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曲艺杂技>正文

培高端评论人才 谱曲艺崭新篇章

2023-09-04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苏坦 袁爽 收藏

培高端评论人才谱曲艺崭新篇章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集中培训综述

开班仪式合影

“作为一名曲艺评论工作者,我们的职责不只是单纯评价作品,更是要成为艺术知音人,用心去感受、理解曲艺的魅力,要用一种开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和主动融通中外的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曲艺传播。这次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方法,希望能够为曲艺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曲艺评论的重要性。曲艺评论不仅是对曲艺艺术的系统研究和评价,更是对曲艺艺术发展的推动。”“于我而言,此次培训既有开启曲艺门之喜,又有正理论根基之意,更有与良师益友取经解惑之真谛。”这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曲艺评论人才培训”学员们写下的体会。8月11日,为期31天的“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集中培训结束,学员们满载而归,开启第二阶段的写作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历史悠久的曲艺,具有独特的魅力及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发挥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曲艺创作和演出呈现出了稳定向上的态势。然而曲艺评论较之其他舞台艺术评论相对薄弱,亟须通过加强曲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达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为新时代曲艺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曲艺之乡”,理应承担起发展曲艺评论的重任,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作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艺术理论综合研究机构,履行好曲艺评论人才培养的职能是应有之义。

“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顺利实施,体现了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艺术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是天津市艺术研究所致力于曲艺事业薪火相传、不断超越自身的专业匠心的延续,更是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才培养实践迈出新步伐、勇担新使命的见证。

一、搭建平台,高规格培养

“曲艺评论人才培训”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首个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主办。7月11日,集中培训正式开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赵华,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茁,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处干部姚珊珊,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曲协副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鲍震培,天津市评协秘书长慕珊珊,《天津日报》文化部主任韩晓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监督专家张海涛、范恩源、张卫星出席项目开班仪式。项目负责人、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所长钱玲致欢迎辞并主持开班仪式。

“曲艺评论人才培训”以提高曲艺评论人才专业素养为抓手,以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天津市艺术研究所集中力量将其打造为专业化、综合化、高层次的曲艺评论人才培训平台,邀请国内一流的曲艺音乐、曲艺创作、曲艺批评、曲艺传播、曲艺美学、曲艺史等方面共计34位专家学者授课,课程内容涉及二人转、评书、相声、天津时调、四川清音等不同曲种,教师阵容强大,课程丰富权威,观摩与研讨等活动多样,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才报名参加。

31天,来自五湖四海的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汇集天津,共赴一场求知之旅。“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面向全国从事曲艺研究、评论人员,曲艺演艺、创作人员或对曲艺相关研究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艺术人才招生,共收到来自新疆、澳门等20余省份和地区的45位学员的报名申请。项目组坚持择优录取、专业优先、兼顾地区、面向全国的原则,最终经专家组审议并报经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同意,遴选录取了25名青年学员参加培训。学员来自山东、江西、辽宁、河北、贵州、湖南、天津、广东、新疆、四川、山西、甘肃、广西、河南等14个省市区的艺术研究院(所)、高校、文化馆、曲艺家协会、曲艺表演团体,其中包括多名在读博士以及相关专业硕士,不少学员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等奖项。这充分彰显了相关人员对专业曲艺评论知识的渴求,展现出社会各界对曲艺事业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深挖,传道解惑

集中授课期间,34位国内知名的曲艺理论专家、评论专家以及编剧、表演艺术家进行了系统授课。课程包括文艺理论、曲艺艺术本体、曲艺艺术理论及文艺评论写作。

徐粤春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开班第一课”。他先带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随后为学员讲解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怎样认识中国文艺,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文艺的特点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评论工作应该怎么做,使学员增强了政治自觉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等人讲授的《史诗时代的文艺史诗问题》《新时代文艺创作态势和特征》《打开文学经典的方式——艺术素养与美学创新》等文艺理论课程提升了学员的艺术修养,为学员今后的曲艺评论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蒋慧明等人讲授的《曲艺评论的“深度”“速度”及“维度”》《怎样写好曲艺评论》《曲艺与人生——兼谈评论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曲艺批评的价值取向与学术体现》等课程提高了学员们开展曲艺评论的精神价值、阐释能力、评价能力。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钱国祯等人讲授的《曲艺作品音乐分析》《曲艺音乐的创新实践与理论认识》《曲艺音乐美学特征》《曲艺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与思考》《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研究苏州评弹》《心中有“义”作品有“魂”——我与梅花大鼓艺术人生》等课程,从曲艺本体的角度阐述曲艺评论工作者应是曲艺行家,曲艺评论应该深入到曲艺艺术层面中。同时,“曲艺评论人才培训”的课程设置还关注和研究具有前瞻性意义的理论课题,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倩的《融媒体时代网络曲艺评论的现状及进路》,提升了曲艺评论的朝气。

“曲艺评论人才培训”的理论课程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及评论者的素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涉猎,拓宽学员知识学习的深度及广度,并且从不同角度追本溯源,赓续曲艺精神、回顾新中国曲艺发展历程、诠释和拓展曲艺评论的话语体系,挖掘整理曲艺所蕴含的当代价值、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为推动曲艺面向新时代、曲艺评论紧贴曲艺本体、曲艺评论的发展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学员今后的曲艺研究提供新视野,为曲艺评论打开新思路。

第一阶段总结会合影

三、深入创演,促进精品

为了推动创作、评论与舞台实践紧密结合,拓展学员视野,使学员在实践中扎实理论知识、拓展理论思路、领悟曲艺艺术的内涵与价值,建构较为成熟、完整、系统的理论认知体系,项目组安排了丰富多样的调研与观摩活动。学员们深入谦祥益、名流茶馆、张园、中华曲苑、中国大戏院等曲艺演出场所,通过相声、快板、评书、鼓曲、时调、单弦等多样曲艺演出,感知天津作为“曲艺之乡”的文化魅力,品味曲艺作品折射出的百姓生活冷暖和人间社会百态,追踪曲艺欣赏趣味和消费方式的新变化、新热点。

中国大戏院的《沽上喜韵》、中华曲苑的《鼓曲专场》,让学员在檀板弦歌中一览天津唯一国有曲艺院团——天津市曲艺团的风采。在庆祝天津市曲艺团建团七十周年专场演出中,精彩的曲艺视听盛宴让众学员流连忘返。学员们评价道:“专场演出中的经典唱段和创新节目承前启后,既给人酣畅的欣赏感受又让人耳目一新。”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研修班惠民演出中,学员们与传承人深入交流,实现了曲艺演、评、研互动。小洋楼张园的曲艺什锦演出带领学员们感受了一场中西合璧式的沉浸互动。对多家相声茶馆的调研与观摩,让学员们深入曲艺创作演出现场,掌握了曲艺演出团体演出的第一手资料,为今后开展专业的曲艺评论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专业曲艺创演,项目组还组织学员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广东会馆。通过调研观摩,学员们进一步认识到文艺评论要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文化自信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依托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追求,在今后的曲艺评论工作中要深耕文化资源,促进文艺评论事业繁荣发展。曲艺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极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普及度。只有深入生活,曲艺工作者才能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植根人民日常生活、反映当代人民喜怒哀乐、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现代曲艺作品;只有深入曲艺创演现场,评论工作者创作的曲艺评论才能在发挥激浊扬清作用的同时,反映出人民心声,从而引导曲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塑造良好的曲艺创作业态。

四、头脑风暴,思想碰撞

为了让学员在互相交流中加强对曲艺领域的认识和思考,了解曲艺界最新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今后开展曲艺评论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培训班开展了两场专题研讨会和多个穿插于课上与课下的小型交流会,多家专业报纸与学术期刊编辑和大家一起座谈、交流。学员们就“何为曲艺评论,曲艺评论为何?”“我看现实中的曲艺评论”“曲艺评论如何选题?如何写好曲艺评论?”“曲艺评论该如何写作?”等课题各抒己见,纷纷畅谈分享自己的观点,并结合自身工作,从不同的研究方向提出曲艺评论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共谋解决之道。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赵思宇认为,曲艺评论应该是对作品、演员表演、唱腔唱词、剧目、剧本、演出、文化生态等进行全方面的评论,并不是对史料、演员、曲种的来龙去脉进行考证。曲艺评论更像是曲艺美学的评与论,特别是对于具体的剧目、作品进行评论,是由具体的剧目上升到整体,然后再由整体转变成更加深刻的理论。山东省济南文化馆王笃祥认为,曲艺评论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曲艺评论者要有独特的眼光,它不是创作的依附,或者是对创作后期的宣传,曲艺评论实际上是依托于创作来阐释自己的文化观、艺术观、世界观、人生观。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兴昀认为,历史上很多艺术体系是在演员和评论互动的过程中建立的,当二者达到契合、形成共识时,评论就能更有力地推动艺术的发展。

25名学员的艺术经历各不相同,丰富的学员背景使得大家能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带来跨界的思辨和学术的探讨。大家从不同角度审视曲艺评论,构成了多视角、多维度、多思路的学术交流。通过多次研讨,学员们分享了各自在曲艺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知识,交流了评论实践的方式,实现了思想的交流碰撞,拓展了思路,最终引发大家对于曲艺评论研究的自主思考。在研讨交流中,学员们纷纷表示,曲艺评论首先要真懂曲艺,评论不能仅“评”于作品文本表面,而要深入“论”到艺术核心,同时在评论时要倡导“批评精神”,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要敢于说真话,敢于抵制不良的评论现象,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担当起一名曲艺评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项目负责人钱玲在第一阶段总结会上致辞

“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与“曲艺表演专业研修班”学员互动交流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当代曲艺出现了很多新的业态,需要通过曲艺评论来对大众审美的思潮方向进行梳理。曲艺评论是曲艺创作的一剂良药,通过评论可以充分激发曲艺艺术隽永绵长的艺术品格,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精品力作,以好的作品涵养观众的欣赏水平,陶冶观众身心,影响并培植观众的精神气质,在寓教于乐中让观众有所得、有所益,进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收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功效。

“曲艺评论人才培训”通过31天的集中授课以及调研与实践,汇创作者和评论者于一堂,实现了“创作促评论,评论促创作”的“双促”功效,提升了学员的创新意识和使命担当,提高了学员的思考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和过硬学术素养的曲艺评论人才,促进了曲艺评论聚焦于作品的价值导向、艺术水准,推动了曲艺评论与曲艺创作的良性互动,为构筑曲艺“高峰”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与人才支撑。


延伸阅读:

曲艺自带评论属性(徐粤春)

2022年中国曲艺热点巡礼:为人民说唱 为时代讴歌(鲍震培等)

曲艺评论的四个切入点(王兴昀)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