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学术综述>正文

王硕:大众文化时代的美学——第二十届世界美学大会综述

2017-04-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第二十届世界美学大会于2016年7月24日至29日在韩国首尔大学举行。作为人文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国际性学术盛会,自1931年首次举办至今,世界美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esthetics)已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会每三年举办一届,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碰撞中,不断进步与发展。随着跨文化研究与东西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间的多元转向致使学者将目光投向东方。继2001年东京、2010年北京作为主办方后,时隔六年,本届世界美学大会第三次于亚洲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美学与大众文化”(Aesthetics and Mass Culture),遵照大会安排,学者围绕十个议题进行发言:一、大众文化时代中的艺术理论;二、新媒体、设计与美学;三、身体美学与运动美学;四、美学历史的反思;五、艺术的价值:认知、道德与政治;六、科学视野下的美学;七、想象与情感;八、环境与生态美学;九、个体艺术流派的美学与理论;十、亚洲传统中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本文将选取其中的重要观点进行综述。

  一、 大众文化时代的美学与艺术理论

  自16世纪开始,对艺术作品的情感表现及相关的哲学、心理学分析屡见不鲜。当今,艺术作品的情感唤起普遍出现于电影、漫画等大众艺术中,其多元价值观对观众的道德体系已然成为一种挑战。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著名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教授(Noël Carroll)对大众文化时代中,艺术作品的情感投入作出发言。他认为,在商业市场的驱使之下,充斥着强烈负面情绪的暴力电影及黑色喜剧被大量生产,卡罗尔教授对电影虚构场景的情感唤起及其真实性提出质疑。

  随后,巴黎第十大学艾利·迪兰教授(Elie During)展开关于思辨美学的讨论,正呼应卡罗尔教授提到的虚拟情感唤起。迪兰指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思辨实在论(speculative realism)从认识主体间的关系和以物质为导向的本体论角度,联系社会、网络、虚拟文化等话题,对人类世(Anthropocene)、气候变化及末日场景进行构想。哲学中的思辨实在论即是“浮动时间”(floating time),通过对客体的同时性形式化描述,为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关联提供一种持续状态。在当今对远古时代陆地生命及宇宙空间的科学探索中,其数码影像制作的高频算法设计、数字形态、生殖构造等,都趋向于塑造一种虚拟的感官系统(sensorium)。一方面,这种虚拟感官系统所带动的审美关注将越来越趋向于非人类,如动物、外星人等;另一方面,该审美关注的转向也越来越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科技与媒体的发展,使多维时空的转换产生可能,然而,现代人对数码媒体的过量使用,致使无中介的图像被生产出来,导致主体情感体验的相对分散。

  首尔大学伍炳南教授(Oh Byung-nam)从表演观念下的艺术再定义的角度,探讨艺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和创作活动两个方面。通过借鉴表演观念中的动态身体理论作为分析轨迹,以身体作为媒介,分析和还原艺术的真实性质。伍教授以舞台表演举例,表演者通过身体姿势展现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是对艺术与生活的现实化体验。由此,伍教授借用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进一步说明:身体能够成为对动态姿势表达的传输媒介,作为情感的前理性体验和传播轨迹而出现。人类感知从有机体的一处向另一处移动或发生转向,其周遭环境也随之协调,该过程取决于有机体的创造性意图。感知与动态行为协调环境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整体,可被视为颇具原始性的创造行为,这种创造性的艺术表演活动即为人体的自觉行动。对于主观的审美感知活动和客观的艺术创作活动,相关的艺评与作品阐释不应局限于简单的连接两者,而需在对其具体化整合与动态性的传递过程中去寻找诠释的方法。换言之,这正是以生命体验的角度诠释艺术的一种方式。

  圣母大学的维托利奥·贺斯勒教授(Vittorio Hösle)分析艺术作品的阐释与艺术家意图之间的关系。在意图主义阐释学框架之下,贺斯勒教授以具体艺术作品为例,简述其相关的艺术批评和阐释方法,分析艺术作品的表达形式同人类的情感表达、动作表达及非艺术性的语言表达之间的区别。阐释学作为理解艺术家精神性表达与意向性行为的一个学科,以重构和阐释作品为首要任务,对抗理性的反意图主义。贺斯勒教授进一步说明,批评家的阐释行为与艺术家的创作表达是相互协同、相互关联的,其阐释必须指向艺术家的意图。

  二、 认知科学与大众文化

  在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中能够发现,指导我们前庭神经反应的镜像神经元能够对艺术本体感受实施刺激和唤醒。三名来自美国的学者就此对当代艺术中非视觉因素的主题进行发言。她们分别是来自美国天普大学的苏珊·费金教授(Susan Feagin)、休斯顿大学的辛西娅·安妮·弗里兰教授(Cynthia Anne Freeland)、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的玛丽·魏斯曼教授(Mary Wiseman)。弗里兰教授从味觉角度出发,分析电影欣赏中的感官反应。味觉能够引起大脑神经的多情态唤醒,以此投射影片中出现的视觉刺激。费金教授以嗅觉角度,探讨观者对舞台表演中的嗅觉反应及其他的身体性体验。她以综合舞台剧《麦克白》为例,分析该剧如何调动观众的味觉、听觉等身体体验,以唤醒观者对剧中角色的感同身受。以上两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将非视觉感受作为一种投入性的“在场”审美体验。魏斯曼教授通过对戏剧表演中出现的动势和触觉的分析,给予审美体验一种全新的解释。魏斯曼教授认为,触觉与视觉、听觉相比,更加直接,是观众的主观回应。更重要的是,观众对于表演者的动势关注能够刺激人脑的镜像神经元,好比亲身参与一场音乐会和播放音乐光碟,这两种审美体验对比鲜明。再者,动态感官和触觉体验具有即时性,恰好同当下盛行的可触式虚拟现实科技形成一种互文关系。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马克·罗林斯教授(Mark Rollins)从认知科学的角度,以大众文化与风格的更迭为主题做报告。罗林斯认为,在大众文化中,由风格改变所引起的传递方式是非线性的,极易引起动态资源的无从分配与控制。罗林斯教授对丹托“迷人的科技与批评的未来”一文中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认为,科技发展致使媒体的覆盖面无限制扩大,语言的欲望及普遍信仰并不会被其全盘摧毁。再者,科学与艺术的历史文本中都存在着少许内部约束,一些前后矛盾的公式化观点很难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分析艺术风格的更迭可以通过博弈论去书写,而非从进化论的角度出发。最后,罗林斯对现代机器化生产之下的观念与风格频繁的推陈出新提出质疑:风格的改变致使协作和竞争犹如策略性行动,仅是一场超历史的科学或艺术游戏。

  在随后进行的第二十场圆桌会议讨论中,几位学者从比较和认知的角度对艺术中的美学与伦理价值展开分析。来自艾尔弗尼亚大学的石奉来教授(Seok Bongrae)分析欣赏者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并从脑神经的认知角度,对非模组认知过程的配置,及其生成的激动或喜悦等心理感知进行周密的分析。陶森大学的崔多斌教授(Choi Dobin)从两种关于趣味的哲学态度出发,分析孟子和休谟的美学及伦理价值判断。休谟在趣味的多样性中寻求标准;孟子从自然当中汲取相应的宇宙观作为道德和美学的评价标准。两种思想横跨心智能力与身体感受,分别从个体和宇宙的维度进行趣味衡量。

  三、新媒体艺术与大众文化

  来自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约斯·德·穆尔教授(Jos de Mul)、大邱神学院的李俊教授(Lee Zune)及京都大学的吉岗宏志(Hiroshi Yoshioka)等三位教授,就新媒体艺术中出现的美学转变这一主题进行发言。吉岗宏志教授认为,近年来,数码科技、云计算、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在全球已然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人们在欣赏亚洲的新媒体作品时,毋需再倾注老套的东方主义思维模式,可通过现有科技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再思考。穆尔教授就对新媒体发展表达了来自西方世界的看法。长时间以来,出于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人工智能开发及虚拟克隆机器人的研究曾作为一个不断被抨击的道德禁区。因此,当今新媒体传播广泛影响之下的艺术与科学,其美学和道德层面是亟待解构的。李俊教授对科技影响之下的机械化、模型化艺术创作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机器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数码媒介能够代替艺术家进行智能创作,其产物甚至可以进行自我的再加工,由此生产出一批全新的图像或物体。李俊教授以具体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为例进行解读,探讨人类与机器在数码时代的新型关系。

  四位来自韩国弘毅大学的教授进行了“以剧场化(theatricality)作为媒介”的主题讨论。如今,多数剧场以新媒体科技为媒介,配合音效、灯光及演员的动态表演,构成一种全新的虚拟剧场效果,游离于舞台之外的另一种真实就此产生。多样性的剧场化构建,融合新媒体科技将视觉的真实性或虚幻性不断加以提升。在这一组的发言中,四位教授从塞缪尔·韦伯的文化批评角度就新型科技中的剧场体验展开探讨。林恩我教授(Lim Eunje)以“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的发言,介绍剧场化的理论背景及其谱系学研究方法。成介燕教授(Song Kahyun)和尹永奎教授(Yoon Youngkyu),分别以“屏幕中的舞台,以屏幕作为舞台”及“舞台展现、艺术与媒体”为题的发言。玄智妍教授(Hyun Jiyeon)通过对剧场化的反思重新检验新媒体的真实性。剧场化实践通过一定的扩展延伸至艺术之外,扩散于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透过新媒体去感知和体验真实。然而,新媒体时代所展示的虚拟现实与暴力恐怖,抑或成为一种灾难。

  四、全球化与大众文化

  全球化现象在世界范围的弥漫与扩散,不仅作用于经济与科技,也作用于人类与文化的关系、个体身份的重塑等方面。多位学者从理论的多样性及个案研究等方面,就东西文化间的对话及全球化作用下的审美经验进行了探讨。该主题针对当代视觉艺术、文学创作及商品艺术等方面,讨论东西方跨文化境遇中的文化复兴。爱尔兰大学的杰拉尔德·西普里亚尼教授(Gerald Cipriani)分析当今所经历的“此时此地非正式体系”,并对全球化的审美经验中出现的道德伦理与存在的内涵进行阐释。东京大学的小田部胤久教授(Tanehisa Otabe)以明治时代的哲学家、文学家竹西宽子的人生审美化思想为例,探究立足于本国情景化的审美人生观,以及在西方语境下重构艺术自主性的过程。台南大学的邓韦秀教授(Tung Weihsiu)以本土集体主义的艺术与文化为例,剖析政治调停之后的台湾文化发展,并对与全球化趋势进行对抗的台湾文化产业做解读。随后,来自中山大学的余长赤(Yu Changchi)分析了网络时代中的联机游戏和虚拟现实体验。

  来自斯洛文尼亚文理科学院哲学所的著名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教授(Aleš Erjavec)、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蒂鲁斯·米勒教授(Tyrus Miller)、北京大学的彭锋教授、塞尔维亚大学米奥德拉格·斯托科维奇教授(Miodrag Suvakovic)围绕“精英文化与大众艺术”该主题分别发言。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到来,大众生活中的重要改变逐步发生,与精英文化和大众艺术的相调和的大众文化,正处于变革与转向的进程当中。艾尔雅维茨教授探讨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与文化及其相关性与差异,并分析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美学意义与转变。米勒教授的发言则集中于对音乐剧的分析。米勒指出,在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下,音乐剧与流行音乐和精英音乐之间有一种微妙的辩证关系。音乐剧曾作为高雅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代逐渐走向工业化生产,并受到商品社会的冲击。

  在本体论中,大众艺术与流行艺术的区别和界限常常被混淆与忽略,两者被任意地同精英艺术互为对照。从科林伍德、阿多诺到格林伯格,大众艺术在几位学者的文化批评中被阐释为一种娱乐或文化产业,甚至走向了媚俗。彭锋教授的发言涉及大众文化与精英艺术,以及现代艺术和先锋派艺术。彭锋教授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艺术的本体论差异需得到重视,大众文化不应被当作精英艺术的对立面来看待。如今科技带动之下,大众艺术逐步发生变化,成为当代社会中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另外,精英文化和流行文化两者之间根深蒂固的差异及大众对此的偏见态度也在渐渐消退。

  斯托科维奇教授以大众艺术从法国革命至今的发生为题,探讨大众文化现象的观念转化过程。他认为,大众文化与艺术的首要特征是同时代氛围及政治生活相关联。经过一系列颇具革命性的艺术实践,大众文化融汇精英文化的语言特点,在民主思维中寻找到契合;大众文化与艺术的第二个特征是作为极权政体中的文艺基础,如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德国纳粹主义、苏联斯大林主义等;大众文化的第三个特征是协同市场化路径。随后,斯托科维奇教授以国际性的大众文化产业与艺术展览作为例证进行说明。

  五、环境美学与大众文化

  马凯特大学教授、前国际美学协会主席柯提斯·卡特(Curtis L. Carter),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国际美学协会主席高建平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锋教授,纽约城市学院研究生院卡罗尔教授,对大众艺术与文化、城市生活美学的主题展开发言。

  首先,卡罗尔在他的著作《大众艺术的哲学》中曾经介绍到,在机械化生产和科技的介入之后,大众艺术崭露头角。日常审美经验协同当代城市生活,经历着种种智能化的转变。由于城市结构与建筑的改变,大众对城市环境的审美追求越发多样化。由此可见,未来城市生活对于当代的美学转型有着显著的影响。其次,卡特教授在他的发言中表达对大众艺术所关联的城市生活美学及多样性建构的思考。

  在该主题发言中,高建平教授介绍了中国网络在线文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数据化分析。网络在线文学在近十年间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文学性印刷书籍,作为一种势不可挡的主流文学而出现。与此同时,高雅文学与大众文学在网络的冲击之下也演变为新的转向。购买和阅读网络在线文学的读者不再是一些年轻的亚文化群体,更高层次的精英阶级读者群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的网络在线文学代表了文学的未来新走向,也吸引了文艺批评界的目光。彭锋教授对智能手机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众影响进行报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在中国已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有活力的生活方式,以其便捷性模糊了草根阶级与精英阶级之间的鸿沟,也打破了传统定义下的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智能手机不仅可以满足查找信息、网上购物、沟通亲友等日常需求,也能实现在线观看艺术作品和欣赏展览等构想。由此,彭锋教授对新常态下的美学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虚拟与真实的差异将会随着数字媒体的可行性与复制技术的发展逐步减小。

  六、当代文化与日常审美化

  在科技的推陈出新和信息化设施的完善之下,普通民众的审美态度越来越开放。借用多样的传播媒介能够随时随地将图片、影像视频、舞蹈、诗歌等作品发布至网络等公共平台上,由此实现传播与展览的可能。当然,这种现象同当代文化环境和新媒体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巴黎第八大学大久保三木教授(Okubo Miki)介绍到,日本的自媒体自1996年开始出现于日本漫画、动画和游戏中。许多日本年轻的游戏爱好者对其中的计算机模拟虚幻场景和服饰搭配进行模仿,并上传于网络媒介,形成了一条关于游戏衍生品的产业链。这种文化潮流,致使旧有的市场体制和文化创意产业被颠覆。随后,两名学者就新媒体和其他新兴艺术产业中艺术爱好者的参与及关联性展开讨论,并从审美态度和体验的角度出发,对当代大众文化环境中出现的交互艺术及新媒体在未来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来自京都大学的吉岗宏志教授(Hiroshi Yoshioka)介绍了日本大众文化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意产业链。来自三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叶孝祯教授(Seo Hyojeong)以大众文化中的艺术传播为题,对韩国的新媒体产业进行分析。

  日常审美化作为当代生活中占据相当大比例的美学话题,联系哲学、美学及非艺术等其他领域,在美学学科中逐步发展。本次大会中,来自西班牙、芬兰、法国等地的五名研究者就此论题进行探讨,内容涉及居住房间和建筑中的人工制品、城市和村落的公共空间、自然与人工环境、人类自身外观及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该议题探讨日常审美化碰撞下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美学体验等社会性问题。来自西班牙马拉加大学的费尔南德兹·戈麦斯教授(Ferandez Gomez)从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角度联系东亚哲学,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经验作出分析。戈麦斯教授提出,当今的生活节奏将遥不可及的艺术作品同大众的平凡生活相互关联,审美体验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类生活节奏中一个重要的缩影。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阿托·哈帕拉教授(Arto Haapala)从海德格尔对“此在”的分析入手,对日常生活与日常审美的构想进行发言。哈帕拉教授指出,长期以来,美学家们执迷于非明显和非常态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日常审美体验。桑娜·莱赫蒂宁教授(Sanna Lehtinen)从环境美学角度,对城市环境的未来进行思考。城市化的美学理论持续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贯穿于我们居住的建筑、房屋与自然当中。日常环境的改变使传统的感官体验难以满足人类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因此,在人类和生存有机体的空间关系中,期待着一种更具有功能性的日常体验。韩国外国语大学的依夫·米勒教授(Yves Millet)选取了一个十分精妙的角度,透过静物绘画中的一些常被忽略的、司空见惯的细节,追溯当时的日常生活美学,及人类对环境和生活的认知。米勒教授首先选取了拉丁语系中的几个形容日常生活的词汇,如“琐碎的”、“不庄重的”、“世俗的”、“平凡的”,在艺术领域,这些形容词表明了一种与主体所有相关的谦逊或崇高态度。从文学中的特洛伊木马,到马奈作品中出现的水果或裸女,米勒教授通过例证和文学片段分析当时的城市与日常生活。米勒指出,一些对世俗生活图像的描绘和静物等细节,可在摄影作品和电影等大众艺术中被欣赏。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卡勒·普拉卡教授(Kalle Puolakka)就哈帕拉教授在前文所提出的日常审美体验与熟悉度(familiarity)的观点进行发问。普拉卡教授认为以熟悉程度作为审美体验的标准,极易导致人们对日常细节的关注力下降。这种熟悉度可理解为对作品体验的一种惰性,因此,以熟悉度作为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是十分值得怀疑的。普拉卡教授提出,熟悉度作为体验的强度,只能被当作一种体验的条件而出现。再者,对一种日常物件或作品的过度熟悉,极易致使艺术欣赏转化为机械性的领会,由此无法进入纯粹的审美欣赏当中。

  七、结语

  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众文化成为突出的当代文化现象之一。全球化以压倒性的媒体流通趋势带动了信息的扩散与传播,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和艺术活动中也萌发了较多新的美学与哲学问题。本届世界美学大会以“美学与大众文化”为主题,对美学和艺术的生活实践、认知科学、新媒体艺术、环境美学、日常生活等多个美学以外的领域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当我们在对大众文化下的艺术进行思考之时,不仅需要植入对当今社会的宏观理性态度,也应该面对那些微妙的、不断变幻着的新问题。正如高建平教授在开幕辞中谈到,美学不应是哲学的附属物,从哲学体系推演而来,而应该面对现实的艺术与生活问题,将之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研究。

  *王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韩宵宵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12期 总第15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