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正文

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国际化戏剧评论高级人才班”正式开班

2023-07-1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推动中国戏剧评论的国际化传播

——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国际化戏剧评论高级人才班”正式开班

文明是文艺的根,文艺是文明的灯,戏剧是舞台天地的璀璨星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际化戏剧评论高级人才班”在火热的七月如期而至。本次人才班实施主体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人文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出席开班式并致贺词。国家艺术基金督导专家代表,上海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沈文忠宣读国家艺术基金立项通知书并致贺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王宁作开班感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主持开班仪式并致欢迎词。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副院长黄暾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韩振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谢柏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管理工作机构负责人、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副主任沈捷,上海市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胡晓军,上海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顾坚核等出席开班式。徐粤春与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为学员授课。

王宁在开班感言中回顾了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以李叔同、洪深、顾毓琇、卢燕等校友为杰出代表,交大在127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戏剧影视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国际化戏剧评论高级人才班的举办,正是寻根之旅,也呼应了中国戏剧国际化传播的时代趋势。

徐粤春在开班式上表示,文学艺术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中国戏剧作为中华文明特有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世界视野中研究当代中国戏剧、帮助国外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戏剧,应成为中国戏剧理论评论工作者自觉的学术追求。应以具有有效的阐释力、说服力和包容度的“国际化批评”新范式,面向世界对我国戏剧精品予以精准到位的审美评论和具备学术含量的推广实践,在国际语境中展开有效对话,推动中国戏剧走出去,向世界阐释中华文明精髓、呈现中国艺术魅力,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陈涌泉认为,本班堪称是我国戏剧界培养中青年国际剧评人才的“黄埔一期”。他提议本班要与中国戏剧活动紧密互动,也要与中国剧协广泛联系的全球各大戏剧节彼此呼应,大力推动中国戏剧的国际化传播,在世界舞台上唱响中国故事的戏剧弦歌,体现赋予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的东方审美气韵。

谢柏梁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以国际戏剧艺术评论的形式在世界上传承民族戏剧之美,文明互鉴,好戏同赏,以多语种戏剧评论和戏剧评论国际论坛推动中国戏剧的弘扬与传播,这是国际化戏剧评论高级人才班的使命和责任。

本班从海内外66位报名者中严格遴选、择优选拔,共录取了30名学员,其中具备高级职称者14名,中外名校博士16名。本班授课师资当中,既有文旅部、中国文联的多位嘉宾,也有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文联的专业批评家。此外,除上海交通大学的强大师资之外,还聘请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部分海外知名院校的近40位一流学者授课。这些教授中不乏二级教授、长江学者、欧美院士等学界领军人物,大部分课程以双语或英语形式授课。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揭牌

“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艺批评”高峰论坛综述

多国院士汇集云端讨论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