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2021音乐:音乐家的时代责任与学科的全面发展(杨曦帆)

2022-04-1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杨曦帆 收藏

【编者按】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百年华诞,千年梦圆,历史交汇,征程再启。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向同行,砥砺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用文艺作品向历史致敬、向未来出发,推动各艺术门类取得新进步、收获新成果。为总结梳理年度文艺发展状况,本刊约请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撰文,盘点收获、分析现象、直面问题、提出对策,努力推动中国文艺新发展、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

2021音乐:音乐家的时代责任与学科的全面发展

【内容摘要】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以音乐歌颂建党百年是本年度中国音乐发展的宏大主题与热点话题,音乐创作和舞台表演都不乏精彩之作。在“新文科”的影响下,各院校音乐学科也在探索新时代的新发展,亦有不少亮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关 键 词】 2021中国音乐发展 音乐创作 音乐表演 音乐理论 音乐教育

2021年,因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少音乐会不得不推迟或取消,不少音乐学术活动也不得不取消、延期、缩小规模或改为线上举行。但总体上看,中国音乐界在新时代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保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高度自信,无论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鼓舞士气抗击疫情方面,还是在金钟奖比赛等方面,以及在新文科语境下对音乐学科新发展进行的探索上,都取得了令人骄傲的好成绩。

一、建党百年与新作品创作

音乐创作是带动整体音乐活动的领头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作曲家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投身主旋律音乐创作,一大批为建党百年而作的新作品,凝聚了作曲家对党的深厚感情,也满足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对新时代音乐文化的需要。代表性的作品如:贾达群创作的乐队协奏组曲《逐浪心潮》成功首演,乐评文章对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并从艺术、学术、技术、诗意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与阐释。王丹红创作的交响曲《灯塔》,以灯塔比喻党在百年历程中照亮崎岖征途,这一艺术象征与整个作品都受到好评。另外还有大型原创交响合唱《百年放歌》、大型演唱会《各族儿女心向党》、原创组歌交响音乐会《我笃信你》等,都代表了全国音乐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深情礼赞。


大型主题交响曲《灯塔》(节选第三乐章片段)(来源:“四川交响乐团SCSO”微信公号)

除了创作新的作品,在建党10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需要将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检验、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再次推上舞台。例如,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由国家大剧院复排并成功上演。歌剧连演六场,“一票难求座无虚席,空前轰动竟至爆棚,已然超出一部歌剧演出的正常状态以及所有人的预期想象,而成为一个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文化大事件”。又如,中国歌剧院和上海歌剧院都推出新版歌剧《江姐》,评论认为“新版呈现出了真正经典应有的光彩”。

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海报

音乐创作领域的主要主题是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也是2021年度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热点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品的出现也应当引起关注。

2021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丁善德教授诞辰110周年,由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和女高音歌唱家黄英联袂演唱的《丁善德艺术歌曲》,由古典音乐唱片公司——拿索斯音乐集团正式全球发行。老一辈作曲家在将西方作曲技法和本民族音乐元素相融合方面的造诣堪称经典,《丁善德艺术歌曲》表现力强,对歌词、音乐都有很高要求。这部专辑的出版对于更好地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在新时代创作出高水平中国风格艺术歌曲必定会起到重要作用。

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第二届杭州现代音乐节分别在北京和杭州举办。在北京,音乐家们除了奉献了圣-桑、马勒、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之外,谭盾、郭文景等作曲家也分别带来二胡协奏曲《火祭》、为女高音和管弦乐队而作的《远游》等作品,并在本次音乐节上完成首演。在杭州,上演了张千一、唐建平、贾国平、约翰•科里利亚诺、细川俊夫等共计13个国家的作曲家的44首现代作品,其中27首为首演。音乐节为优秀的新作品提供了专业平台,有利于中国音乐创作的国际化和高水平发展。作曲界不仅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时代的“顶梁柱”,也有新秀涌现。如在第二届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中凭借作品《望川VI.姑苏》获得一等奖的文子洋,以及2021年推出了大型原创交响组曲《龙华英烈颂》的李博禅等。他们的作品都展现了对作曲技法的通透掌握和对具有个性的音乐风格的积极探索。

音乐创作要反映时代,创作是音乐整体发展的抓手。2021年音乐创作的重要主题是庆祝建党100周年,在手法上更多表现雄厚、气势磅礴和让人感怀的历史感,以体现百年征途的辉煌成就,这些作品成功上演并获得广泛好评。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通过音乐这一艺术手法,能够在广大群众中引发共鸣并产生情感上的崇敬与信仰,这是作曲家所展示的音乐的力量。从2021年度的作品来看,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包括“新生代”青年作曲家,以精湛的作曲技法努力探索中国音乐特色。历经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积累,中国作曲家能够放眼世界,专业院校作曲系科也能在教学体系中设置相关课程,有效接通世界音乐语言,这也使得作曲家们在把握中国风格和西方作曲观念、技法之间的平衡关系上表现得越来越游刃有余。

二、走向学科化的音乐表演艺术

持续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舞台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演出不得不取消或延后。但各音乐艺术院校和演出单位都通过不懈努力,在抗疫的同时,尽可能丰富舞台艺术,不断提升音乐表演水平。在过去的一年里,音乐表演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

2021年度,在中国一南一北两座城市都有颇具规模的“声乐季”。南方是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声乐人才培养计划”;北方是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两者皆在推动声乐领域领军、骨干人才的成长,这种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的专业指导,把准了培养方向,有效提升了声乐艺术人才的演唱技巧、发声方法和表演水平。很多艺术家都认为中国的声乐演唱人才应该关注传统音乐,从中吸取艺术灵感,打磨中国音乐风格,并将这种思路与态度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广大学员,逐步影响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在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中国军团”从预选赛到决赛都有抢眼表现。大家不仅兴奋于第一名获得者是加拿大籍华裔钢琴家,也特别关注来自星海音乐学院选送的“拔尖生”饶灏。这位附中钢琴专业学生因其卓越的音乐天赋与表现力受到广泛好评,也证明了中国钢琴教育的不俗实力。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成功举办,共呈现了44场专业赛事和八场高水准音乐会。期间,266名参赛选手经过八天角逐,产生了钢琴、声乐(美声)、声乐(民族)、古筝四个项目的前五名。除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依然实力雄厚,占据大多数获奖名额之外,一些地方院校的好成绩也引人注目,如四川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青海省音乐家协会推送的选手分别获得钢琴专业、声乐(美声)、声乐(民族)第一名。从这一届金钟奖获奖选手情况来看,不少选手年龄都超过了30岁且多次参加金钟奖比赛,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比如声乐(美声)第一名获得者刘涛已有五次参赛经历,可谓金钟奖比赛的“老战士”了。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选手越来越多,还有几位博士研究生,比如青年钢琴家孙麒麟就是茱莉亚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生,同在钢琴组的第三名获得者郝一雷也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按照传统观念,甚至于有种说法,在音乐学院中技术最好的在附中,其次是大学,最不济的是研究生。客观地讲,也许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从这次金钟奖比赛结果来看,拥有研究生学历、年龄偏大、有较丰富的艺术经验并对艺术有更深入全面认识的选手,大都有着优异表现。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更高的学历有助于选手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意义的表达,这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来说是重要的,专家对于音乐表演的评价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倾向于全面和成熟。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音乐会

在音乐会方面,“石倚洁&陈萨•中国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等舞台艺术活动引人注目。石倚洁和陈萨分别是活跃于世界乐坛的优秀男高音歌唱家和钢琴演奏家,二人“琴歌合鸣”共同演绎中国艺术歌曲,探寻东方传统之美。这对于在新时代全方位诠释中国古典艺术歌曲有着积极意义。

在专业艺术院校,舞台表演需要有理论指引。脱离实践的理论可能是空谈,同样,脱离理论的实践也可能是无效的。在首届苏州大学国际钢琴教学法研讨会上,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云集,其议题包括“艺术性炫技”、音乐和文化的关系、审美品位、早期教育等,以期促进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主的钢琴教学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更具学术支撑和现代审美意义。对表演专业的学术探讨是音乐专业“学院派”的重要表现,也是高校在学科层面培养专业人才的基本方法。这一点,过去做得不够充分,或许是传统思维惯性的原因,音乐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被单纯视为技术,而没有结合文化、历史、艺术语境和时代发展予以全方位思考,没有将音乐表演专业视为人文精神的表达,更没有将其真正看作是文化的象征。新时代中国音乐发展如果没有理论支撑与思考,缺失了文化内涵,就可能会脱离应有的精神价值和思想高度。

表演艺术理论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界除了翻译国外学术成果外,国内研究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如刘英、刘红两位教授的论文《中国器乐表演艺术元理论阐释》,立论清晰,逻辑性强,从“元理论”入手,列出“关键问题和重难点问题”,深挖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的核心问题并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清晰、有效的表述。评论对于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传播、接受、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国音乐评论界在反思乐评方法、音乐表演评论、审美评价、自媒体时代“微乐评”等问题上都有较深入的推进,这些进步对于从评论角度推动中国音乐事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互联网时代音乐理论研究的新角度

音乐理论研究的主力军是各个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各个艺术院校所属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理论系等。2021年度,全国音乐学专业师生围绕红色经典主题、中外音乐史理论话题、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等方向展开了深入研究,既有对音乐本体的深入分析,也有在新文科视域下积极展开的跨学科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一些人文领域学术思路进入到音乐学研究之中并影响了音乐学的发展方向。比如,以音乐与地理、历史为基础的流域、路学研究,从音乐如何在流域中形成的角度展开,是区域文化研究在音乐领域中的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音乐中涉及的跨界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民族音乐学界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研究向世界延伸的重要学术平台。

因为疫情,不少很有学术意义的研讨会调整为线上举办,如浙江师范大学举办“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百年回顾与展望前沿论坛”,西安音乐学院举办“音乐学博士论坛”,以及上海国际歌剧论坛暨“中国歌剧百年”学术研讨会等。还有一些具有专题性质的学术活动,例如,云南艺术学院举办“第三届中国(南方)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国际论坛”,从“丝绸之路”“田野个案”“一带一路”等角度关注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一带一路’民族艺术教育比较与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哈萨克斯坦、蒙古国、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学者和国内多所院校学者参加。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音乐与声音学术周”,以多学科视角,在音乐、声音及其相关领域促进学科发展。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第二届音乐影像志比赛”,从音乐影像、互联网、微信民族志等方面讨论了音乐影像志这一新兴研究方向在我国的发展状态。实际上,随着技术发展,运用高科技摄影录音器材记录音乐已是大众爱乐者和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常用手段,这次比赛反映了音乐影像在我国的发展水平。

上海国际歌剧论坛暨“中国歌剧百年”学术研讨会现场(来源:“上海音乐学院”微信公号)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的两个线下会议,选题都紧扣当下音乐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一个是“人文价值再思考”学术会议,与会学者对音乐的人文价值、意义,中国传统人文价值观,中国对全球人文价值的贡献,学术研究如何关注现实社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者们认为:音乐学应该推动人文学科研究,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应该互融互通。这些讨论在学术思想高地促进了对音乐学科理论的反思。另一个会议主题是“音乐学,应把目光投向何处”。学者们从学科发展角度认真思考新文科视域下音乐学的发展,主张既要面向世界,也要立足传统。与会学者大都认为,在新时代,音乐学应该开启新思维、拓展新领域、找寻新视角、回应新问题。这些学术活动为中国音乐的发展、传承开拓了新的方法与空间。

音乐评论具有连接舞台艺术和观众欣赏的重要桥梁作用,2021年度的理论研究也涉及到对作品和舞台表演艺术的评论。特别是对一些舞台艺术作品的热点问题、热点现象,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不能缺位。比如,有学者指出,谭盾的创作在“高度使用中国元素的同时却又将其创作的本质定位于跨文化、反标签”,这是比较精练地指出了谭盾音乐创作的特点之一。“谭盾现象所激发的各种‘困惑’在于他对艺术家的认知混合了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思维,而他在创作手法上的探索却是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态度,这些思潮之间的冲突让谭盾的作品充满了无法妥协的矛盾。”这些对“谭盾现象”的学术思考指出了形成这一现象背后的矛盾焦点,即传统、现代、后现代不同音乐观念在特定时空中的冲突。

另外,在技术应用方面也有了实质性突破。由上海音乐学院主持的“中国音乐基础数据库与资源分享平台建设”旨在为中国音乐的创作、表演、理论、教育和推广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如网站、移动APP、公众号等多平台,面向海内外用户提供了解中国音乐的窗口以及远程协作分享相关知识与资源,这是在“互联网+”时代音乐借力于高科技取得的全新进展。同时,这也从学术角度提出了新问题,即“互联网+音乐学”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在当下,每个人都属于“世界”,借助互联网,发微信、上抖音,从理论上讲都可能形成某个“世界性”问题。互联网改变了传统观念,包括对于音乐的认知。互联网时代培养出来的音乐素养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传统,音乐的存在状态很可能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和语境中快速进行拼接、转换、传播的文化,而不再是限于一地的有线索的形成过程。

音乐理论或音乐学研究对于音乐的价值在于其以理论的方式承载历史、解读当下,以学术的眼光对各类音乐、音乐家进行研究,归纳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或者是阐释不同文化、不同区域的音乐。从音乐学发展来看,学界对于流行音乐、社会音乐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而实际上,流行音乐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总之,学术活动要关注现实,紧扣时代发展,需要有效建立音乐理论的学术智库,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以及国家音乐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四、重建专业定位的音乐教育

2021年5月,“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做了主题发言,呼吁各院校围绕“音乐学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音乐教育是什么”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很多与会专家明确指出,尽管会唱、会弹、会跳是从事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但是,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声乐+钢琴”,而是要真正面对音乐教育专业所涉及的根本问题。在不同阶段,音乐教育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是什么?音乐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用什么方式来培养音乐教育人才?这些问题的确在不少院校引起了讨论和反思。2021年度,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从过去的“音乐学(师范)”专业申请改为“音乐教育”专业,从而明确了专业属性,这也标志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在新时代进入新语境。总体上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上应该有“文以载道”的追求。音乐教育除了应有的专业技能知识外,还需要倡导如何在文化中理解音乐,如何在对文化的理解中让学生体验音乐。

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中发展的辩证、综合的整体,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发展来说同样如此。比如,对于音乐技能和音乐教育理念的关系来说,不少院校的音乐教育都更关注演唱、演奏实践,没有将其有效整合于音乐教育理论之中,从而失去了音乐教育专业应有的特点。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掌握音乐技能的人,更要培养能够通过音乐提高学生审美力、创新力和想象力,使年轻一代成为具有良好审美趣味的人。如何用音乐培养情操,如何将音乐贯通于美育教育,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如何用音乐助力于身心快乐,以及如何在上述问题中找到平衡点等,都是需要在培养音乐教师的环节中就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音乐教育专业事关美育和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从专业院校毕业的音乐生又会继续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音乐教育既包括狭义的专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也包含广泛的社会音乐教育。音乐具有审美性,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素养;同时,音乐也是多元文化的表现,在不同的文化中体验不同的音乐也是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标志。因此,在新时代以何种美育观念推动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从较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将美育和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相结合,有利于打通思想、价值观、道德情操和技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音乐艺术、美育与技能的完美融合。

五、新文科时代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发展路径

有学者曾指出音乐院校存在的问题:“音乐院校课程体系中,一方面人文课程被忽略,另一方面,音乐课程中包含的人文性或人文知识也被剔出,音乐只是被当做艺术品客体被人技术性地分析、演奏与创作,而引导音乐的文化价值体系以及音乐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被剔除了。”这段批评一针见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短板。

新时代对中国音乐事业全面发展有更高要求,无论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音乐理论研究,都需要专业院校对音乐人才的培养更具整体性。特别是部分院校开始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研究生,国家对于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招生在文化成绩上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给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据报道,2021年先后有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深圳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学院成立,希望这些音乐学院的后起之秀们能够在新时代乘着“新文科”的东风,以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开展新的音乐事业。

尽管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国字号”院校有着全面优势,但地方院校也有快速进步和闪亮成绩。比如,年轻的浙江音乐学院不仅在金钟奖上有耀眼表现,“五大学院”(乐队学院、民族乐队学院、室内乐学院、歌剧学院、合唱学院)建立并开展了丰富的艺术活动,为师生提供了充分的舞台实践机会,这对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无疑是积极的。随着时代发展,高科技的创造力、交通的便捷、区域经济的繁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使得地缘优势和空间距离不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各个学院如何理解全球发展、新时代新文科思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规划以及专业经验等因素并能够精准把握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道路。

在院校发展中,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值得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自我革命”的信念。从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角度在新时代重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是陈旧的,就可能无法理解“新文科”以及在新时代倡导新文科的意义,因而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对新理念、新方法进行实践,就可能错失新文科发展的时机。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危机是存在的。基于此,需要更多教师在“埋头教学”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要能够辨识新时代新文科的巨大作用。

人才培养模式要更符合专业规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学习音乐已经不再是“文化不好”的代名词,逐年提高的文化课分数线让一些专业优秀的年轻人无法进入专业院校学习。尽管这在一个阶段会让人们觉得可惜,但从长远看,提高文化素养对于音乐专业学习是必要的。一个文化素养弱、缺少现代社会基本知识的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学好音乐的。进入了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并不等于完成了人才培养。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应该反思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如何在音乐艺术院校附中、本科、研究生教育中形成有阶段的贯通式培养,以便更早更好地发现拔尖人才,并能够实施长期培养计划。

总体而言,新文科时代的人才培养要将高度专业性和深厚人文底蕴相结合,否则就很难真正做到“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专业音乐艺术院校的发展需要紧扣并有效连接音乐艺术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实现专业技术、人文修养与面向世界、面向高科技并举。

六、结语

音乐要发出时代的声音,就需要音乐家具备对人文精神的敏锐感受力,对社会现象和时代文化潮流的敏锐洞察力;否则,音乐就很难有真正能够打动人的创新。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让音乐舞台时常空寂,但广大音乐工作者纷纷以饱满的热情用音乐庆祝建党100周年。与此同时,诸如金钟奖这样高水平的展演也给本年度的舞台艺术增添了让人骄傲的光芒。新文科在呼唤音乐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力量的鼓舞下,中国音乐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回顾全年,反思得失,在未来发展中,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总结。

一是需要有更多新作品以及更多的世界语言。尽管2021年度有不少力作呈现,但如果从厚植文化自信、展现大国形象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新作品还不够丰富。新时代期待更多不同类型的新作品。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音乐创作应该面向世界,更应该积极地以重大主题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并进一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创作以世界语言将中国特色展示给全球。另外,还需要更全面地思考如何让音乐更有创意。在作曲专业,从学科发展史来看,传统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如何结合“创意”理念来使作曲专业更具有创新性?这样的实践不仅是对音乐单一学科在时代语境下的提升,更应看到,由于音乐与人的生活的密切关联性,对音乐创意的引领也完全有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整个社会对于创新的认知。

二是国际交流需要有新视野、新格局。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不仅仅是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更要以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以音乐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由天津音乐学院和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合办的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于2021年10月举行落成典礼,教师主要由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派出。该项目不仅促进了音乐文化交流,更推动了两国文化艺术友好交往。再如,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得益于地缘相近之便利,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广西艺术学院连续举办了十年的“中国—东盟音乐周”已成为通过音乐连接中国和海外的文化桥梁,不仅成为展示当代作曲家新作品的重要阵地,也有利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融。陕西师范大学也举办了“丝绸之路沿线高校师生艺术展”。在该艺术展中,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的伊犁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音乐专业师生推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精彩音乐节目。

第十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来源:“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微信公号)

的确,国际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国热爱音乐的人们通过音乐了解彼此的文化、情趣、审美、历史、思想等,体验不同的音乐文化,丰富人们对音乐的理解,特别是对于更好地认识海外现代音乐、流行音乐、世界音乐的各自特点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总体上看,音乐界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是新文科理念在高校音乐学科中需要加强普及。音乐院校都应该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进行跨学科交叉发展。特别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引领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样态。在“新文科”布局下,音乐学科在传统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正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如高科技、“互联网+”等领域都在不断地与整个音乐学科相融合,从而使音乐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与现实社会环环相扣。音乐与科技的结合在新文科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5G、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型信息产业链对音乐的影响不断加强,人们对于人工智能音乐的兴起充满期待。可以大胆设想,未来,音乐与科技的结合应该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人们认识音乐、接触音乐乃至理解音乐的方式,同时,音乐也会更加深入、或者以某种全新的方式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影响、帮助、完善人们的生活。


作者:杨曦帆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3期(总第78期)

责任编辑:韩宵宵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2021音乐:音乐家的时代责任与学科的全面发展(“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3期目录

2018:中国音乐学的跨越、深入与独立视野(杨曦帆)

杨曦帆:走向未来的民族音乐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