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正文

在文明互鉴中繁荣发展中国文艺(汪涌豪)

2023-12-05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汪涌豪 收藏

栏目:中国文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主题征稿专栏

开栏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明确文艺的方向、目标、责任与使命,中国文联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文艺的使命”为主题,自7月中旬至10月底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得到热情响应和踊跃参与,显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文联工作的担当作为。现优选来稿文章在本专栏刊发,以飨读者。

在文明互鉴中繁荣发展中国文艺

汪涌豪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努力创造文明,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由于各种文明在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落差,因此沟通成为必须。考察不同的文明,可以发现它们都曾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仅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还对欧洲地区产生过影响。如儒家文化影响了启蒙运动,孔子思想启发了莱布尼茨和伏尔泰的思想。看看历史学家唐纳德·拉赫三卷九册的论著《欧洲形成中的亚洲》就可知道,欧洲人的亚洲知识如何始于印度而归结于中国。那种以儒道为体,不带目的论和形而上学预设的世界观,以及关系主义本体论和生成主义的思维范式,曾为西方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此相对应,中华文明也曾受惠于外来文明。近世以前,因消化吸收印度佛教文明,哲学、文学得以长足发展。明朝以后,对西方文明的借鉴吸收不仅使天文、历算有了根本性改变,欧洲人文主义与明清思想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

基于独特的文明养成,中国人对“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从来有清醒的认识,故主张“和而不同”“交通成和”,并由衷地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同之之谓大”“有万不同之谓富”。其要义就是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主张消除隔阂,在互市中求互通,互利中求互补,是为文明互鉴。正是秉承这种文明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再次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并将此视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文明互鉴”因此成为国际热词。今年7月,在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随着中国和亚洲的崛起,全球政治格局正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建构,不同文明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重大的“典范转移”。文明互鉴论无疑顺应此潮流,为世界大变局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跨文明交流,重视在此基础上繁荣发展中国文化和文艺。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传统和社会实践,以国际视野、国家站位聚焦中国经验,赋能文化建设,就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传承发展等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为我们用文艺促进文明互鉴提供了根本的遵循。譬如世界各文明体形成后,曾迎来“丝绸之路”这一交流互鉴的历史契机。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敏锐地看到这种交流互鉴的意义,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特别强调了人类文明相互交往、彼此融合的过程。今天的“一带一路”可说是古代“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的延续。英国剑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彼得·诺兰在接受国内媒体访问时指出,跨文化交流存在多种挑战,考虑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往超过2000年,而与西方的人文交往从近代才开始,所以在落实“一带一路”之于促进文明互鉴方面,中西方增进交流理解尤为重要。如何以文艺为工具,用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拉近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增强世界对中国发展背后的理念、思想和价值的理解,是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今日世界越来越将目光投向中国,文化和文艺业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艺工作者应乘势而上,聚心合力,努力践行文明互鉴的理念,繁荣发展中国文艺。中华文明滋育下的中国文艺,从来有强烈的现实关注和淑世理想,有统合诗礼、贯通文质的愿望与追求,不仅把文艺当成个人的爱好与修养,更能体察其系于时代盛衰、反映家国治乱的教化作用,是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故怀经世济民理想,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种扎根于生存土壤,凝聚国家、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文艺主张,显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忘了“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的古训,应认真体认世界各文明体的文艺主张与理想同样扎根于各自的生存土壤,也能给人以启发和影响。由此在坚定文化自信、鼓励多元开放的同时,既不固守前见,又不过持主见,更不惑于偏见,努力贯通古今,又超越地域、国家和民族的局限。只有这样,才能变单向影响为双向融合,才能真正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来源:影像中国网 潘岩摄)

总之,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计,我们应坚持深耕文明交流互鉴,持久努力,克服单向度模式,赢得多元化角度,直至超越西方文明中心论宣扬的“普世价值”逻辑,以人类“共同价值”为理念遵循和价值旨趣,创造出既关注自身境遇的接地气的新文艺,又积极探索足以凝聚共同价值、实现秩序正义、将文明互鉴论贯彻到底的新的文艺,切实推动世界文明交往朝着多样、平等、包容和共赢的方向发展。公元前5世纪前后,东西方都出现了奠定人类文明基元的伟大思想,是为“轴心时代”。有鉴于当今世界文明独立发展已成过去,跨文化大势已成,“第二轴心时代”正在到来,人类已由“自存”进入“共存”,由“独白时代”进入“对话时代”。这个时代中人所面临的挑战从本质上说都是全球性的,决定了人需要调动智慧协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使各自的文明得以延续发展,这种认识已成为新的“全球伦理”。故继承中华文明珍视“自性”尊重“他性”的传统,在警惕单一社会发展模式的同时,拒绝各种孤立主义、民粹主义,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坚守本土立场,立足当代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与使命。

我们相信,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重视交流与交融的历史取向,以及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文明互鉴的理念,一定能创作出足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作品,在与其他文化与文艺的交流中,迎来“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繁荣局面。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年12月4日第3版


*作者:汪涌豪,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延伸阅读:

文明的连续性与文学批评的历史传统(傅道彬)

中国文艺评论网·汪涌豪专页

我们这个时代的批评伦理(汪涌豪)

努力做好人民至上的文艺批评(汪涌豪)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