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儿童文艺创作要有分众思维

2022-04-29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韩宵宵 收藏

当下,随着大众对儿童美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儿童文艺与基础教育、少儿成长的结合日趋紧密,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戏剧和儿童美术等迎来发展契机。但面对年龄差异较大的儿童受众群体,还有很多儿童文艺门类没有进行相应的年龄细分。

以近年来市场迅速扩张的儿童剧为例,此前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在儿童剧演出的年龄分级上已经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但这种尝试更多是以演出季或戏剧节为契机。更为普遍的是,儿童剧的发行方通常不会把受众局限在某个年龄段,大多只是为了维持剧场秩序建议3岁以上儿童观看。但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范围,4-5岁的学龄前儿童属于“3岁+”,6-12岁的学龄儿童也属于“3岁+”,很显然,他们的注意力、想象力、认知水平等都有很大区别。婴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些短小精悍、沉浸式的,以生动鲜活的肢体语言和画面色彩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剧目,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逐步建立了逻辑思维,需要更加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内容,启发他们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连贯性地想象;而中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半成人、半儿童”的特质,对剧目思想内涵要求更高——一部好的作品可以为中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与情感释放出口,甚至为解决“成长的烦恼”带来启示。作为文艺领域中最特殊的一部分,儿童文艺面对的是年幼的生命,更要求艺术性和技巧性,强调对象化和差异化。因此,在对儿童受众进行高度细分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儿童文艺体系十分必要。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钱铭)

如何在儿童的差异性中体察其艺术视界,满足其审美需求?或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守住童心。李贽《童心说》云:“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既是儿童文艺的起点,也是目的和归宿。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受众,需要以童心观之,内化于心,俯下身去与儿童一起进行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著名作曲家黎锦晖在创作儿童剧时,抓住不同阶段儿童的不同心理特点和兴趣来选择题材,亲自设计布景、舞台动作与步伐,让他的作品深受孩子们喜爱。

通力协作。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审美需求的分析,不仅是一个艺术问题,更需要心理学、认知科学、教育学甚至社会学界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厘清不同艺术门类中儿童受众年龄段的划分依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思维、语言、心理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儿童文艺创作确立理论坐标。近年来,相关学术机构、出版机构、教育机构等陆续合作开展中文分级阅读工作,推动发布《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倡议书》《中国分级阅读参考书目》等,具有启示意义。

适应新变。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和习惯,儿童也不例外。比如网络流行文化的易变性带来了审美趣味的即时性,网络信息的多元化造成了文艺欣赏的碎片化。这一系列变化,呼唤文艺创作寻求新角度、新主题、新切入点、新突破口和新叙事方式,以满足儿童文化需求。

在差异性中观照“小不点”的大视野,去体认婴儿“咿咿呀呀”声中蕴含的最原初的生命萌动,去体察幼儿充满想象力的童话王国,去观照少年们青春飞扬的拔节向上,是儿童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我们期待更多优秀作品面世,让孩子们在艺术的光芒下,茁壮成长。


(作者:韩宵宵,《中国文艺评论》编辑)


延伸阅读:

从“照着讲”“接着讲”到“自己讲”“讲自己”——访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张立文(韩宵宵)

人类精神结构的变迁和审美艺术的未来

陆贵山专访:热切呼吁和期待创构宏观文艺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