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新疆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新时代的新疆故事也焕发出多姿多彩的崭新篇章。如果说《我的阿勒泰》讲述的是在田园牧歌中寻找美的散文,那么《红石榴餐厅》讲述的就是在烟火日常里守护善与传递爱的故事。
“如果你正经历困难,请停一停,吃一份免费的阿依夏抓饭吧。”悬挂在“红石榴餐厅”门口、摆放在餐厅内专属餐桌上的这则告示牌,是电视剧人物结构的起点,是矛盾冲突的关键,是它叙事表意的基石。
红石榴餐厅不仅是明亮成长的摇篮,是养母阿依夏和明亮相依为命的家,也是一座温暖的港湾。它用一份免费的阿依夏抓饭,牵住了曾经陷于困顿的木拉提,他从一餐饭的食客锻炼成红石榴的大厨;它用一份免费阿依夏抓饭,接纳了巴雅尔的勤快,让她自强独立有了扎根的地方。在红石榴餐厅的前史故事中,一份阿依夏免费抓饭,以扶危济困的善意,不仅构建起长辈们的关系谱系,也铺垫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子一辈明亮、安卡尔、古丽娜尔和胡月的发小关系。
《红石榴餐厅》的剧情发生在2025年,是一部现实感极强的作品。这种现实感不是作为一般情境或者背景标签在起作用,而是真切地体现为目下众多小微餐饮企业面对的经营压力,红石榴餐厅也不能置身事外,也面临着能否经营下去,是否还要经营下去的抉择。
面对这个问题,阿依夏想到的是盘出店面,成就养子明亮的绘画留学梦。明亮的抉择是留下来,成为红石榴餐厅的守护者,因为他无法舍弃身患重病的养母,他不忍看到骄傲的大厨木拉提爸爸不得不到星级酒店成为帮厨,他不忍看到自尊心极强的巴雅尔妈妈变成别家餐厅的保洁员。在红石榴餐厅需要同舟共济渡难关的时刻,是曾经滋养和哺育了他成长的善良,激励着他成为再兴家园的主心骨。
现实的困境不是仅凭愿望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安卡尔开发一两道菜肴新品所能攻克的。在这个当口,“阿依夏免费抓饭”的吸引力再次发挥了作用。美食评论家安东选择在红石榴餐厅放手一搏,正是被这家餐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旧坚守的那份朴实与善意所吸引。才以善归,因善纳才,安东的加持,不仅是红石榴餐厅的重要转机,也为阿依夏免费抓饭的内涵注入了不同于当年接纳木拉提和巴雅尔的新内涵。
人间烟火里不免有善恶。《红石榴餐厅》在褒扬善良美好的同时,还抨击了“红·石榴餐厅”(山寨版“红石榴餐厅”)及其主理人方涛道貌岸然的虚伪和膨胀的私欲。这里的善恶矛盾不是通过宿命化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命论得以解决,而是借助明亮及餐厅众人坚定地诉诸法律手段而成功化解。在《红石榴餐厅》的故事里,今天的善良是有力量的。
剧集的主线其实是一个游子归来的故事,讲述的是美术生明亮从北京回到乌鲁木齐的经历。在剧情推进中,这个游子归来的故事逐渐呈现出了多重意义。在红石榴餐厅经营层面,明亮以百善孝为先的伦理观,为养母和守护他成长的长辈们撑起了踏实的晚年,不只是简单地继承,还有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发展。在绘画美学的追求方面,在捕捉绘画灵性的思考里,通过红石榴餐厅经营过程所涉及的食材采购、接洽走访、聚朋会友,他在生活的波折中发现了日常的灵动与美,展现在餐厅中排开的画作上,有母亲的安详、老马的笑颜和古丽娜尔的纯净。在重振红石榴餐厅的历程中,明亮见闻与经历了大巴扎的繁荣、蓑羽鹤与小棕熊的放飞与成长、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的雄壮、艾德莱斯丝绸的生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完成的喜讯,从而见识了这么一群守护与建设现代化美丽新疆的优秀奋斗者们。
《红石榴餐厅》的故事是阿依夏与明亮交接班的故事,也是善良美好代代传承的故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更是团结奋进共创新疆美好未来的新时代故事。
(作者:赵彤,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