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风华这十载,“艺”起向未来

2022-06-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吴昱苇 收藏

风华这十载,“艺”起向未来

——研读《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初识中国艺术发展状况


2012年开始,中国文联组织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有关部门和单位与全国文艺界知名专家学者,编写年度《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工作接力不断,已连续出版十部。

《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就像一位可靠的行业伙伴:它客观,以高度凝练的语言,陈述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它热情,从不吝啬表达对行业发展形势的欣喜,以及对行业所取斐然成就的自豪;它坦率,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也有直指误区的胆识;它真诚,为行业内部的发展瓶颈担忧,因而频频出言献策;它专业,熟练掌握行业的前沿情况,准确形成前瞻判断;它向上,以自身澎湃的正向能量,团结和鼓励艺术行业内各领域的从业者,共赴文艺盛世。

我认识《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它的第十年。这一年,我修完博士学位所需课程,进入相对自主的学习阶段,开始以志在理论领域的预备役文艺工作者身份来要求自己。对于像我一样稚拙的学习者来说,逐册翻阅研读历年《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实在是一个好的开始。它像一位耐心的师长,为我补上本应了解的一课,让我跟随从业者的专业视角,重温中国艺术十年发展历程。

自2012年始,《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已成长了十年,这十年也是中国艺术学学科和艺术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十年。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201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国艺术各门类发展现状,就讲话当中有“高原”缺“高峰”的行业判断、“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效益优先的文艺战略给出解读,强调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2014年5月30日和9月17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相继成立。为了回应中国艺术行业对文艺评论工作的紧迫需求,《2014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总论及戏剧、电影、音乐、美术、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杂技、电视共11个艺术门类的分报告之外,增加了“文艺评论”分报告,这一板块延续至今。

十年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成为文艺界理论武装的主题主线。《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关心行业的新进展,倡导行业的新风尚,展望行业的新面貌。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正式发布。《2015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附录部分增加了中国艺术发展年度大事记,以时间为线索,详细梳理每月的行业大事,为从业者迅速掌握行业最新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为研究者批量获取行业重要信息、选取重点研究对象,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一板块保留至2019年。

2016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2016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年度主题词之一是“工匠精神”,提倡沉潜的艺术涵养与专精的技艺功夫,反对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遏制行业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泛娱乐化趋势,尊重“艺以人传”“艺以载道”的规律,各艺术门类分报告重在讨论艺品、人品的紧密关联,以及技、道的辩证关系,从评奖、评优的评价体系和宣传、传播的评论体系等多方面,鼓励行业理性发展、从业者理性探索。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指明了文艺界努力的方向,即稳健走向“高峰”,创造新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2017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聚焦新时代的“新力量”和“新特质”:中国电影“新生代”崛起,“新主流”成为趋势;戏剧有中华民族“新史诗”和“新老戏”;新兴音乐群体得到业界鼓励;美术创作与史论领域频频取得新进展;曲艺类综艺节目讲求新异,曲艺小剧场与专业院团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舞蹈新作不断,青年编导锐意进取;民间文艺实现创造性转化;新摄影群体获得关注;当代书法美学正在构建当中;少数民族杂技新星和新创杂技剧得到鼓励;电视领域大幅释放原创力;文艺评论呈现风清气正的新气象。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担当成为中国学界、文艺界乃至公众普遍认知的共识。《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总论的重点落在“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美术主体话语体系、“中国乐派”的构建等,各艺术门类的重大题材和主题性创作涌现精品佳作,探索新的中国叙事与情感讲述方式,关注现实、讲述时代的现实主义电影、电视、戏剧创作成为主潮。文艺治理力度加大,行业整顿之后有序发展,展现出新时代艺术的新面貌和新时代文化事业的新格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这一年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以往总论和12篇分报告的基础上,增设“网络文艺”分报告,记录网络文艺在20年探索之后取得的成就,并且突破小圈壁垒,即将在开阔的良性生长空间大展拳脚。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文艺工作者“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充分反映出主题实践活动的多样化。文艺界团结奋进,切实“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2020年,“以艺抗疫”和文艺助推脱贫攻坚体现了文艺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艺的深度社会价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年,《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呈现了抗疫主题作品的时效性与惊人的艺术感召力,全民“二创”带动了社会各界对生活方式变化的细腻体察、对时代情感的准确感知,以及对社会难题的冷静反思。《2020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增设“文艺志愿服务”分报告,从不同门类领域的文艺工作切口出发,贡献多维度的中国智慧,提供多样化的中国方案。

总之,《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以详实的图表、数据材料和重点文艺现象、文艺作品评析,描摹了辽阔的中国艺术行业图景,是权威而全面的中国艺术发展状况纪实报告。撰稿者们知行合一,既是理论阵地的守卫者,也是行业的前沿实践者,因而措辞凸显行业“在场性”,紧跟业界动态,有效帮助我这样的读者,突破与行业实况有“隔”的研究状态。

在这十年中,《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准确把握了现实主义精神、科技思维等行业大势,并且逐渐细化为分层定位的现实题材创作和万物互联的“互联网+”、多媒介融合的“新媒体”等。“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撰稿者多次在写到行业前瞻时提及此语。衷心希望未来《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能以更大篇幅和集中板块,呈现学术期刊、学术研讨、科研立项的总体趋势和学科建设、学术机构、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相信此举可以帮助文艺理论界提高站位,了解宏观学术理论态势,改善个体研究者的惯性和小圈子偏见。

殷殷期待阅读下一卷《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美好体验。

笔者收藏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作者:吴昱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博士生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朱丽华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专题页

重访与重构:通向新百年的核心理论范畴 ——“典型理论百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吴昱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