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文化之约丨年轻态的中国非遗

2023-02-24 阅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微信公号 作者:刘同华 收藏
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

年轻态的中国非遗

2月17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非遗大集开集仪式在陕西榆林老街举行。图为游客在非遗大集上购买潍县布玩具。邹竞一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于2月17日—18日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步入新时代,我国非遗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着非遗与现代生活紧密连接。为了更好地理解非遗的时代活力,我们采访了该领域的三位专家。

采访嘉宾

王晓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吴元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胡艳琳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研究员

非遗要生活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百姓生活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使命。

王晓峰:我们可以先从这次年会谈起。举办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是文化和旅游部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年度重要任务。年会开幕式上,太极拳、木偶长绸舞、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等众多非遗节目轮番上演;200余项非遗、500余名非遗传承人在年会上得到精彩展示,为各地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同时,群众的参与是我们举办此次年会的初衷,也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即非遗要生活化,要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百姓生活。

我们在榆林老街举办的非遗大集,汇集了以陕西、河南、山东、四川4个省为主体的各类非遗项目,这些项目大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为百姓打造了一个互动型、沉浸式的非遗体验空间。当地老百姓参与度很高,像过年一样参与到年会中,可以说为百姓打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非遗节日。我们秉持着“开一次年会,办一场大集”“办一场大集,兴一条街市”的理念,更好找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非遗资源的创新转化方式、旅游发展的文化融合方式;更好展示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感、时代活力感。

我们协会的最大优势在于链接社会资源,更好地凝聚团结更多社会力量,共同为非遗保护做出积极贡献,探索推动非遗的社会化保护。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与浙江省文旅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2年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多元化展示大运河沿线城市的非遗项目和非遗转化成果;指导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口市人民政府主办“2022年(第二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推动非遗进入新场景,连接现代生活,彰显当代价值;联合知名网络平台举办“非遗虎年大集”、非遗美食大集,提高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能见度,等等。

这次我们发布了“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就是希望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扶持帮助青年非遗传承人的成长,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好的全国性平台。通过他们的成长,带动更多青年关注非遗、热爱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一支奋发有为的生力军

记者:中国有近十万项的非遗项目,怎么样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怎样跟现代的生活融合好,都是我们的任务。承担起这样的任务,需要一支奋发有为的生力军。您多年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谈一谈在培养生力军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吴元新:这个我深有体会。长期以来,我们竭尽全力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抢救保护、研究、创新、传承蓝印花布,以及培养年轻非遗传承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们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比如,我们设计的系列作品“凤戏牡丹”台布、“年年有余”挂饰、“喜相逢”桌旗系列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先后应邀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举办展览等。

传承,离不开保护与发展。我们广泛搜集了散失在民间的大量印染织物的优秀纹样,保护了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同时还对传统技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梳理,出版了多部专著,为蓝印花布纹样进入时尚领域,脚踏实地作了一些创新性的转化工作。

提到培养年轻人,有很多同业同仁都在做着大量工作,而且卓有成效。比如去年,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全国首届非遗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仪式,这意味着中国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专业和科学的轨道。以我从事的领域为例,在传承中,我们注重培养年轻的传承人,通过染坊中带徒、家族式传承、院校教学传承、社会培训等方式传承传播技艺,先后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立传统染织工作室,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开设全院的手工艺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在天津大学成立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分馆,在苏州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传统印染课程……培养了大量的年轻传承人。

仅举一例,2017年以来,六年中在文旅部非遗司及江苏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南通大学就培养了400名传统印染技艺年轻人才。我们衷心希望在更长远的未来,看见这批年轻人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与田野中,为非遗事业生气勃勃地工作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记者:近年来,大量非遗传承人用时代审美对非遗进行二次创作,用文化衍生品不断拉近人们与非遗的距离,“非遗让生活更美好”“非遗让旅游更快乐”“非遗让生命更长青”的宣传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结合您的工作观察,谈一下我们的非遗是怎样见人、见物、见生活的。

胡艳琳:这个话题,我自己有切身经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记忆深处的家乡,总是跟一蓬蓬郁郁生长的竹子联系在一起。记忆中,儿时爷爷奶奶家门前屋后,除了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更多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竹子。东坡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爷爷是当地有名的好篾匠,是方圆百里有名的手艺人。小时候跟着爷爷赶集卖篾货,眼见爷爷的东西早早就被人一抢而空,然后悠闲地带着我们逛街买好吃好玩的,别人的却少有问津时,心中时常涌起自豪感。

当老师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解孙犁的《荷花淀》一文中水生媳妇月夜编席的静美场景时,我脑子里浮现的却是爷爷在金色阳光铺满的堂屋里劈竹、刮竹、破篾,一双灵巧的大手在青黄相间的篾片中来回移动,柔韧细长的竹子在午后阳光中快速翻飞,被篾片围在中间的爷爷有若自带光圈……

近些年来,很多已失去了在农耕文明时代的实用功能,却承载着千百年文明基因记忆的古老传统技艺,慢慢由“匠”入“艺”,用它们的烟火气和慢生活节奏,温润着我们的生活乃至灵魂,成为宝贵的财富,被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也越来越多。

去年,据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介绍,我国有着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我国已有42个“非遗”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回顾我们的“申遗”之路,就可以看出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有文化财富的责任与担当。

因为工作原因,越来越多地接触并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工作中,也不断见证着非遗事业的发展。在一次中国非遗年度大会上,看到贵州赤水竹编的工艺品,精美异常,既有爷爷当年所编器物的缩微版,也有很多创新发展的新竹编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经了解方知,竹编早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赤水早已成立了竹编产学研基地,集加工生产、学徒培训、产品研发推广等于一体,多款产品被列入国家级扶贫产品,正在形成一个文化产业,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成为带动当地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样板。一滴水折射着太阳的光芒,相信这也不是个案,它同样折射着新时代的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它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是一个生命体,它在不断地发展着、不断地演进着,始终处在变化的过程中,它生命的活力就在这个演进当中。


延伸阅读:

用影像彰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中国纪录片正在奋力书写非遗文化影像志(牛光夏)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