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脱贫攻坚主题电影:争做文化扶贫的排头兵(饶曙光 兰健华)

2020-10-1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饶曙光 兰健华 收藏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为推动脱贫攻坚主题文艺创作评论和研究深入开展,本期特刊发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脱贫攻坚主题电影:争做文化扶贫的排头兵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国家战略收官阶段的逐步逼近,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已然呈现出“井喷”的态势。虽然这些影片在题材、内容、视觉、角度上都已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但现象级的“高峰”作品并不多。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尊重电影的艺术规律和创作规律,力求让更多观众在满足娱乐、审美、情感需求的同时,看到我国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脱贫攻坚战略的基本状况;另一方面,要努力构建起共同体美学,充分发挥出电影艺术的教育、思想和传播特点,使其成为文化扶贫工作和战略中的排头兵,根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的“贫困文化”,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发挥出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应有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能,为中国电影由大国迈向强国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关 键 词:脱贫攻坚主题电影 电影创作 现实主义 共同体美学 文化扶贫

电视剧《天渠》剧照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国家战略收官阶段的逐步逼近,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已然呈现出“井喷”的态势。纵观这些影片可以发现,虽然这些影片在题材、类别、内容、角度上都已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但现象级的“高峰”作品并不多,部分作品在艺术表达和美学呈现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弊病,难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因此,如何在满足观众娱乐、审美、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将脱贫攻坚的战略思想和价值内涵完美融入电影艺术之中,实现艺术和宣传的有机平衡、和谐统一,发挥出电影艺术应有的传播和教化作用,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近年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的现状来对这一问题进行详尽分析,以期对脱贫攻坚主题电影的创作趋向及审美路径进行当下性的调校,让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发挥出应有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能,为中国电影由大国迈向强国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一、脱贫攻坚主题电影创作概述

  脱贫攻坚主题电影主要聚焦于当下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民如何在脱贫攻坚国家战略支撑下脱物质贫以致富、脱精神贫以致强的伟大历程,意在向观众展现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带动和转向中展现出来的新风貌和新景观,力求反映出贫困人民在脱贫攻坚的影响下,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所发生的变化。这类题材影片的创作和表现空间主要集中于当下较为贫困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因而在审美呈现和艺术表达上与我国农村题材主旋律电影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不同的是,脱贫攻坚主题电影是一种更富时代性和价值意蕴的电影类型,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脱贫攻坚进行了精准解读和传神再现,为其作了影像化的阐释和注解。

  从目前的创作情况来看,以脱贫攻坚行动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地域脱贫的真实案例及事迹为基础来进行创作和改编的影片,是脱贫攻坚电影创作的主调。在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故事原型的影片中,既有表现基层党组织领路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长年累月、不屈不挠、脚踏实地地带领穷苦百姓克服各类艰难险阻,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光辉事迹的影片,如《天渠》聚焦时代楷模、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黄大发,讲述其带领当地百姓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渠”,实现脱贫致富的艰难历程;《文朝荣》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为故事原型,再现了其带领群众突破喀斯特地貌的资源制约,开荒育林,开拓特色化发展道路,书写绝处逢生的感人传奇。又有呈现社会各界力量心系贫困地区和贫苦百姓,放弃功名利禄,全意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去的先进事迹的影片,如《南哥》讲述广州广重集团质检科科长郭建南带领粤西山乡荔潭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的动人故事;《秀美人生》再现了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感人画卷。这些影片多以人物传记的范式来对人物原型进行表现和刻画,将视点聚焦英模的个人或家庭生活,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现脱贫攻坚下的乡村变化,使影片的内容表达更贴近现实生活和观众的情感逻辑。但其中也有部分影片或多或少地仍旧带有传统英模电影的美学惯性,即过于强调人物的模范主义和奉献主义精神,忽视了英模作为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如《天渠》中,黄大发为了修渠,对病入膏肓的女儿不管不顾,导致女儿不幸病逝。这一桥段或许具有现实依据,但普通观众却无法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逻辑去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难免造成人物形象和思想价值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大打折扣。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

 

  作者:饶曙光 兰健华 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9期(总第60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点击查看。学术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9期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网·“脱贫攻坚”艺评专栏

  “后疫情”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动能与转型趋势(饶曙光)

  近年“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开拓与收获(饶曙光 兰健华)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