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寻绎演化:碑帖融合的流变与当代书法评论(杨晨)

2023-05-3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杨晨 收藏

【内容摘要】 碑帖融合论一直受到晚清民国“碑学”理论的影响,20世纪初期,随着书法新材料的出现,碑帖之辨不断被扬弃,碑帖融合观念在回归墨迹到刀笔相参的探讨中得到发展。然而,其理论化的完成又受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理论的影响而发生断裂。当下,碑帖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已成为书坛发展的契机,发掘碑帖融合新义,构建其独立的研究领域,将有助于当代书法评论的深入发展。同时,对碑帖融合的创新是一条无止境的探索之路,亟需当代书法评论的引领,以呼应新时代笔墨艺术的需求,从而赋予其新的使命与意义。

【关 键 词】 碑帖融合 当代书法评论 碑帖之辨 书法新材料 返本开新

碑帖融合是当代书法创作的重要表达方式,意指将碑派技法与帖派技法相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而如何融合以及碑、帖的占比多少会直接影响其外在风貌,形成偏帖亦或偏碑的现象,则是我们关注的研究课题。碑帖融合论出现于清代碑派高潮之后,因“碑学”理论发展而被遮蔽,在技法和审美上尚有诸多可以深挖的领域,如今,因书迹视野极其宽阔,碑帖融合遂成为当代书坛发展的契机。当下,我们讨论书法创作精神时,既离不开传统书法本质,又应凸显主体自觉精神的参悟与渗透,碑帖融合自身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之中和美的核心精神,是链接古今范本的重要观念和方法,对其展开理论、审美和实践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找到古典与时代相结合的书法创新之路。与此同时,碑帖融合的理论研究尚未完备,加强对其内涵的挖掘和形式的开拓,对当代书法评论体系的构建也有着重要作用,亦有助于加强当代书法评论的学理性建设,更好地发挥当代书法评论的时代引领作用。

一、本义与演化:碑帖关系的历史流变

碑、帖是书迹得以流传的两种重要形式,其语义及表现形式在历史上不断发生变化。依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研究,碑的发展史经历实用碑时期和刻字碑时期,二者交替于西汉晚期,实物有《麃孝禹碑》(公元前26年),而汉碑盛于东汉末期。最初的帖,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释为:“帛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标题。今人所谓笺也。”帖的后起之义与钟王一脉法书的复制方式有关。启功认为帖“是把著名的书迹摹刻流传的一种复制品”,广义上包括墨迹和刻帖,后因六朝名家墨迹难得一见,在狭义上被用来指刻帖,而用墨迹来指真迹、响搨、临、摹等书迹。可以说,碑学与帖学分属两种风格和两个系统,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刻帖风靡,良莠不齐,多有失真而备受质疑,随着“碑学”理论兴起而加剧了碑、帖概念的割裂和人为的区别。

(一)交替模式下的碑帖关系

明代中后期,已有“妩媚”与“遒劲”相结合的碑帖融合之端倪。至清代,一方面书法审美依然以帖学为主流,对赵、董的追慕使书风陷入“馆阁体”之境;另一方面随着考据学兴盛,访碑著录、考释研究等活动为书家提供了新的取法对象,碑派书法得以扎根,扬州八怪中的高凤翰、高翔、金农、汪士慎等人即从不同方向对碑帖融合作了尝试与探索。特别是经阮元、包世臣等人对“碑学”观念的大力推崇,使清代“碑学”理论得以确立;再至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极力鼓吹崇碑抑帖、尊魏卑唐之观念,使“碑学”理论与“帖学”传统对峙。总之,源于“刻帖屡翻问题”而产生的“尊碑抑帖”价值观被清代“碑学”建构者不断放大:他们不仅鄙夷刻帖,还使碑刻的审美价值逐渐高于魏晋以来传统行草的审美价值,至此,碑帖关系有了巨大的高低之别。值得注意的是,道光年间何绍基的“魏行”与赵之谦的“碑行”即已创造碑帖结合典型,但因理论多散见于碑帖跋文和诗歌中而不成体系;清代“碑学”理论践行者表现出观念上碑派、实践中帖派的不顺畅相融,呈现出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现象。杨守敬曾指出:“集帖之与碑碣,合者两美,离者两伤”,但这一时期的碑帖融合仍被清代“碑学”理论所遮蔽。至“碑学”热潮逐渐褪祛的20世纪中期,碑帖融合才迎来真正的觉醒。总体来看,碑帖关系从广义到狭义、从明中期到晚清民国,经历了多次摆荡,或隐或显、互为交替,哪一方都未成为最终的定式。

……


作者:杨晨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总第91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