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晓看云天处 暮闻道艺归(李晶)

2019-12-09 阅读: 来源:美术报 作者:李晶 收藏

  收到彭庆阳师兄寄来的两本书,一本是言恭达先生的《抱云堂艺思录》,一本是彭庆阳师兄的《〈抱云堂艺思录〉读书札记100篇》,光是看了看封面都喜爱无比:清雅脱俗,大道至简,或许是有心灵之感应,师兄知我最近陷于琐事,当该清理一下思绪,静下心来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滋养了。不敢太过肤浅,因为深知这本厚厚的《抱云堂艺思录》是言恭达先生对于书法艺术多年的思考,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过眼云烟。于是,找了一个清净的完整的时间,一口气读下来,内心充满了无比的能量,对于当下、对于传统,那些深度的思考就像是打开了遮蔽在眼前的一扇窗,把我带入一个崇高而清雅的文化艺术境界中。

  让我更感动的是彭庆阳师兄。他的学识、他的涵养、他的成绩,在这几年里产生了质的飞跃,而这些则源于他的不言放弃、持之以恒。读完彭庆阳师兄的《〈抱云堂艺思录〉读书札记100篇》便感受到了他的以史为鉴、志存高远、锲而不舍的学书、学艺精神,那大概便是一个真正的属于他自己的桃花源吧!

  这两本书可谓相得益彰。言恭达先生的思想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但对于像我这样一般隔了一层山的读者来说,有些东西还是不好理解。而经过彭庆阳读书札记的一番解读,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言恭达先生讲到要保持人生的三原色——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按特色定位。细细品来,觉得先生说得非常好,可要想解释什么叫本色、什么叫角色、什么叫特色,又似乎都不够准确。于是彭庆阳解读道:人之初、性本善,余以为做人的本色就是以善为本。再把传统中尽善尽美的美学观念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铁肩担道义”结合起来,让人很生动、很贴切地明了本色的含义。关于角色,彭庆阳在札记中写道:“书者的按角色办事实际上就是要坚守文人的风骨和气节,既要遵循书法艺术的本体语言与发展规律,又要秉承书法艺术和文化品格的审美价值,在经典的追求中、自我的塑造中能够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如此一来,关于书法家这个角色的定位有了全方位的认识,若只是单纯地追求视觉效应、经济效应,那书法家就失去了角色的本质,沦为金钱的奴隶。这对于探讨了很久的“展厅书法”利与弊来说,可谓是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义。特色,这三原色中最难理解的一色,彭庆阳也有自己的解读。他认为,要学会思考,思考比练习重要,在思考中要懂得选择、懂得包容,乃至于舍得放弃,经得诱惑,才能在书法艺术的共性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定位。

言恭达先生的书法作品,刊于《中国文艺评论》杂志2016年第6期

  札记,就是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在这些碰撞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文化人的坚守。彭庆阳的100篇札记里,把言恭达先生思想的精髓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从“中国书法的本体精神是写意精神”到“书法最高境界是散与淡”,再到“书法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的修行”,每一篇都可以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合在一起更能诠释言恭达先生书法思想的精益。要在大家的思想中遨游,且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但彭庆阳做到了,为他的成绩感到骄傲,也期待他再创佳绩。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这是一个陷入思念的恋人;晓看云天处、暮闻道艺归,这是一个在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不断追求的人。希望彭庆阳师兄能在自己的清净云天处,寻得道艺归。

 

  (作者:李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名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苗族卷》:一部迈向民族精神生态高峰的力作(侯仰军 李晶)

  李晶:用独特的见解与文艺对话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