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论中国油画的审美品格与当代性特征——从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谈起(冯民生)

2020-11-2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冯民生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油画在发展中不断注入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始终与社会现实同频共振,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视觉展现,不但形成了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的多样化风格面貌,而且在表现中始终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绘画性的拓展,并在中国化的审美品格和风格实践中,从民族艺术和西方优秀艺术中兼收并蓄,不断拓展油画的本体语言,体现出当代性特征。

  关 键 词:中国油画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 审美品格 中国化 绘画性

《格桑花开》 陆庆龙 油画

  中国油画尽管经历了移植、学习、自主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但始终坚持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依照自身的规律兼容并包,自主发展,使中国油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类。中国油画当今所呈现出的总体风格面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在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陶铸下,不断吸收西方优秀艺术因素而逐渐形成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就是中国油画在长期发展和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风格面貌和成就的当代反映。从其中展出的506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中国油画的学术水准和风格特点,体现了中国油画的审美品格和当代性特征。

  一、现实主义为主的多样化展现

  就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的总体印象看,现实主义仍是时代主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描绘现实生活,展现社会现实的典型形象,以反映社会普遍价值和人文关怀,体现时代精神。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就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的多样化展现。在获奖提名的十余件作品中,无论是封治国表现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还是李善阳表现藏族妇女在丰收的喜悦中祝福祖国的《吉祥祖国》、谢郴安表现一家三代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屋子一起摆弄模型并尽情享受快乐时光的《和煦时光》,以及罗文勇表现身怀二胎的妈妈和孩子一起唱歌的《幸福的歌》,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此外,陈新宇的带有表现意味的《一声喊呐》、陆庆龙的具有装饰意味和抽象因素的《格桑花开》、续合元与续鹤贤的包含构成化和平面化处理的《为天下安宁》,都没有超越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

  中国油画形成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的特征是历史的必然和文化的自主选择。油画在最初进入中国之时,就与中国社会现实和民族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五四”时期的油画启蒙中,油画被赋予了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樑等对油画的学习和移植,就是通过积极发展中国美术教育,达到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尤其是在“美术革命”中不断强化的“现实主义”,也许与引进时的文化诉求紧密相连,使中国油画与生俱来就钟情于现实主义的风格特征,并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的变迁。审视中国油画的历史,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主义风格作品所描绘的历史画、风俗画、人物画、风景画等成为中国油画史中的主要作品。正如尚辉对中国油画的评价:“尊重现实社会的真实、表达平淡质朴的情感,成为当代中国油画本土意蕴的一个新的审美路标。”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陕西油画史”阶段性成果。

 

  作者:冯民生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总第61期)

  责任编辑:王朝鹤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0期目录

  从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看当代中国的“全景式画卷”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挥洒新笔墨 讴歌新时代(陈履生)

  聚焦“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创作(徐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