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互动问答>正文

博物馆是什么

2016-05-24 阅读: 来源:美术报 作者:严建强 收藏

  “博物馆”一词的由来

  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博物”的概念。晋代学者张华写过一本名叫《博物志》的书,古代中国也把知识渊博的人称为“博物君子”。在汉语中,“博”字有广大丰富的含义,“物”字则表示世间的各种物质,包括自然物质和人工制品,“馆”主要是指各种公共建筑物。唐代以来,往往把专门保存、管理文物和讲论学问的建筑物称为馆。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把“博物馆”这一概念理解为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尽管从历史早期开始中国就有专门收藏和保存文物的建筑与机构,但这一传统并没有发展出以公共教育为特色的近代意义的博物馆来。实际的情形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博物馆”一词是近代从英文“Museum”译出的。1971年版的《牛津英文大字典》将该词解释为“缪斯的所在地”,是为了对缪斯(Muses)──宙斯和记忆女神的9个活泼女儿——表示敬意。所以,在古代希腊,“Mouseion”也往往被看作是供奉缪斯的神殿。

  公元前4世纪正值古代希腊文化的高峰时期,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在他寻求霸权的一系列征战中掠夺了许多珍贵和稀有的物品,交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里士多德学园收集了数以百计的手稿、地图及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标本。到公元3世纪希腊化时期的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城的宫殿里建立了一座科学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物院。这样一座机构往往被一些博物馆学家视作古代形态博物馆诞生的标志。但它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博物馆有着很大的区别。博物馆一词的本意是“大学建筑物”,是“用于追求治学和学艺的大楼或房舍”,即由教授们用于研究、写作和讲课的场所。所以法国学者G·比代在《希腊语——拉丁语词典》中将博物馆一词解释为“供奉缪斯、从事研究之处所”。这座博物院从地中海国家招聘了上百名知名学者进行研究和讲学,所讲授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哲学、数学、医学、文学、艺术和语言。博物院还拥有图书馆和收藏室,收藏品包括动植物标本、美术品和国内外的珍贵物品,此外还有动物园和植物园等。确实,它“实际上是一所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学院的联合体”。可见,在古代,博物院(Museion)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是人类多种多样的智慧、知识和文化的集中发展,这种文化殿堂的观念一直延续到十几个世纪后近代博物馆的诞生。然而,“Museum”一词作为博物馆的固定用语,则是17世纪以后的事。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建立,正式使用了“Museum”。此后,它被广泛地用来表示收藏和展出历史古物、艺术品和自然标本的一种机构,并一直沿用至今。

  汉语中“博物馆”一词出现是较为晚近的事。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提及的,尽管中国古籍中很早就有“博物”的词汇,但其意义与我们今天的理解并不相同。只是到了近代,博物馆作为一个词语,才从西方文字中翻译过来,并在社会上广泛地使用。

  中国对西方博物馆的接触和了解,始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去西方出访、留学的人逐渐增多。这些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人往往被西方形形色色的博物馆所吸引,如郭嵩涛在国外逗留两年时间内就参观了数百个博物馆。在他们的游记和随笔中,时常有参观西方博物馆的记载,所用的名称有“集宝楼”、“积宝楼”、“禽骨馆”、“画阁”、“军器楼”等,并没有统一的名称。1867年清末改良主义政论家王韬随英国人理雅各去英国译书,在他的《漫游随录》中记载了他所见的博物馆,在这本书中我们首先看到了“博物院”一词,但这种用法并没有普及开来。

  与此同时,日本也派遣使团访问西方。这些人回国后将其所见所闻由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整理成《西洋情况》一书,于1866年出版。在这本书中开始使用“博物馆”一词来表示他们所参观的各种有关机构。被称为日本博物馆奠基人的田中芳男对日本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说正是他首先假借汉字把“Museum”译成“博物馆”。

  1870年以后,博物馆(博物院)一词逐渐成为固定译语。但中国使用这个词是直接译自西文,还是借用日本的翻译,尚不清楚。无论怎样,“博物馆”还是准确地表达了“Museum”一词的内涵。在汉语中,“博物”一词意味着广泛了解事物,如《汉书·楚元王传赞》中的“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左传·昭公元年》中写道:“晋候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都含有知识广博、智慧丰富的意思。

  什么是博物馆

  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一座通常意义上的博物馆应该由这样一些基本的要素构成:一定量的藏品;一定的设施和设备;一定的工作人员以及持续向公众开放。但是,当我们着手给博物馆下定义时就会发现,比起为诸如图书馆、档案馆、学校和研究所等机构下定义,要困难得多。困难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形态的多样化。博物馆的藏品远不像图书馆的图书或档案馆的档案那样单纯,它可能是历史文物、自然标本,也可能是某一个遗址,或者是依然活着的动物和植物;博物馆的建筑也是形形色色的,可能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标准形态,也可能是一座古墓,甚至是一片大山。这种丰繁多样的形态,给博物馆定义带来很大的困难。

  第二是其职能的多重性。到现在,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一种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它既是收藏中心、研究机构,也是传播知识的学校,或提供娱乐的场所。曾任美国博物馆协会主席的约瑟夫·V·诺布尔把博物馆的功能归结为五个方面:收集、保管、研究、解释和展览,荷兰的博物馆学家P·V·门施则将其职能概括为收集保管、研究和教育。其中有没有中心的职能,或何者为中心职能,可谓见智见仁,莫衷一是。在这种情况下要制定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困难重重。

  第三、区域性文化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是统一的博物馆定义的障碍。博物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某种意识形态的色彩。许多国家都把博物馆看作民族文化特征的象征,是保护和捍卫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各个国家、民族,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各国博物馆在履行其职能上也各有侧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各国往往根据自己国情和需要来制定自己的定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制定全球范围统一的定义增加了困难。

  第四则是博物馆内涵与外延的历史性变化。这或许是制定标准的博物馆定义所遇到的真正的难点。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困难是积极的,表明了这一机构处在变化和发展之中。确实,在博物馆这一概念之下,古代形态和现代形态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随着博物馆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原先具有相似特征但并不属于博物馆范畴的机构也被包括进来,从而使它的外延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也在历史地变化着,从过去以收藏为主导转化为今天以社会教育为主,收藏、研究和教育并重。这就使得我们为博物馆所下的定义很难具有恒久性,而只能适应于某一个独特的时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博物馆的定义随着文化环境,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在今天,博物馆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性的事务,尤其是博物馆学的产生,更提出了博物馆定义的迫切要求,以达到一种国际范围普遍认可的共识。没有这一点,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和对话,以及博物馆学的研究和教学都难以进行。正因为如此,自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后,不断努力地试图为博物馆下一个适当的定义。从1946年到1974年不到30年的时间,共召开了10届大会,几乎每一届都对博物馆的定义展开辩论,并作出修改。196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下了如下的定义:博物馆是一种为公众兴趣而设置的永久性机构,旨在通过各种方法特别是对公众展示一组组具有娱乐性、知识性而且具有文化价值的器物和标本:诸如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收藏以及植物园、动物园和水族馆皆是,以达到保存、研究和提高之目的。到1970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为博物馆所下的定义中强调了以器物作为主要交流手段的特点。1974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0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所下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这一定义成为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博物馆定义,和以往的定义相比,它更重视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这不仅是对近代以来博物馆社会化运动的一个总结,更是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对博物馆提出的要求。尽管争议依然存在,但大多数国家制定各自博物馆定义时都以此作为依据。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适应了博物馆外延不断扩大的变化。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