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开拓(董学文)

2022-07-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董学文 收藏

【内容摘要】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功绩,就在于它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中国革命文艺实际的结合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并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不是轻易获得的,是从历史经验和人民创造中总结出来的,是从弯路和曲折的教训中找寻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道路问题,他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指向,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理论指向,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之路开辟了新的前景。

【关 键 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发展 道路问题 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国化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已经发表80周年了。这80年间,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无论是在改革开放时期还是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它都像一座闪光的灯塔,照耀和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的航程;它都像一面飘动的红旗,鼓舞和激荡着每个文艺工作者的心田。80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再次捧读《讲话》,依然感到它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透辟、那样的深刻、那样的高瞻远瞩,让人宛如有一种冲破迷雾、拨云见日之感。

吴印咸《延安文艺座谈会代表合影》 1942年 中国美术馆藏

《讲话》为什么百读不厌,具有如此强旺的生命力?《讲话》为什么能在人类文艺思想史上占有如此突出的位置?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以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和高度,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文艺的道路问题、发展规律问题。这恐怕是它具有恒久魅力的最真实的秘密。《讲话》不是在讲述文艺的空道理,它是在着力解决文艺面临的实际问题。《讲话》懂得只有问题才是时代的呼声、时代的格言。诚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理论分析,都是从问题出发的。正是循着这个精神,《讲话》把解决当时文艺面临的各种问题放在了首位。当我们看到《讲话》讨论“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讲话》分析文艺与时代、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批评等各种关系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已经获得了关于文艺最基本问题的答案。这无疑是《讲话》给我们启发最大的地方。

《讲话》里的这段话,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这段话充满了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意义,它既反对“从定义出发”的教条主义,也反对不注意从“分析”事实中“找出”方针和办法的实用主义;这段话表明,毛泽东是十分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的,是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注重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的。正是如此,《讲话》才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宝库,跨越式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说,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

在将近18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有其独特性,或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它只可能是形成和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只可能是作为中国历史与先进文化演进领路人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成果。这种独特性,一方面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说明毛泽东文艺思想对外部引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不但没有引发排异反应,反而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完成了一次创造性的升华。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须付出极大努力,都是极为繁难的。“不付出相当的独立的劳动,无论在哪个重大的问题上都是找不到真理的;谁怕付出劳动,谁就没有可能找到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既然是科学,那么“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毛泽东正是进行了“多年冷静钻研”,对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多次的文艺论争“批判地审查过”,并掌握了大量文艺运动“历史资料”,特别是还找了多位文艺家交谈,征求意见,这样,才为延安文艺《讲话》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众所周知,早在中央苏区时,毛泽东就十分关心文艺工作,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不久,他就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此后,毛泽东还谈过“神话与现实”的问题,发表过《论鲁迅》,在鲁迅艺术学院多次演讲,专门探讨过“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些都为《讲话》的出现作了理论铺垫。

应该说,《讲话》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的文艺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地结合起来了,出色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这种“中国化”,不是离开经典作家文论思想的“中国化”,也不是拘泥于古代传统文论的“中国化”,而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创造性地吸收和转化了优秀传统文论遗产的“中国化”,或者说,从艺术哲学上讲,是真正做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统一的“中国化”。这样,《讲话》才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无可否认,我们在《讲话》里,既看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见解,看到了列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文艺“党性原则”;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在先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不曾有过的东西,增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成分。譬如,《讲话》关于“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关系的论述,作家“对于各种具体事物所采取的具体态度”的论述,如何帮助人民“摆脱背上的包袱,同自己的缺点错误作斗争”的论述,关于“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问题”的论述,对文艺对象如何“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的论述,“什么叫做大众化”命题的论述,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论述,文艺“如何去服务”人民的论述,文艺家怎样“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的论述,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的论述,如何使文艺界“整个队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真正统一起来,巩固起来”的论述,等等。这些论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形成。这不能不说是《讲话》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的巨大贡献。

如果从历史进程来看,从《讲话》的实践效果来看,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拨正航向,成功地开辟出一条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引下,从新民主主义文艺过渡到社会主义文艺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实现文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理想和信念的鼓舞下,文艺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在反对错误倾向、“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情况下,求得“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道路。总而言之,这是一条正确的文艺道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文艺道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文艺道路。

毛泽东在《讲话》的最后,坦率地说到:“今天我所讲的,只是我们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我相信,同志们是有决心走这个方向的。”毫无疑问,这里说的“根本方向问题”,就是文艺的“道路问题”;这里说的有决心“走这个方向”,就是有决心“走这条道路”。这是《讲话》的核心和关键点,也是我们认定《讲话》指明和阐述了一条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直接根据。

这条道路,是从弯路和曲折的教训中寻找出来的,是从历史的经验和人民的创造中总结出来的。这条道路,对于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和革命文艺队伍的建设,都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道路问题不是小事。道路问题关乎党的文艺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党的文艺事业的生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因之,从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全过程来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这是其永载史册的不朽功劳。

这条道路究竟是如何找到的?或者说,这条道路是怎么逐渐清晰起来的呢?这里,我们不妨通过探讨《讲话》与延安整风运动的关系,来求得道路问题的解答。关于整风运动,毛泽东曾这样讲:“我们过去说过,整风运动是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整风就是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整风中间,我们一定可以更多地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也说:“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收到巨大成效。”《讲话》在文艺领域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旗帜,开展了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育,清楚规划了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康庄大道,这正是整风运动“成效”的反映。

毫无疑问,《讲话》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的大背景下发表的。从根本上说,它就是整顿党风、学风和文风的一个重要文献。只要我们翻看一下《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的“目录”,便可知道,列在《讲话》前面的两篇文章,是1942年2月1日的《整顿党的作风》和1942年2月8日的《反对党八股》,再连同1941年5月19日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三篇正是“毛泽东关于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则是毛泽东于1942年5月在文艺领域开展整风运动的实际举措。这一点,我们从《讲话》涉及的内容、语气以及文字表述,都能领悟出来。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封面(来源:“学习强国”APP)

毛泽东在阐发了许多文艺观点之后,在《讲话》的第五部分,明确说道:“我们延安文艺界中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这是说明一个什么事实呢?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的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需要有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这就把持续了二十多天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相关的活动,纳入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序列。在《讲话》快结束的时候,毛泽东还为此提出殷切期望。他说:“我相信,同志们在整风过程中间,在今后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间,一定能够改造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面貌,一定能够创造出许多为人民大众所热烈欢迎的优秀的作品,一定能够把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全中国的文艺运动推进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这就更进一步说明,开展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找到一条正确的文艺发展之路,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从毛泽东另一篇文章的有关论述中,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整风运动对确立文艺发展正确道路的必要性。这篇文章是毛泽东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目是《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文章说:“大家明白,我们在一九三七年以前入党的党员,剩下的不过数万人,而我们现在的党员是一百二十多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他们有很可爱的革命积极性,并愿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训练;但是,他们是带了他们原来的不符合或不大符合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入党的。这种情形,就是在一九三七年以前入党的党员中也是存在着的。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矛盾,一个绝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进行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整风运动,我们还能顺利地前进吗?显然是不能的。”当时延安文艺界的情形也是如此。显然,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就是为了文艺事业“能顺利地前进”而举行的。

带有“整风”精神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思想价值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想,这里可以用《毛泽东选集》中的一个“题解”来加以说明:这种思想价值,集中在“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毛泽东号召开展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原则整顿作风的运动”。这个概括是相当精准和确切的。它能使我们从“整风”的角度,看清毛泽东《讲话》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图为毛泽东的手稿和解放社出版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单行本(来源:“学习强国”APP)

的确,毛泽东在《讲话》中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一段历史时期以来党在文艺上的路线分歧,分析了文艺界普遍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作风和习气,旗帜鲜明地号召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这就为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开辟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提供了源泉和动力。譬如,毛泽东说:“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又如,毛泽东说:“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同志对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兴趣,主要是放在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面”“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再如,毛泽东说:“许多同志有忽视艺术的倾向,因此应该注意艺术的提高。但是现在更成为问题的,我以为还是在政治方面。有些同志缺乏基本的政治常识,所以发生了各种糊涂观念。”还有,毛泽东尖锐地指出:“现在延安有些人们所主张的作为所谓文艺理论基础的‘人性论’……是完全错误的。”这类的意见,《讲话》里阐述得很多。它告诉我们,“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从前的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领域也一样,它要想发展,就要正视矛盾,就要清除那些不健康的观念和情绪。因为“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着某一种错误的文艺观被人们普遍抛弃,某一种新的文艺观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党找寻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规律。那种以为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是很容易获得、也很容易确定的看法,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当珍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这条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之路。这条道路,是我们如今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无价之宝。

如果以上的阐述大体是属实的,那么,从这个思路出发,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也简称《讲话》),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在精神气度上是赓续衔接的,在思想理路上是一脉相承的,在论述格局和深度上是与时俱进的,其理论意义是巨大的。

从毛泽东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72年过去了。这72年间,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我们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坚持的依然是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我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所走出来的道路,所发展的依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所坚守的依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各种方法。而且,这种坚持和发展也依然可以说是在“整风”——新时代反腐肃纪、整顿党风——的大环境和大语境中产生的。今天,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看作是新时代的“文艺整风”文献,也是完全成立的。只要稍作比较,就会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同毛泽东的《讲话》一样,重点都是在考察和擘画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道路问题,都是在探讨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中的作用问题,都是阐述文艺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问题,都是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地位问题,都是主张要对存在于文艺界的诸种非马克思主义倾向和风气进行批评纠正的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继承毛泽东《讲话》内在精神的关键点,是其能够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新形态的根基与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非常重视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判断。对文艺工作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多次致信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2014年他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2016年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2017年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标题性段落加以阐述;2018年给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2019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社科界委员,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2020年出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2021年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这个并不详备的“日程表”,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为谋划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发展道路,花费了多大精力、付出了多少心血!这些重要的讲话、论述和指示,的确可以说是“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纵深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宏阔视野中科学定位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丰富经验,科学提出和解答了中国文艺面临的一系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根本命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总结了我国文艺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深刻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文艺发展的使命、功能、作用和任务,深刻提出了破解一段时间以来困扰文艺理论和创作提升的棘手问题的主张,深刻分析了当代中国文艺发展遇到的诸种矛盾的特殊性,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张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文艺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系统擘画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蓝图,生动描绘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未来,成为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定盘星和指南针。

习近平总书记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飞跃,创造性地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新阶段,成果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与文艺发展道路相关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的总结和概括,是相当精准和科学的。他极其重视道路问题,深知道路问题直接关系着文艺事业的兴衰成败。在他看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同时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道路一定要自己来实践和探索。这种清醒的认识,使得他对中国文艺发展的道路问题有着高度自觉。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说:“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段话,用无比凝练的语言概括了我国文艺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具体说来就是:这条文艺发展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的,这条道路的行进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引的,这条道路的内蕴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悠久文化传统的,这条道路的宗旨是为彻底地反映人民和服务人民的,这条道路的功能是有利于文艺的发展与繁荣的。这个概括,是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经验的结晶,是给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增添的新成分。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他专门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问题作为“第五个问题”加以讨论。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这种提法本身就是对“党与文艺关系”问题的深化和创新。众所周知,党对文艺的领导是个政治问题。而党为何要领导文艺、如何来领导文艺、党的领导对促进文艺发展究竟有何作用,却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通过探讨党的“根本宗旨”与文艺“根本宗旨”的一致性,通过论述“党性”与“人民性”、“政治立场”与“创作自由”的关系,通过强调要抓住“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艺术规律”这“两条”,通过要求文联、作协等群众组织要发挥行业服务、管理、自律优势,通过提倡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论述,等等,很好地解答了“党与文艺关系”这个命题。我们再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他多次讲话中,都把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显而易见,这些重要论述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探讨文艺发展道路的问题上也有推进的意义。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为文艺发展道路增添了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见解。他把“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看作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他特别关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他甚至把“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观念范畴,写进自己的阐述系统,并呼吁“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他的著名的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思想,也是在讨论如何传承文化血脉、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境况下提出来的。这些论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厘清了它对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思想价值,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而且浑然天成地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说:“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要切实把这两个《讲话》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树立大历史观、大道路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之路。这是新时代每个文艺工作者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作者:董学文 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总第81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革命文艺发展道路的开拓(“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目录

党领导文艺工作的丰功伟绩和基本经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