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正文

骨五宜|李德顺:当代文化与价值理论

2019-11-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郑珊珊 收藏

  2019年10月16日下午,在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上,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李德顺教授为学员做了“当代文化与价值理论”的专题讲座。李德顺教授以“先救妈还是女友”等著名的“道德难题”为例,启发学员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好坏、善恶、美丑等基本价值判断问题,对文化哲学与价值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首先,李德顺教授从学术史的视域梳理了“价值哲学”在西方哲学中的产生和流变。李教授说,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就提出了关于真善美等价值问题。到了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是”与“应该”作为一个哲学矛盾概念提出来。其后康德用他的“三大批判”加以回应,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别考察了善和美的问题,使得康德成为价值论的真正开拓者。后经洛采、文德尔班等,直到美国皮尔士、杜威等人的不断研究,逐渐建立了西方的现代价值论。西方价值论一方面与马克思的实践价值理论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又受唯心史观的限制而存在很大缺陷。如实用主义用价值呑没知识和真理,这种概念和话语膨胀,必然受到哲学上的批判和抵制。

  李德顺教授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潮实际情况的时候,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价值论一度被认为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而被拒斥;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实践标准”大讨论的推动,中国价值论研究才迅速兴起并取得了长足发展。40年来,广大价值哲学研究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构建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在国际学术界也能独树一帜的价值学说流派。

  李教授在授课中特别强调,价值哲学之所以重要,在于对价值问题的思考,实质上触及我们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型问题。传统的以知识主义和一元真理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往往带来是非善恶美丑之间两极对立的简单化思维,不能深入理解和面对生活实践、伦理道德等层面的复杂多样性。他从“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以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成语中,引申出对价值概念和价值关系理解的深刻启示:如果承认“实践出真知”,那么就要进一步理解价值现象的“主体性”本质:客体的存在和属性(客观事实)不依赖于主体,而客体的价值却取决于主体,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价值判断就是以主体为尺度(需要和能力)为标准的,以是否适合主体为界限的那种主客体关系状态。

  授课中,李教授还分析了两个有趣的“两难问题”。其一是西方著名的“电车难题”:面对失控的电车,一个人挪动扳手将电车改道,以一个人的死亡换来五个人的幸免,后来却被起诉为杀人。挪动扳手的人究竟是救人的“英雄”,还是杀人的“罪犯”?其二是我国前段流行的“妈和女友同时落水,先救谁”。李教授通过分析指出,这类“难题”的陷阱,在于其设定的条件和场景本身,都陷入了一种主观化、抽象化、脱离实际的独断主义逻辑。顺着它的思路去讨论,就必然陷入了“无解”的困境。如果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活出发,根据价值、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的主体性特征,不是迷信于某种独断主义的“终极善”,而是将价值选择权利与责任交还给主体,形成价值主体权责统一的理论与实践原则,那么走出这些“难题”和“陷阱”,其实并不困难和神秘。

  李教授还从哲学的高度谈到了价值研究的意义。他认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即哲学“观”世界的一个新的角度,不仅深刻影响了哲学的发展,决定了认知的高度和审美的境界,也影响了伦理学、法学、文艺美学的理论取向。哲学上价值问题与艺术和审美在主体性、精神性、多元性方面是可以会通的。

  最后,李教授结合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考指出,历史上的西方主导价值观,使“丛林法则”占据了上风。在丛林主义价值观中,人类总是善恶是非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只能一方战胜另一方,不能彼此相容。但“冷战”结束后,“丛林主义”的思维方式正在被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超越,对多元化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已是当前的全球共识。面对新的人类社会进程,要寻求一种新的价值共识。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我国近年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在全球性问题面前,要以全人类为主体,追求多元主体之间的“和而不同”“和谐共赢”的、“百花园”式的新格局,而不是继续“强者为王,赢者通吃”的旧格局,才能为人类开辟谋求真正幸福的时代之道。

  授课结束后,李德顺教授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学员们深感受益匪浅。

 

  (供稿学员:郑珊珊,东南学术杂志社副总编辑、副编审)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责任编辑:吴江涛

 

  延伸阅读: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话语建构与传播力建设”主编论坛顺利举办

  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培训班顺利结业

  仲呈祥:培根铸魂是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历史使命

  孙郁:鲁迅文学批评话语的维度

  骨五宜|报刊主编谈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构

  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湖北宜昌开班

  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招生启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