调;《金面》尝试用近来火热的舞蹈影像手段,实现了不同场域的情境互换,在叙事上也力求突破,实现了古今穿越的戏剧性表达。两个舞蹈在众多春晚热闹欢腾的节目中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审美意象成功“突围”,深受观众好评。

民族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民族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既保留了乡村文化的特色,又能以这种传承来获得价值认同,进而实现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来自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舞蹈《摆出一个春天》不仅表现了拉祜族非遗舞蹈“摆舞”的文化传承,也表现了新时代拉祜族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澜沧是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地方,也是孕育拉祜族摆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更是唱响“快乐拉祜”的乐土。拉祜族摆舞强调脚的动作,以踮步、踢踏步为主,手臂和肩的上下摆动模拟撒种、插秧、割草等生产生活动作,小踮步配合双手摆动,形成摆肩和整个身段向上延伸起伏的动律,让人沉醉在幸福和欢乐之中。当身背中象脚鼓的拉祜族女演员们“一秒变装”,红黑相间的传统服饰变为绿色的民族服饰,象征着绿意盎然的春天,隐喻着拉祜山乡脱贫致富后的巨变,正所谓“有希望就有奔头”,从老人到小孩,背着吉他歌颂快乐,这满载的幸福、质朴和真诚,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舞蹈《摆出一个春天》

守正创新厚植家园情怀

回望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春晚这么多年来已然成为中华民族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身份认同的文化符号。

少儿舞蹈《星星梦》以少儿的童心表达中华民族航天梦的初心,舞蹈以大羽毛的道具象征孩子们梦想飞翔的双翼,以滑板的流动象征遨游宇宙银河,在充满想象和浪漫的艺术创新下坚守的是科技强国的现实主题,用孩子们的梦想希冀着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

舞蹈《火锅奏鸣曲》表现了火锅这一中华美食的文化缩影,“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火锅文化不仅是家庭团圆的象征,更是海纳百川、兼济天下的胸怀表达。舞蹈编导在这一文化理念上大胆创新,结合了街舞、川剧变脸的元素,强化了舞蹈的节奏感,烘托出重庆火锅麻辣的本色。舞蹈的构图以块状的方形为底,突出火锅“圆”的特点,隐喻着“天圆地方”的中国哲学思想。

舞蹈《火锅奏鸣曲》

结语

文舞相融,彰显时代之美,美之存续重在文化传承,让文化传承在创新中熠熠生辉。2022虎年春晚的舞蹈类节目,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展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全方位、全景式展现出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虎年春晚之音乐:回眸经典 驰骋纵横

项筱刚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

与历届春晚相比,音乐类节目在2022年虎年春晚中以17首(个)音乐类作品遥遥领先,扮演着舍我其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歌曲共13首,占本届春晚音乐类节目的比重高达76%。其中,既有表现年轻人憧憬未来、热爱生活的《时代感》(邓超、李宇春、易烊千玺演唱)、《真爱起舞》(任嘉伦、王源、宋茜、吉克隽逸演唱),也有反映春满人间、春回大地的《春风十万里》(殷秀梅、阎维文演唱)、《春天的钟声》(孙楠、谭维维演唱);既有关注“启航”“强国”“中华文明”“冬奥会”等宏大主题的《我们的时代》(张也、吕继宏演唱)、《黄河 长江》(陈坤、萧敬腾、王嘉尔、彭永琛演唱)、《点亮梦》(廖昌永、李玟演唱),也有聚焦“你若在就是幸福”“青梅竹马”等儿女情长的《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刘欢演唱)、《爱在一起》(李荣浩、张韶涵演唱)等。

冬奥主题歌曲《点亮梦》

诸歌曲作品以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一泻千里的激情,努力将电视机前的各年龄段的亿万受众全面覆盖。

作为中国台湾歌手张雨生的代表作,《黄河 长江》难掩词曲作者张雨生向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李白致敬的意图。笔者在倾听这首《黄河 长江》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想起1984年中国香港歌手张明敏在春晚上唱响后传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曲《我的中国心》(黄霑词、王福龄曲)。同是讴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两首歌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达出炎黄子孙澎湃在心的浓浓的家国情怀。

歌曲《黄河 长江》

同样,由朱一龙、赵丽颖、王俊凯、郁可唯联袂演绎的歌曲《欢乐时光》在将晚会推向高潮的同时,亦反映出曲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乐圣”作曲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的主题动机,在冥冥之中为这首既“欢笑”又“惊艳”的“潮曲”寻觅到了一个成功的契机。当然,此种创作手法在近年来的《追寻》(张和平词、舒楠曲,孙楠演唱)等歌曲作品中也不难寻觅。

历届春晚都少不了有关“春之声”的歌曲作品。1986年中国香港歌手张德兰携歌曲《春光美》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遂享誉内地。此次虎年春晚推出的歌曲《春天的钟声》亦是一首“春之声”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担纲《春天的钟声》作曲的是创作了去年至今举国上下广为传唱的歌曲《领航》的青年作曲家亢竹青。恰逢百年不遇的契机,乘着《领航》的翅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年轻的作曲家能够乘风破浪,继《春天的钟声》之后,再度摘取创作的硕果。

原本由中国香港歌手莫文蔚首唱的歌曲《这世界那么多人》,此次被内地歌手韩红另辟蹊径地翻唱,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另一种舞台效果,再次说明成功的二度创作也是“创作”,赋予了作品新的价值。不过,此次虎年春晚存在二度创作有余、一度创作不足的缺憾。笔者在倾听《这世界那么多人》之时,亦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内地歌手韦唯1989年在春晚上演唱后开启公益歌曲先河的《爱的奉献》。尽管前后相距33年的《爱的奉献》与《这世界那么多人》都令现场的受众为之泪目,但若论作品的大道至简,笔者似乎更青睐于前者。

歌曲《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

整场春晚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由刘欢与其弟子——《中国好歌曲》刘欢组学员乌拉多恩共同完成的《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乌拉多恩词曲)。如果说在此次春晚的17首(个)音乐类作品中只能选择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笔者无疑首选这首《你是我生命中的礼物》。从表面上看,该歌曲似乎只是描绘了“小我之爱”,然而作品具有相当的延展性,如有人将其理解为反映人世间“大爱”的作品也未尝不可。就像作曲家王立平的代表作《大海啊故乡》一样,乌拉多恩的一度创作为刘欢的二度创作、现场受众的三度创作预设了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当下实属罕见,可遇不可求。

音乐短剧《万象回春》

此外,音乐短剧《万象回春》、音乐脱口秀《快乐气氛组》、冬奥特别设计《冰雪闪亮中国年》、原生态情景表演《土地的歌》,亦为本届春晚形式的多元化做了有益的开拓。尤其是《冰雪闪亮中国年》借助科技的手段、音乐的内容,将此“特别设计”的艺术性推向了一个令人欣喜的高度。

虎年春晚之相声小品:坚守本体 源于生活

王兴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2年的虎年春晚,共上演了七个语言类节目。这七个作品立意深、趣味浓、细节实、质量高,各具特色,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彰显了文艺工作者“创作要靠心血,表演要靠实力,形象要靠塑造,效益要靠品质,名声要靠德艺”的艺术追求。

艺术本体的坚守

虎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中有两个相声作品,分别是姜昆、戴志诚的《欢乐方言》,卢鑫、玉浩的《像不像》。两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在于结构严谨而精美,语言形象而幽默,可谓是近年来的优秀相声作品。

何为精品相声?标准不一,众说纷纭。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能让观众哈哈大笑的作品才能称为精品相声。引人发笑当然是相声应有的功效之一,但绝不能将此作为相声唯一的艺术特点。相声是一门综合性语言艺术,要在铺平垫稳、三翻四抖中,让观众会心一笑。而当下某些新创相声作品却违背了传统相声的结构框架,往往以各类段子拼凑成连珠炮式的包袱集锦、甚至仅仅是靠夸张的表情动作、乃至于“荤段子”来制造笑点。这样的创作路径虽然可能会收一时之效,但是“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是观众群体有流失之虞。“包袱集锦”式的相声,让观众缺少深入的回味。长此以往会让观众觉得相声不过如此,失去对相声的兴趣。二是演员有荒废技艺之忧。既然马马虎虎攒一个节目,就能让观众笑,那么演员还何苦练功,研究说学逗唱?由此一来,必然会将相声引向没落。

《欢乐方言》《像不像》两个节目,通过对于相声基本功的展示,在说学逗唱中,表现了相声表演技巧的丰富性,践行了前辈艺人总结的“相声表演艺术十要”,即“知词意、吐字真、发音准、气口匀、语气对、动作稳、工模拟、包袱儿存、捧逗合、风格新。”

姜昆、戴志诚《欢乐方言》

源于生活的创作

相对于其他兄弟艺术可以借助精美的服装道具、先进的光影声控来营造视听盛宴以飨观众而言,语言类节目唯有在节目内容上精耕细作,方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虎年春晚上小品节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用饱含时代气息的作品,描绘出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画卷。以独具的慧眼,关注社会热点,聚焦人民生活,体察民心所系,从身边事讲好中国故事,艺术化地从观众所熟悉的话题入手引出所要表达的预期主题。父子代沟、青年创业、老赖失信、婆媳关系、疫情防控等等这些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一幕幕情景,无不与观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观众喜爱这样贴近自己的作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演出的现场效果。

小品《还不还》

一个好的语言类节目不单单是要有积极向上的主题立意,还要在此基础上组织起“包袱”笑料,这是保证作品艺术质量的关键。虎年春晚的小品虽然源于日常,并没有停留于对生活的机械复刻,而是从细节中挖掘出了喜剧因素。以富于喜剧情趣的生活细节,巧妙地设置情节冲突,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性格,以此作为观众笑声的基点。《父与子》中父亲的固执,《还不还》中老赖的狡黠,《喜上加喜》中打造人设的作茧自缚,《发红包》中老好人式的有求必应,《休息区的故事》中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的舍小家为大家,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由典型性格塑造出典型人物,让观众觉得作品真实可信。由此产生的效果,才是“肉里噱”;观众发出的笑声,才是发自内心的笑。

寓教于乐是语言类节目的目的,而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恰能激起观众的思索。《还不还》中老沈在金钱面前迷失了本性,坑蒙拐骗,为一己私利成为老赖。《喜上加喜》中媳妇为了拍的短视频能够吸引眼球,刻意凸显婆婆的缺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红包》里的贾哥卖车也要发红包。虽然看似滑稽,但却又彰显出了诚信为本的人生理念,诠释了“人要互相支撑,互相帮助,才能走好更远的路。”

小品《喜上加喜》

春节是阖家欢乐、幸福美满的节日,虎年春晚小品在经历了情节的起承转合后,都得到了圆满的结局,有效烘托了节日氛围。《父与子》中父亲最终跨越理念的差异与儿子达成了和解,以积蓄资助儿子创业;儿子更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获得天使投资,事业迈上坦途。《休息区的故事》中夫妻双方虽历经磕磕绊绊,最终秉承着医者仁心携手共进。

虎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既让观众觉得亲切,又倍感新颖;既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引导观众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诚然,这些作品中尚有一些值得深入打磨之处,但为今后的语言类节目创作提供了一份有益借鉴。

虎年春晚之舞美:文化传承 科技革新

赵妍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编辑部总编

一家人集体围观春晚是春节最有仪式感的活动之一,这是为数不多能同时和爸妈、亲友一起欢笑一起吐槽的节目。为什么总说春晚还是老的好?本以为是小时候没见过世面,但如今重看老春晚视频仍觉得津津有味。过去的春晚舞美虽没什么高科技,但蕴含着朴实的人情味儿、浓郁的过年味儿。笔者曾感叹近年春晚舞美视觉达到前所未有的极致复杂,整体恢弘繁盛的同时又呈现某些场景的膨胀杂乱。而2022虎年春晚的舞美终于具有了一个昌盛大国应有的审美品味和技术展现,整体色调设置得清新雅致,科技与人文结合得韵味悠长,令人耳目一新。

开场《欢乐吉祥年》

春晚应该带给观众美轮美奂的视听享受和高级格调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场各方权衡、全民关注的盛会,大俗与大雅兼备的虎年春晚是献给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之创造者、传承者的一首赞歌,使镜头和人眼都能够更好地聚焦。虽然语言类节目的视觉水平还是比较跳戏,但歌舞、武术、杂技和众多创意节目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以往科技泛滥、配色花哨的迷思。今年首次推出“竖屏看春晚”,横屏、竖屏的切换,实现“跨屏”直播新样态,广大观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自主选择新鲜的观看视角,彰显春晚的年轻态和新活力。它力求展现的时代精神,对先进科技的倡导,有机结合了对历史人文精神的致敬和探索。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舞美视觉似踏水望月而来,大部分以淡雅留白处理,与舞者服装的浓郁单纯形成对比和互补,也给多媒体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性。服装造型致力于打造画卷中亦实亦虚的梦幻,款式上强调宋代崇尚的清瘦感,结合手部袖子叠搭在一起犹如山峦起伏;裙型是将襦缠绕至腰间、用其层叠感形成了山形层叠之势,呈现宋式美学的清雅境界;色彩则提取《千里江山图》中的头青与石绿,提炼使其融合到舞段之中,一抹青绿曼妙绰约,一步一染山水相连。演播大厅设置了130台4K摄像机,通过对采集视频流的实时处理制作,实现时空凝结和多维度变换;运用XR、AR虚拟视觉技术,全息扫描技术和8K裸眼3D呈现技术等,突破时空限制,为观众带来多层次的立体影像,充分满足观众的沉浸式观看体验——人在画中舞,她们自画中来,终将归至画中。

景观太极《行云流水》中三位青年武术家分别在沪渝穗三座城市的地标建筑顶层进行超高空拍摄,从陆家嘴“三件套”、重庆联合国际大厦到“小蛮腰”广州塔,在云雾缭绕中一招一式、大展拳脚,钢铁丛林顶端的云海美景,在极致运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看当代武侠大片的即视感。中华传统武术跟现代都市景观的元素碰撞,以强烈视觉感官去体现人与自然、城市三者之间的冲突与和谐。

戏曲《生生不息梨园情》

戏曲《生生不息梨园情》运用古代建筑亭台楼阁的传统美学元素进行设计,展现出传统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的历史厚重和恢弘气派的当代价值,色调也与戏曲人物的服饰古典美进行有机衔接。演播厅首次运用LED屏幕打造720度穹顶空间,巨幕穹顶设计使观众席与主舞台浑然一体。4306平方米的LED屏构成一个延展性极强的立体演播空间,富有视觉层次地突破了建筑营造环境美的空间局限。

武术短剧《乳虎啸春》

武术短剧《乳虎啸春》中具有冒险气质、不灭信仰和传承责任的小虎娃,蕴含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伟大精神。功夫小子们以人体做山势,其动作编排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灵气,用肢体的假定性表达虎娃爬山涉水历经重重困难险阻,最终勇闯三关。演员被定义为舞美主体,意味着其回归成为最核心的要素。

少儿舞蹈《星星梦》把浩瀚的宇宙星辰搬上舞台,从小朋友的视角来体现中国航天的重大发展成就,AR和多媒体融合打造了沉浸式的观演体验,小演员们的表演是在激发无限想象力的星海中完成。以稚嫩的童声呼喊出“妈妈,给我摘颗星星回来”的小女孩是航天员王亚平的女儿,星星就是她和妈妈的Wi-Fi信号,既令人动容地突出了主题立意,又打造出专属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创意舞蹈《金面》首先重磅发布了三星堆最新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青铜大面具,以考古背景表达出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的追求和对美的执着。古蜀文化服装造型既有特点又有难点,元素取材于三星堆文物、但又不能有具体朝代感。电影化的拍摄手段,通过CG设计+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创造了一场浪漫神秘、唯美动感的视觉盛宴。

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是又一大视觉亮点。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博物馆的两幅《富春山居图》在虎年春晚舞台上再次合璧,通过精湛的艺术形式传达出两岸文化一体的宗旨。节目没有拘守原画披麻皴的单色水墨,局部结合了一些国画中的“浅绛”手法,施以淡淡花青和赭石色彩。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画被拆分成250多个国画元素,结构保留古意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处理,形成一幅前所未有的三维动态空间,人行画中意境高远,历史烟云如梦似幻。服装造型以茶褐绢色为主色调,丝绸材质打造飘逸通透、超凡脱俗的质感与纹理。节目运用CG等特效手段,集诗、书、画、印等传统艺术于一体,画中跨越600多年的渔夫、樵夫、行者和读书人穿梭光阴而至观众面前。

虎年春晚告诉我们,舞美技术革新应是服务于提升审美意识的工具和载体,它大大拓展了文艺内容的想象力与可能性,而不应使内容被其绑架。人,才是优秀文化在时间长河流动中真正的传播者与继承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央广总台新闻中心记者裴斐采访参演春晚的艺术家们


签发:杨晓雪

审核:王庭戡

特约编辑:裴斐

编辑:王筱淇


  延伸阅读:

  我眼中的虎年春晚(“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23.7万+)

  我眼中的牛年春晚

  辛丑年央视春晚:春风不及春望早 春晚已报春程好

  相约春天里: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