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美术评论>正文

吴为山:以雕塑为时代立碑

2020-12-10 阅读: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吴为山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人民政协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dzb.rmzxb.com/index.aspx?date=2020-12-07&verOrder=11&banzi=10&paperType=rmzxb

 

  《人民政协报》编者的话:

  12月3日,2020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开幕式在线上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北京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作题为《扩大共识,拓展人文交流的新路径》的发言,他在发言中表示,“人类的生命本源是共同的,最终理想亦是共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以及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在对以往人类经验总结基础上的新发展,它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展望未来,吴为山认为,应当从几个方面继续加强联系,促进往来。“第一,相互办展,用经典作品增进相互了解与相互尊重;第二,举办研讨会,让思想的碰撞与交融形成共识;第三,增加学术人员之间的互访与学习;第四,开展云上交流,使之常态化;第五,待疫情稳定,在金砖五国互派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第六,对各自的文化经典进行翻译,并扩大传播。”最后,吴为山谈到,文化传播有3个“一”: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一张脸,是指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一颗心,是彼此坦诚、真挚、温厚之心。一个魂,是共同珍爱、维护世界和平之魂。只要我们大家面对面,心连心,就能情相依,脉相连,在人类共同命运的海洋里,相互依存,扶助前行!”

  这篇发言内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吴为山作品的内涵及其所传达的精神很重要。今天,我们刊发一篇不久前他在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所做的演讲,以飨读者。

吴为山

  塑时代之像,传文化之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有感于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少年轻人对那些为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有所忽略。因此,我试图以创作中国历史杰出人物系列雕塑以建立时代精神丰碑,影响未来。

  中国人生命之像,在五千年文明之火的淬炼中。无论是泥人、陶塑,或是石雕、铸铜。从伏羲、女娲“造人”至今,悠悠乾坤,漫漫史程,中国人形象的塑造存在于文化的意象中……

  造像在“舍得”间,时光流痕,尽于桑田沧海;逝去的是那俗音,恒久的是那凝定。人们多祈望由像而获得对文化更为深刻之认识,就如同我们凝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石像时,联想到希腊雅典、爱琴海的阳光……像为何者?像即像,像非像,像乃种族、时代、文化、个性之综合体。费孝通先生曾为我题“由像及神”,此中所谓神,已凌逾象外,而达自然、社会、科学、人文之本真。

  我始终信奉,中华文化之强劲的伟大——那些历史的精英、文化的巨擘,在沧海横流、浴火重生中,终以其精神而自塑成一尊尊不朽之像。

  第一,表现厚重博大的历史文化,是我创作的主题之一。如《老子》像,他虚怀若谷,满腹经纶,包罗万象,所有人都可以走进他的世界,可以读《道德经》,于是,我在雕塑里刻满了《道德经》。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泰山,《孔子》雕塑矗立于山东,他的形象与精神屹立于世界。表现孔子问道于老子的雕塑《问道》不仅立于中央党校,立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立于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还屹立于世界很多地方。

《老子》

  左丘明与孔子同一年生,同一年去世。他所著的《左传》中有很多对孔子的重要评述,它所记载的“三不朽”是立德立功立言,不重视身体形象的流传,更重视精神面貌的记录。许慎是东汉时期经学家、文字学家,他的《说文解字》对文字学有不朽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字圣”。文字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在文字的生成过程中,字的形音、结构以及形式等,都受到天象地脉的影响,因而雕塑《许慎》中的他也是一边观天,一边研究文字。望闻问切的《张仲景》,他的手势和眼神都关切着他把脉的对象。“采菊东篱见南山,悠然诗像林木间,我塑隐逸神相助,笔耕文园墨未闲。”这是我在用水墨创作《陶渊明》雕像手稿时随笔写成的诗。余秋雨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我的艺术,他说:“我与吴为山相识,是在大同。”其实那时候他并不认识我,我们也没有见过面,他是在云冈石窟看到我创作的《昙曜》雕像后,在精神境界里认识我的。作品即人,作品即人品。人的思想,人的理念,人创造的智慧,人对世界的认识一切都包含在作品当中。所以有人要去见钱钟书先生的时候,钱先生说不需要见,读我的作品就可以了。最终人之相知,贵心相知,心灵在艺术中的表达,使人们能从作品中认识人。

  我们喜欢诗歌,崇拜诗人,虽然没有见过李白、杜甫,但从他们的诗歌中渗透着的人格精神很快就能辨认出来。比如《李白》,我们既看不到他的脸,也看不到他的嘴,但是,在展览的时候,观众一眼就能认出他是李白。为什么呢?正因为大家都熟悉李白,而他的浪漫主义气质与他的精神特征合二为一。这是像与神的同构,是物质的有形与精神的无形之共通。

《举杯邀明月———诗人李白》

  再看我创作的《弘一法师》雕塑,数年来被很多人引用描写。有位作家曾发表了一篇《像》的文章,就是围绕我的这尊雕塑,他说:“任何一张照片,任何一幅画像,任何一尊雕塑,都是以像来感动人,而许许多多的像立在那里,不看名字、不了解经历、不听介绍就不知道画的是谁、表现的是谁。而《弘一法师》则令我一眼便触及心灵:这就是弘一大师!”其实人物雕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的统一。不管是唐代,还是宋代,抑或其他朝代,我们对这一时代的人物形象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是这一时代的精神在人物身上有所折射和体现。所以,当我们创作的时候,把这种精神气质表现出来就显得极其重要。比如雕塑《李白》,它体现了唐诗的风范,唐诗是“喊”出来的,从心灵迸发出来;而清代是“做”出来的。可想而知,在清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会出现像李白那样浪漫主义的诗仙。再看弘一法师的雕像,表现的是他既在红尘浪里,也在孤峰之巅。他圆寂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概括了他的一生。他的书法、绘画、音乐、戏剧,最终化入他的佛教人生,而成一尊灵魂之像。

  法国摄影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布鲁诺·巴贝,看到《弘一法师》雕像后,说艺术有三种境界:第一是生活与情感,第二是知识与美感,第三是灵魂境界。艺术所揭示的灵魂境界激荡灵魂,直抵人的心灵深处。比如《南京大屠杀组雕》给人以震撼;敦煌艺术令人在有限中追寻无限;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所表现的中华儿女在“站起来”过程中浴血奋战的波澜壮阔场面使人振奋……艺术是有灵魂的,而灵魂的境界反过来也会引领人们对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对人生之路有新追求。

  一件艺术作品能被人关注,并通过作品引起人们对艺术、对人生的思考,我觉得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所以,艺术的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人心。

  第二,展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也是我创作的主题之一。立于法国的表现旅法勤工俭学的《百年丰碑》,立于马克思故乡的《马克思》像,立于中央党校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立于古田干部学院的《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以及《延安窑洞对——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延安》《毛泽东同志在香山》等。还有为纪念渡江战役创作的《渡江战役总前委五人雕塑群像》,立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百万雄师渡大江》和《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立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人民总理周恩来》和立于中央党校的《邓小平》……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和精神,也让我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为之感动。

  第三,呈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我创作的另外一个主题。2003年获得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攀格林”奖的《睡童》,表现的是一个睡着了的孩子,展现的是一个美好的境界——“睡吧,宝贝!梦乡里有一个美妙的梦乡……此刻你在世界中酣眠,世界在你的梦乡中沉睡。”《春风》的灵感来自于我的女儿,当时她从幼儿园回来,小裙子飘起来,小脚丫翘起来,头仰着,仿佛蹁跹的蝴蝶,梦游着诗园,可爱之极。于是我抓起了一把泥,塑造了这《春风》。

《春风》

  生活的感受很重要,要抓住生活中每一个对自己有所触动的点,才能获得灵感。《希望之一———小姑娘》《希望之二——笑童》《童》《小小少年》《小辫子》《小背篓》……每一件作品都有生活的原型,每一件作品都有故事。艺术创作不是凭空臆造,要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获得生活给予的动力,才能真正表现生活,反映生活。

  第四,为世界文明互鉴作出贡献的历史文化人物,也是我创作的主题。《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利玛窦》《弗洛伊德》《顾拜旦》等等。雕塑不是蜡像,并不是做得像就行,应该是在“像”的基础上如何体现人物精神与创作思想的合二为一,进而传达出作品的内涵。

  也就是说,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包罗万象的艺术生态中,中国的美术家要找到支点,保持平衡,才能使经典艺术与当代创造有机融合,使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对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写意雕塑”的概念。

  写意,是中国美术的灵魂所在。

  中国写意艺术,源自天象地脉的造型意象,合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表现为象、气、道逐层升华而又融通合一的动态审美。它表现智慧和创作的过程,它的思想性和形式特征,皆是东方精神的形象对应。它叙述和弘扬的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民族之诗性追求。

  中国传统雕塑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写意的传统和样式,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区别于西方传统写实雕塑。与西方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不同,中国传统雕塑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偏重精神性的意象造型。

  中国写意美术依然走在发展途中,需要美术家们将其纳入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审视、考察、超越。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漫漫千年的文化史积淀着中华“写意”美学精神,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不至于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失重。

  国家、民族,不仅具有地缘意义,更具有文明传承的精神意义。文化的凝聚是强大的力量聚合,这种力量不断丰富世界、影响世界、对话于世界、屹立于世界。

  新时期的中国写意美术,向世人讲述着中国、中国人,讲述着中国艺术家的梦想。

  用雕塑讲好中国故事

  培养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在我看来,中华美学精神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和高明中和的审美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是由“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大量文艺作品构建而成的。因此,创作具有中国精神的好作品并进行有效传播是十分重要的。

  什么是中国精神?我的理解是,中国精神是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以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创新精神的表征,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是中国人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是中国人在追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夸父逐日”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于艺术创作会生发出新的生命气象。它是我们可以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恪守中华民族之本的精神支柱。一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荡艺术创作。

  传播贵在于对话、讲故事。因此,以立像、办展等是推出经典的方式。

  立像,是指立厚重博大的中国历史文化之像,立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之像,立生机勃勃的追梦时代创新之像。让面含春风的老子、孔子立于世界,让人们觉得有这样祖先的民族一定是礼仪之邦;让世界了解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使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走向了世界中心,也让世界更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中国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巨大贡献。办展,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一脉相承的作品展览,用经典作品完整地展示中华民族的美的历程,会使世界感知这个民族前进的步伐。

  这些年我做了两件事:

  一是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创作系列中华人物塑像以立时代丰碑。已创作了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近600尊塑像立于世界多个国家。这是以“人”为核心的创作,恩格斯指出文化即人化。表现人民,首先要从表现好个体的人入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通过对温良、灵敏、坚毅的中国人的塑造,我在寻找、在求索,如何表现一个伟大民族曲折而自强不息的心路历程。一个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和民族情感融为一体,才能传递温度、放射能量,体现魅力;这样所塑造的群像,是大写的“中国人”。

  二是通过国际巡展方式将艺术及思想影响世界。近年来,我的作品在世界多国进行巡展。2012年9月,“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题写“上善若水题吴为山先生雕塑展”赠送给我表示祝贺,他还手扶孔子像面对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发表演讲:“这些作品表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更是全人类的灵魂。”

  2018年9月,应巴西库里蒂巴市市长拉斐尔·格雷卡之邀,我创作的雕塑作品《孔子》矗立于巴西,这是中巴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巴文化交融的永恒印记。《孔子》永立于库里蒂巴州政府的前广场,巴西由此将该广场永久命名为“中国广场”。庄重、巍峨的孔子铜像立于“中国广场”,形成巨大的中国文化气场,和善、仁慈、智慧的孔子以中国广场为杏坛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的故事。

  2017年12月,我的雕塑作品《问道》立于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同年12月,《灵魂之门——塔拉斯·舍甫琴科与杜甫对话》也在乌克兰基辅国立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落成……文明互鉴、文化相连,艺术为文化搭建了一个对话的平台。

  《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于2012年立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威尼斯宫)和201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研究院。佛罗伦萨艺术研究院由米开朗基罗创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雕塑与米开朗基罗雕像立在一起,形成了齐白石、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并驾齐驱的画面,意味着东西方艺术的交融交互。

《超越时空的对话———齐白石对话达·芬奇》

  2020年1月17日,时值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大型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意大利艺术巨匠达·芬奇与中国画家齐白石》落户于意大利芬奇市,该作品阐释了不同文明的互补是人类社会发展平衡的条件,这也是该作品第三次受到意大利重要艺术机构的邀请,在意大利永久扎根,成为意大利国家公共文化的财富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进一步加强了中意两国间的尊重与友谊。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题群雕》立足于历史,展现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时候的苦难和悲壮。创作完雕像,我写下了20多首诗歌,印刻在雕塑之上。其中有一首更表达了我的心情:“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10多年过去了,每年国家公祭日,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到纪念馆祭扫,它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居安思危,汲取奋勇前行的力量。

  为时代立碑,为人民塑像,最重要的是要用我们的真情、真心和真功夫、真艺术来讲好中国故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吴为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吴为山:以国家主题创作展览和收藏促进美术事业繁荣

  吴为山谈中国美术发展:创新,意在铸魂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艺术呈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