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把好文艺评论的三重要义(马健)

2025-07-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马健 收藏

文艺评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笔者看来,狭义的文艺评论是在微观层面上运用文艺理论的概念和理路对文艺作品、文艺展演、文艺人物等进行的研究和评论,即微观文艺评论;广义的文艺评论则包括在宏观层面上运用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文艺市场等进行的研究和评论,即宏观文艺评论。

如果说文艺理论是文化艺术领域的基础学科,那么文艺评论就是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学科。文艺评论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文艺作品属性,二是科研产品属性。文艺评论既是如作家创作诗歌、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一样的文艺创作成果,也是研究文艺现象、问题和规律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了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在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在站稳人民立场的基础上说真话、讲道理。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网,摄影:张强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文艺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出发点的最重要特征是站稳人民立场,即从人民利益出发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具体来说,文艺评论文章应通俗易懂,不写让读者敬而远之的晦涩难懂的文章;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观照人民生活和社会实践;以人民为中心开展评论,避免脱离实际的自说自话;发掘中国审美的价值标准,构建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

二是说真话。说真话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文艺评论来说,说真话是最困难的。因为不少评论家和文艺家私下都认识,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从理论上讲,“作家、艺术家要敢于面对批评自己作品短处的批评家,以敬重之心待之,乐于接受批评”,但就现实而言,因为一篇说真话的文艺评论而使评论家和文艺家交恶,甚至因此而诉诸法律之事不少,这令很多评论家“心有余悸”。假如说真话的麻烦和后患如此之多,那么,评论家说真话的动机和动力自然不足。与其说那些“费力不讨好”甚至可能惹来麻烦的真话,不如说些不痛不痒或皆大欢喜的大话和空话。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需要对文艺批评权进行保护。评论家在从事文艺评论的过程中,由于个人认识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评论的时候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准确,哪怕行文有过激言辞和偏颇之处,当事人都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更为重要的是,应呼吁从更多层面保护文艺批评权。只有这样,评论家才有底气和勇气表明自己真实的态度,坦诚褒贬甄别,使文艺评论真正成为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三是讲道理。由于文艺评论的篇幅所限,往往不能对文章提出的感性观点进行充分的理性论证,尽管如此,文艺评论还是要尽量把观点背后的逻辑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越是容易引发争议的观点,越要努力做到以理辨象、以理立论、以理服人。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作品,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进行专业、权威的学理阐释。

总之,文艺评论工作者只有心系人民、观照现实,敢于讲真话、善于讲道理,才能写出立场鲜明、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具有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的文艺评论。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以人民性为根基、以真话为锋芒、以理性为内核,从这三方面着手推动文艺评论创作繁荣,让文艺评论真正发挥好“剜烂苹果、种好果园”的作用。


(作者:马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美术评论的时代需求与有效供给(马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