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艺节目《导演请指教》的启示: 10分钟如何拍出10分的优秀短片?

2022-12-0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周粟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入围文章,由作者参选提供)


作为一档影视导演真人竞技类综艺,网络文艺节目《导演请指教》开播以来始终不缺乏话题:“跨界”导演、“大腕”导演、“星二代”导演乃至“差评片”导演纷纷亮相,作为选手的导演们自带未映先火的活跃热度。节目组特邀16位导演由幕后移步台前,让习惯坐镇幕后调度千军万马的“裁判员”,化身聚光灯下激烈对垒博弈的“运动员”;令导演选手置身残酷而真实的影视“圈子文化”话语场中,直面令人脸红心跳的点评打分与尖锐批评。

由“指挥官”向“一线战士”的角色集体转换,配合竞争淘汰的赛事规则设计,使导演们不得不毕其功于一役,全力以赴交出“影像答卷”,诚惶诚恐地接受顶尖制片人—专业影评人—学院派专家—大众评审团的集体审视与辛辣品评;而那些尚无名气的导演选手们,更要在网络综艺特殊的“真人秀”场域之外,观望屏幕前数量更为庞大的网友们是否买账,把握在市场和受众的反馈中被投资人“pick”的难得机遇。

正如《导演请指教》的宣传语所说:要让优秀的导演得以被“看见”。抛开综艺节目客观存在的喧嚣话题与标签元素,《导演请指教》的核心看点仍聚焦于16位导演的作品与才华本身。对于选手来说,短片创作看似难度下降,实则挑战倍增。节目组要求导演们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一部影片完整的影像传达,这导致很多“预告片般”精彩震撼的剪辑技巧,掩盖不住全片没头没尾的故事创作困境;一些“看上去很美”的艺术创意构想,细品起来令人感到不知所云。

究其原因,短时间内用影像讲好一个故事,不仅需要高超的镜语技巧,更需要紧凑的情节设计、严密的逻辑铺陈与前后呼应的细节闭环。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意欲达成观众对作品的理念认同与情感共振,必备的是“合理”的节奏把控力与“合情”的情绪渲染力;短片创作只有在有限时长内做到“合情合理”,才能真正提升导演思想之于观众内心的“真实到达率”。由此,作为一档兼具双重功能(网络文艺知识性传播与影视创作实践性普及)的综艺节目,《导演请指教》的问题意识凸显:如何在10分钟内打造一部“十分”优秀的短片?答案或许正是四个字——形神兼备。

以加入郝蕾战队的曾赠导演为例。《导演请指教》开播以来,这位既无市场热度和名头加身,又无跨界明星身份加持的新人导演,却赢得大众上座率(92%)和专业上座率(98%)的一致好评,成为《导演请指教》中的一抹亮色。曾赠导演的《爱情》是节目开播以来,第一部甫一出现片尾字幕,就赢得全场雷动掌声的短片作品;众多言辞犀利标准苛刻的制片人和影评人,都在短短10分钟的影像感染中潸然泪下。

深入分析,《爱情》于《导演请指教》众多作品中拔群出萃的核心原因,就在于“形神兼备”: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娴熟精湛的影像语言技巧是其“形”的载体,而影片的“神”则体现在导演涌自内心对于“爱情”真挚透彻的感悟力。

首先,“形”的出色,渗透在对细节鞭辟入里的精巧构思上,遍布于对叙事细致入微的前后呼应中。优秀的导演往往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画面本身,即首选以“影像思维”推动叙事,而非过多依赖画外音、对白、音效等“外挂”喧宾夺主。《爱情》开篇第一个镜头,就是男主角(张晚意饰)用手语向聋哑同事“讲述”晚上所放电影《大话西游》的情节:“有一个男人,还有一个女人, 他不喜欢她,后来……”年龄大的聋哑同事不耐烦地用手语打断他:“没意思!”此时,年轻的男主角试图继续“无声”抗议,表达对电影中美好爱情的憧憬。

以上这一小段开门见山的“无声”叙事,就巧妙地实现了四重功能,体现出导演在“形”(氛围基调的整体营造与声音细节的具体设计)上的扎实基本功。其一,构思绝妙地完成对主题的直接切入。以“片中片”的《大话西游》情节呼应《爱情》即将展开的纯爱叙事,即利用观众对《大话西游》“前史”故事的耳熟能详,迅速交代角色关系,清晰勾勒人物心理。其二,奠定全片含蓄留白的东方美学风格。借助“手语”交流本身“无声”的独特性,推动纯净诗意的审美意境营造,即配合“东船西舫悄无言”的“无声”留白,留给观众“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回味思考。其三,与聋哑同事“对话”时的无声手语描摹,契合了男主角淳朴沉默不爱言语的外在形象;而向历经世事的长辈“无声抗议”的急迫状态,又突出了青涩安静外表下,男主角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执着。由此观众寻觅到男主角反差鲜明的性格“共情点”,为后续叙事的快速推进积蓄观众的“共情力”。其四,影片前期特意安排的选择性“失声”,正是为结尾主题曲响起时,观众五感六觉被完美“征服”的目标所做的延宕设计。即影片大部分时段“静若处子”的无声状态,不仅凸显了影像画面的内在感染力,更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隐忍,助推最终高潮水银泻地般奔涌而来时的“声”入人心。导演如此“欲扬先抑”的精妙构思,保证了一部仅有10分钟长度的短片,足以促动观众的情绪,随着情节的“跃迁”,达到情感的“沦陷”,即当主题曲《一生无憾》响起,观众也将“十分”无憾,因其真实感受了“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高峰体验。

其次,相较于“形”上的娴熟技术和丰富经验,“神”更是一部短片画龙点睛的“核心竞争力”。“形”只是保证影片结构合理的“局部经验”,而“神”才是标志影片圆满杀青的“普遍真理”。只有当导演真正“用心”去体验影片的台词和演员的情绪,先行完成导演与作品之间的“共情”,进而充分施展电影“传神”的内在张力后,才能助推观众与作品间形成真实不虚的内心共鸣。

例如,《爱情》中通过角色几次凝视镜头的眼神特写,就将女主角双瞳剪水流露的落寞之美,及男主角淳朴真挚的怦然心动,呈现得淋漓尽致浑然天成。第一次凝视中,当女主角(张雪迎饰)被渣男甩了,身着紫霞仙子服装孑然站立《大话西游》取景城楼之上时,目睹女主角惊鸿一瞥的男主角,瞬间“毫无抵抗”地爱上了对方。这第一次的凝视是全片最为“传神”的点睛之笔,引发了青涩男主角在“一见钟情”之后情窦初开的情感变化。因此,这一“瞥”需要女主角用“眼神”演出落寞而心有不甘的分寸感,呈现楚楚可怜之余那份柔中带刚的倔强性格。从《导演请指教》的花絮可见,拍摄这一段时女主角张雪迎迟迟找不到状态,如此导演将丧失全片最为灵动的核心“神韵”。

当拍摄关键性的重要镜头时,面对无数聚光灯、摄影镜头及剧组人员充满期待的眼神,演员必会像参加重大赛事的运动员一样,背负起想赢怕输的巨大精神压力。这时优秀的导演就要像经验丰富的教练一样,不再刻意关注演员千锤百炼的表演技巧,而要激发其调整出最适的心理状态。从《导演请指教》的花絮可见,《爱情》的导演曾赠善于察觉女主角的心理症结,进而以寥寥数语迅速完成点拨,帮助演员跳出困局重获自信与专注,最终演出了片中“一眼万年”的完美回眸(见下图1)。

图1 《爱情》中女主角的回眸

在拍摄这第一次的“凝视”时,女主角张雪迎曾遇到巨大心理障碍:“想到在影片这个地方,我必须得眼眶含泪,我就有压力……”导演曾赠意识到演员已陷入心魔构筑的“围城”无法跳脱。此时,导演“请指教”的功力体现:曾赠以自身阅历告诉张雪迎,她只需要专注于上一段“渣男”抛弃自己时的感觉,其他什么都不用想。导演此处完成“指教”的高明之处在于,她深知年轻演员虽不像老戏骨那般能“一秒落泪”,但这种青涩却希望演好的焦虑状态,反而更符合片中角色对于爱情执着投入的心境,这是比使用经验丰富的老演员更弥足珍贵的意外收获。由此,对于一位刚刚失恋年轻人“感同身受”的把握,使导演成功引导演员跳出自我否定的压力圈,“指教”年轻演员成功挖掘出深埋心底的情感潜力,在帮助演员重新找回影片合理节奏的同时,也真正扶持演员随着影片拍摄而共同成长。

正如路易·博德里在《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中指出的,“观者与其说是与再现之物(即景观本身)认同,不如说是与安排景观使其可见的那个东西认同”,而“一旦认同能够实现,被采用的叙事形式,影像的‘内容’都远非重要了”。《爱情》作为一部时长有限短片,其导演能够抓住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凝视”记忆点,就达成了影片“形”之上对“神”的精准拿捏,进而推动了观众与镜头背后导演的内在共鸣,其后的多次“凝视”也就能更加顺畅地助力人物情感实现持续“燃烧”。

图2 《爱情》中幻化为紫霞仙子的女主角与男主角/观众的对视

例如,男主角在经历第一次的“心动”后,即使再观看《大话西游》也只会将紫霞仙子想象成女主角的样子(如图2),这不仅展现出爱情的巨大魅力,也隐含着导演的对电影亦真亦幻“造梦机制”的哲学思辨;又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男主角,晚上梦到白天遇见的女主角,正幻化为紫霞仙子向自己做出经典的“眨眼”动作(如图3),此时于无声氛围下伴随眨眼发出的“叮”的一声,瞬间“一眼惊醒梦中人”,不仅体现出年轻人对潜意识中无法遮蔽的美好情感的强烈渴望,也呼应了男主角梦醒时分持续发酵的心动感受。以上这些影片“神韵”的传达简洁而灵动,未曾着墨一句台词,却以纯净的镜头语言、拉满的细节变化与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打动观众。正如萨特所说,“他者的凝视具有一种至关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使我获得自我反思意识”,导演巧妙把握住“凝视”大特写的镜语魅力,以角色与角色、角色与观众间的真挚眼神对望,推动了观众对影片主旨中爱情本质的感性触动与理性思考。

图3 《爱情》中幻化为紫霞仙子的女主角灵动眨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网络文艺节目的创作同样如此。在《导演请指教》中,郝蕾对《爱情》点评是:“这才是电影真正的样子。”一向严厉“毒舌”的李成儒也说:“这部片子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部片子,它让我牢牢记住了两句台词:假的证明不了,真的也不用证明。有这两句话,这个片子就立住了。”正如《与内心的恐惧对话》一书中所写道的,“情感不需求有智商,它本身就是智商”。当一部短片于在有限时长内,能基于娴熟精妙的影像技术,真诚表达出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时,就一定会赢得观众的真心。在以“内容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2在线视频V视界大会上,人们看到了当下传媒领域对于10分钟左右的“中视频短剧内容”的充分重视,相信在短片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日益提升的未来,《导演请指教》引发的这一问题意识,将带给更多有志于短片创作的潜力导演新的启发。


作者:周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


延伸阅读: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专题)

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