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在“快乐阅读”中传递文化价值(桫椤)

2023-08-08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桫椤 收藏

从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嬉戏之作,到如今远拓海外、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奇观,网络文学被读者和市场拣选,成为大众文学的主力军,靠的是它“以读者为中心”的价值观。而在白话文运动中诞生的“新文学”,基于进行自我表达的审美追求,形成了“以作者为中心”的创作原则,由于忽略了读者的感受而渐渐远离了大众。纸质文学期刊和书籍发行量的大幅下滑,已经是一个持续多年、众所周知的现象。与此不同的是,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网络文学从中国通俗文学传统中发现“秘籍”,秉持“为读者创作好故事”的理念,为当代文学探索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网络文学能够吸引不同读者,自有其讲故事的独到方法,其中包括表达通俗易懂、情节富有传奇性、满足了大众的情感期待、能够带来阅读快感等。有鉴于这些表达方法和阅读体验,网络文学被大众作为消遣、娱乐的内容,用以在轻松、愉悦中打发闲余时间。网络文学也因此成为中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祥和的绝好证明,否则个体不会有如此强大的文化消费愿望和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消遣性、娱乐性成为网络文学重要的功能属性。

这一功能也体现在服务读者的方式上。一方面,与传统文学只给读者提供已完成和出版的静态文本不同,网络文学连载发表的方式决定了它是动态的、流动性的,这使读者的阅读在时间、频次、对故事情节的要求等方面产生期待;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交互性使网络文学成了融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为一体的交流空间,阅读、讨论和创作同时进行,读者和读者之间形成了趣缘社区,读者和作者之间构成了有机整体。由此带来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无形中粘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但是,对消遣娱乐功能的强调也带来负面影响,让人误以为网络文学只是廉价的一次性消费品,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文化商品,忽视了对其价值内涵的关注和要求。在消遣性目标的驱使下,网络文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通过刺激感管的描写来博人眼球,色情、凶杀、暴力、血腥等情节屡禁不绝;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宣扬封建迷信,卜卦算命、堪舆风水、御鬼驭怪等内容屡见不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正,损害了网络文学的整体形象,给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进入新时代,文学被赋予新的使命。弘扬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是网络文学共担的历史责任。网络文学步入转型提高的新阶段,重要变化之一是对属性和功能认知更加清晰和深入。事实上,将消遣娱乐看作网络文学主要社会功能是一种片面和肤浅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无论何种表达方式和文体形式的作品,都要传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完全无主题、无意义的文学书写是不存在的。文体和文类的不同,只是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同,并非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道德价值观念不同。严肃文学通过优美、庄重、严谨的艺术手法来完成对主题的表达,大众文学则以直白、轻松、自然、能够给阅读带来快感的表达实现对价值观的宣扬。因此,文化价值的生产和传播是所有文体、类型和传播形态的文学作品所共有的、根本性的职能。网络文学也不例外,消遣娱乐只是读者阅读的诉求和体验,在雅俗共赏、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才是其本体功能。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网络文学主动呼应时代需求和网络媒介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题材结构和主题方向,出现新的文化和精神气象。一是涌现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生活、彰显中国气派的现实题材精品佳作。《浩荡》《我的1979》等描绘改革开放给普通人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的新力量;《大国重工》《北斗星晨》《重卡雄风》等正面展现我国在科技和制造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沙共舞》《在阳光眷顾的大地上》生动描写中国企业人在海外打拼的历程。二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自觉行动。除了大量东方玄幻、仙侠修真和武侠小说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一些作品直接聚焦、正面表现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新廊桥梦密码》追踪中国廊桥的建筑技艺,《登堂入室》讲述制瓷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第三,国际化传播提升文化格局。目前网络文学已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领域,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不仅如此,更重要的,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模式在很多国家落地生根,培养海外本土作者60余万人,外语作品达到数十万部。作为具有原创性的大众文化形式,网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在世界范围内“同台竞技”,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的互鉴,彰显了大国形象。

当然,网络文学被全世界的读者喜欢,题材和内容只是其中之一;基于网络媒介生成的“网络性”和跨媒介传播基础上的IP改编也是关键条件。但无论哪种形式,网络文学都需要在“快乐阅读”中传递文化价值,而不是只供消遣娱乐,这是加快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于忠辉,笔名桫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作协特约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价值追求不以长短论“英雄”(桫椤)

散文集《漫游的人》:灵魂漫游在返乡的路上(桫椤)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