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评论需不断研判新文化现象(尹力)

2021-01-15 阅读: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尹力 收藏

  (点击网页如上“来源:《辽宁日报》”,查看报纸报道,链接为:http://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layout/202101/14/node_10.html

 

  《辽宁日报》编者按:近日,由省文联、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办的辽宁文艺论坛在沈阳召开。论坛以“建设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辽宁文艺评论队伍”为主题,与会评论家围绕“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辽宁文艺评论队伍、打造这支队伍将取得什么成效”进行了充分研讨。让我们听听评论家们对此有何观点与建议。

评论需不断研判 新文化现象

尹力

  文艺评论的职责除了引导创作,推出精品,还有提高审美和引领风尚。但在评论实践中,文艺评论的这些功能尚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没有与创作者和社会大众形成良性互动。

  在引导创作和推出精品方面,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评论是否能够得到创作者的认可和关注,有没有兼顾创作者视角。我认为专业评论应该有三个标准。一是艺术的标准。首先应建立在评论对象所属艺术门类或艺术跨界的大标准背景下来审视和评价,遵从艺术规律才不会说行外话;二是创作的标准。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立意、逻辑和规则,能否真正看懂创作者的具体表达、读懂创作者的整体意图是非常考验评论者功力的;三是个人的标准。个人喜好往往和创作标准、艺术标准间有冲突,能够引导创作的评论应该是建立在艺术整体发展和创作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而不是用自己的个人标准去比对和评价。

  在提高审美和引领风尚方面,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众爱不爱看我们的文艺评论,评论是否兼顾观众视角。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评论家,普通观众关注的角度和重点与理论派的评论家是不同的。文艺评论的“接地气”应该是贴近大众的真实感受,许多网络评论充满真情实感、鲜活有趣,非常值得借鉴。此外,不仅文艺生态在变化,社会也在飞速发展,人的思想在前行,文艺观念在进步,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大众审美评判标准的变化。我们的评论家需要敞开胸怀、放眼世界,与时代发展同步并超前于普通观众去接纳、体验、学习和研判新事物,对热点、焦点问题有灵敏的嗅觉和前瞻意识,评论才能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作者:尹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尹力专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组织架构

  《争奇斗技》:见证中国杂技的进步(尹力)

  尹力:杂技《直挂云帆》新在哪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