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影评论>正文

中国电影的人民情怀(胡智锋)

2022-07-21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智锋 收藏

中国共产党提出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这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中国文艺发展的道路;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中国文艺前进的方向;如同一座丰碑,永久地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精神记忆之中。作为中国文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电影也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塑造着生动多彩的中国人民形象,走出了一条从自醒到自立,从自创到自强的电影发展之路。

初创与萌芽

早在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关注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在极其困难的局面下成立了党的电影领导小组,为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在党的领导下,于1938年成立的延安电影团,在解放区正式翻开了人民电影的崭新一页。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迅速建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人民电影的早期创作。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如同惊雷,令早期的电影人觉醒,对人民电影扎根中国大地,塑造富于时代性的人民形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使命有了清醒认知,并在银幕上塑造出受难者和进步者的人民形象:从《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神女》《渔光曲》《春蚕》《马路天使》等作品中我们看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那些苦难的中国人民形象,这是对那个悲惨年代愤怒的控诉;我们也看到在《塞上风云》《十字街头》《中华儿女》等影片中所塑造出的那些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青年不屈抗争的进步形象;而从延安电影团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所推出的一批纪录片、故事片、动画片,尽管数量不多,但塑造的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工农兵形象成了醒目的银幕景观。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自觉配合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高举“为工农兵服务”的鲜明旗帜,以延安电影团、东北电影制片厂等为代表的党领导的电影体制初步构建起来,体现出人民电影的方向道路、理念方法的觉醒。

建设与布局

新中国成立,为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与社会保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思想指导下,新中国的人民电影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这一时期银幕上展现出解放的与革命的中国人民形象:《桥》《风暴》中的工人形象,《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农民形象,《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上甘岭》《英雄儿女》中的军人形象,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那些曾经受压迫、受剥削、受欺凌的人们翻身做主人的豪情。同时,那些在历次革命运动中,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先驱者形象,如《董存瑞》《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烈火中永生》等片中出现的革命英雄形象,又如《甲午风云》《林则徐》等片中出现的历史英雄形象,再如《早春二月》《青春之歌》《聂耳》等片中出现的革命知识青年形象,成为令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红色记忆。

这一时期在中央电影局的统一组织、统筹和推动下,新中国的人民电影事业建立了完整的生产制作与传播体系:一方面配合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中心任务谋篇布局;另一方面以“八大电影制片厂”为主干,从电影艺术的题材、类型、品种,到创作、发行、放映,都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体系框架。从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到民族片、戏曲片、动画片、儿童片、美术片、纪录片、科教片等多种类型电影的全方位推出,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美学精神得以确立并得到充分呈现。

探索与创新

改革开放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性机遇。从20世纪80年代多样化转向,到九十年代市场化转型,再到新世纪初的产业化转折,中国电影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在八十年代的银幕上更多是沉思的与开放的人民形象:不论是《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还是《黄土地》《红高粱》,或对现实困苦反思,或向更深广的历史文化寻根,那些历经磨难的沉思者形象,如雕塑般镌刻在银幕上。而体现这一时期开放气象的当属《青春万岁》《摇滚青年》等作品中敢于打破陈规、追求自由的青年形象。此外,《沙鸥》《城南旧事》《人生》《人到中年》等优秀影片中对丰富人性的阐释呈现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时期,我们打开国门,在与世界各国的电影交流中,摒弃了以往单一的创作理念,转向对多样化的艺术理念、方法进行探索。

进入九十年代,电影银幕上最突出的形象是那些感人的英雄模范形象:《站直啰别趴下》《秋菊打官司》《过年》等影片挖掘出了老百姓内心深处执着、坚韧、进取的品格与品性;而《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影片,则挖掘出了那些在人民心目中高大的英雄身上更加平凡、质朴与本真的品质与品格,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银幕形象更具感染力与可信度。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开始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着市场化体制转型,民营资本等的进入使国有电影制片体制向着多元市场化体制转型,与之相应的是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理念的倡导与践行。

进入新世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银幕形象是那些普通人形象和古装形象,在贺岁片和文艺片中呈现的来自都市和乡村的普通人形象,或谐趣、或内敛、或清新,都把大时代都市与乡村的变迁予以生动表现。而那些快速拉动票房的商业大片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所塑造的奇观化的古装形象,不仅在国内,也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加入WTO为中国电影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既为中国电影打开了全球化视野,也为构建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双轮驱动”的新的电影生产与传播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传承与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人在银幕上塑造了光彩照人的、主流的与传奇的人民形象:在《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中国医生》《守岛人》《长津湖》等影片中,推出了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英雄形象;而在《少年的你》《我不是药神》《送你一朵小红花》《你好,李焕英》《穿过寒冬拥抱你》等影片当中,则推出了一批有温度、有锐度、有力度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普通人形象,这些都构筑起新时代银幕靓丽的风景。进入新时代,以国家电影局的组建为标志,新时代的电影管理在更为宏大的宣传文化体系中得到加强和凸显,电影艺术生产与传播从创作规划、制作体系、产业链条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传达与体现。

百年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赓续传统,不断前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电影人在中国电影不同的时期塑造了丰富饱满且经典的中国人民形象,为我们留下了隽永、深刻、永载史册的生动影像。面向未来,中国电影理当一如既往地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旗帜,在中国特色电影发展之路上不断传承创新,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电影艺术作品,努力打造中国电影与中国文艺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作者:胡智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胡智锋专页

文娱明星应当如何对待商业广告代言(胡智锋)

现实主义力作温暖现实(胡智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