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
  • 中国文论概念的古今之变及其融会策略(李健)

    中国文论有古代和现代两大系统,概念也存在着两个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中作为理论筋骨的概念差异极大,很多概念几乎无法找到融通甚至对应的点。这给人们整体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很大困难,更为构建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古代文论的价值是彰显了理论的民族性和审美的独特性,局限是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现代文论的价值是紧跟现代世界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试图与世界接轨,局限是民族特色不鲜明,创新性不足。这说明,僵守古典和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都不是正途。唯一的途径是让古今融会,通过概念的深入研究和中西互释实现通约,从而实现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的。

    2024-01-10详情
  • 历史地看待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程正民)

    文论话语体系是文论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它具有共同性和独特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百年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变化,同百年文学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变化的动力在于各种文论话语的对话和融合。新时期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探索和建构,进入了新的阶段,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新的进展。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面向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实践,实现中西文论的对话与交融,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仍然任重道远。

    2024-01-08详情
  • 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美学变革(祝帅)

    当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已经渗透到各种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尽管传统的人工设计仍然没有也不可能被AIGC完全取代,但随着AIGC生成设计的普及和建立话语霸权,其审美范式将会从模仿现有的设计逐渐发展到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规律和法则,并逐渐影响到公众领域的审美变革。虽然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形成了全新的设计美学风格还为时过早,但不管从现象还是逻辑来推断,人工智能都正在形成一种特有的美学风格,对此我们要开展及时的解析,并基于设计美化生活的初心进行积极的应对。

    2023-12-25详情
  • 设计与理性:人工智能设计的美学反思(陶锋 梁正平)

    本文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设计发展的历程并试图对其进行定义与分析:人工智能设计主要指的是人工智能程序自动或者半自动地生成艺术设计类产品的过程。其次,本文从美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设计进行如下反思:一是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的人机关系,是对抗还是重生,并指出了人工智能对设计主体性的挑战和改变;二是延续本雅明与阿多诺对机械复制时代的争论,认为人工智能设计是智能文化工业的体现,并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设计中自由与限制、确定性与偶然性的冲突;三是提出“设计理性”概念,并认为其是对工具理性的反思与超越。人工智能设计的美学反思需要我们对人机关系进行重新解读,机器是对人的辅助而非取代,我们应避免人工智能对创意领域的过度渗透,实现可控情况下人机的和谐共生。

    2023-12-21详情
  • 网络亚文化失范与新媒体文艺评论网络暴力(郑焕钊)

    新媒体文艺评论中的网络暴力行为的产生,既是技术发展带来的风险、不良媒体和资本推波助澜的结果,也是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失范所致。总体上,溢出正常文艺评论的恶意抹黑、不同亚文化圈层因价值冲突而产生的群体攻讦、粉丝控评及其话语“踩踏”现象,以及模因传播的越界而带来的侵害等,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新媒体文艺评论网络暴力造成的后果,不仅是对相关人员人身权利的侵害,破坏文艺评论的正常环境和评价体系,也将导致文艺公信力的丧失,影响文艺生态的健康发展。制约新媒体文艺评论网络暴力失范,需要回到网络亚文化与当代娱乐经济、工业的复杂结构中,探索作为亚文化实践的新媒体文艺评论的边界与尺度。

    2023-11-10详情
  • 数字时代网络文艺评论的自律与他律(张慧瑜)

    文艺领域的网络暴力严重损害文化产业的市场机制和理性以及公共的言论氛围,我们可以从网络平台的公共性、粉丝文化的自主性,以及法律、法规的监督功能三个角度治理这种现象,减少网络暴力。治理过程中,既要充分认识到网友参与文艺评论的积极功能,又要杜绝网络暴力对文化市场的干扰。这首先需要用自律的方式自我约束在网络公共空间的行为,形成一种公共讨论的伦理自律;其次需要网络平台加强管理和预防,在技术上降低网暴的风险;同时还需要以法律、法规划定基本的行为底线。就现代社会来说,文艺评论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讨论、社会讨论的自主空间,是展现多元与共识的公共领域,其自主性体现为评论者的自律性,是在理性的背景下对文艺作品的评论,而他律是用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规范和惩戒。我们希望通过把评论者的自律与强制性的他律结合起来,使文艺评论领域的网络暴力无处遁迹。

    2023-11-10详情
  • 以文艺批评话语反击网络暴力(赵丽瑾)

    文艺领域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表现为施暴者以道德评判取代文艺批评,对文艺创作者进行个人攻击和侮辱,进而危害文艺批评。在更深层面上,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下文艺批评的困境和问题,即传统文艺批评面对新文艺现象时的“失语”;网络文艺批评因资本操控和理性的缺失而导致潜在的“暴力”危机。建构有效的文艺批评话语,是摆脱道德话语压制、反击网络暴力的重要路径。

    2023-11-09详情
  • 文艺评论的“事理”与“情理”(王德胜)

    文艺评论的“事理”,是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等的存在事实,“因事循理”的批评意识则是文艺评论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同时,文艺评论隐含着主体情感意识的作用,“情理”内在地结构了文艺评论的判断立场。这也是文艺评论能够不拘于一般事实描述,必定从文艺的具体“事理”中见出更深一层意义、更高一层价值的特殊性所在。面对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的各种感性喧嚣、快意消费,文艺评论尤其需要不断完善评论者的批评理性,强化评论者的价值建构意识,从“事理导向情理”的评价原则和“情理见诸事理”的评价方法两个方面,现实地把握好文艺评论的具体尺度。

    2023-11-09详情
  • 寻求富有传统姻缘的美术史观(夏燕靖)

    以中国传统美术史学核心理论为建构主题,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会贯通于整个美术史学的研究当中,对其内涵在学术上作出更加清晰的阐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强劲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当今美术史学研究中涌现出的富有现实价值的观点。其具体研究措施主张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推进传统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融通中西,向传统美术史学领域沟通,完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现代性转换。本文从“诗言志”、“中和观”及“观物取象”与化境说的主题切入,进一步阐释中国传统美术史观的文化特性,推动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2023-10-26详情
  • 当代艺术的形态转向与美学的方位(黄宗贤)

    艺术的形态从来都不是固化的,总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与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而修正着面向,甚至发生颠覆性的变革。特别是近来,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和新媒介技术的不断精进,对艺术的创作方式、表现形态和传播、接收方式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在技术对社会结构化地“进驻”中,艺术获得了更多创新感观形态的机遇,也有了寻求多元价值和拓展话语空间的可能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科技理性与科技手段“话语霸权”的境况中,当代艺术发生了多维转向,也使得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现象。本文力求从社会转型与艺术转向的关系出发,考察当代艺术转向的动因与机制,审视其在媒介与空间层面体现出来的特征,探究当代艺术形态的拓展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当代艺术的景观化与美学的空心化现象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对当下何以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学品格提出思考。

    2023-10-24详情
  • 美术,还是艺术?——走出荆棘丛生的词语密林(李心峰)

    在艺术学取得显著发展、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在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导下编撰、审定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名词术语,对于规范艺术学科概念术语、加强艺术学话语建设非常必要而迫切。由于这项工作事关重大、复杂繁难、不宜速成,需要学界对该学科的基本概念、术语,尤其是一些核心、关键概念术语进行系统、深入的辨析、梳理,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后,再进行艺术学理论名词的编撰、审定与出版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规范使用相关名词术语的作用。本文对美术、艺术这样一对艺术学常用的核心、关键概念加以梳理、辨析,力图走出布满荆棘的词语密林,让它们在不同语境、语用下歧义纷呈的内涵外延变得澄明清晰。

    2023-10-20详情
  • 虚拟现实艺术的“参与性诗学”(赵立诺)

    本文以媒介比较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参与式文化与虚拟现实技术之间的有机转化关系的探讨,试图阐明参与性作为这一艺术的技术性实在、文化性前提和诗学本质,如何在作品中发挥作用。故本文以《OP.VR》《历历在目》《呼吸》等作品为例,借鉴贝林特、许煜、保罗•维希留的相关理论,探讨虚拟现实艺术与卷轴画、塞尚绘画、全景画等经典视觉技法在参与性上的异同。本文提出,当代虚拟现实艺术的有机诗学应具有三个特征:“邀请性”“融合知觉”与“精神图像的双向生产”。

    2023-09-13详情
  • VR纪录片移情效应的技术逻辑与影响因素(顾亚奇)

    虚拟现实影像作为一种“情动—影像”机制,源自身体对信号的整合,触觉认知带来的身体经验使纪录片产生了远比文学艺术强烈的“移情”效应。虚拟现实内容的沉浸性以“去中介化”营造在场感,以“交互性”搭建互动叙事,以“想象性”在虚拟空间中获得“具身感”,这是移情效应从“技术”到“审美”的内在逻辑。从技术维度考量,观众感官不适、画框消失带来的聚焦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移情效应的损减。从内容和文化角度看,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真实”由创作者与体验者共同构建,应重视“非虚构”与“影像正义”的媒介规约,个体经验结构和文化圈层差异难以改变VR纪录片接受中的观念偏见,虚拟现实技术赋予纪实性内容的价值和功能应被审慎看待。

    2023-09-11详情
  • 虚拟现实艺术:基于四重维度的考量(周雯)

    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虚拟现实艺术的意涵在媒介视角、艺术史视角、观者视角、叙事视角等四重维度的共振中进行界定。其中,媒介维度展现了虚拟现实媒介从玩具、镜子,再到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史维度基于西方艺术史观念发展的内在演变逻辑,提出虚拟现实艺术属于“匣子”“格子”“框子”之后的“盒子”模式;观者维度集中体现了虚拟现实艺术所营造出的“数字原生空间”是对真实世界的“再媒介化”;叙事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叙事是对影像叙事的模仿,更是对之前所有媒介叙事的挪用,进而重述了全景叙事、交互叙事与人工智能叙事的模式。总体而言,虚拟现实艺术本体旨在从单一的审美对象变成复合的体验触发器,同时在多重维度的共振中解释自身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合理性。

    2023-09-07详情
  • 人工智能环境中的人本主义批评传统(李震)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始影响社会各个领域,也开始冲击文艺批评,机器人写作、特别是ChatGPT的面世,似乎已冲击到人作为文艺批评主体的地位,以及本文所倡导的中国人本主义文艺批评传统的复归问题。对此,本文认为,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媒介的身份,只能是人的中枢神经的延伸,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非生命体的虚拟仿真产品,最终无法取代具有生命体的“合法”智能的批评主体——人;算法算不出审美体验来,机器人写作也写不出学术思想来。因而人工智能环境中的文艺批评,应该更加坚守人本主义立场,坚持“品”——磨砺感官,保持直觉和感知的敏锐度;坚持“悟”——淬炼心智,保持体验和顿悟的深刻度;坚持“思”——锐利思想,保持评价和判断的精准度。在文艺批评话语体系重建的问题上,人工智能引发的话语变革,与本文倡导的人本主义批评的话语方式,倒是有着某种共同的倾向,即趋向于基于感官直觉和画面叙事的口语,如此,便可以共同推动文艺批评回到说“人话”的传统中来。

    2023-09-06详情
  • 世界文学视域下的民族文学研究及其海外传播——王宁教授访谈录(刘丽艳)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世界文学的视域来探讨中国文学方兴未艾,但往往忽视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也应该包括少数民族文学,而这方面恰恰是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缺憾。本文以访谈的形式,记录王宁教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民族文学的研究及其海外传播所作的思考。作为中国语境中世界文学理念的倡导者与推动者,王宁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对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如何融入世界文学,以及如何更好地提高民族文学的海外传播效果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2023-08-14详情
  • ​“浪漫的崇高”与“流动的乡愁”——兵团文学的美学特色(邹赞)

    兵团文学既自觉融入当代新疆多民族文学的斑斓图谱,也以反映兵团社会历史变迁和几代兵团人命运故事为旨归,在书写兵团农场日常生活、再现兵团人市场经济改革大潮中的心理调适、塑造兵团代际形象等领域取得瞩目成绩。兵团文学具有以奉献精神为内核的崇高美,这种美学特质熔铸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此外,兵团文学尝试突破英雄史观束缚,以摇镜头的观视方式,展示兵团人如何重塑“故乡”与“家乡”的情感结构。文本中流淌的乡愁,与其说是对“故乡”的眷恋,不如说是对兵团人创造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叙事文本尝试激活兵团初创期的历史记忆,为弘扬和传播兵团精神、铸牢兵团屯垦戍边文化认同提供重要参照。

    2023-08-09详情
  • 以时代精神激活民族文艺(鲁太光)

    时代精神是一个现代历史哲学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黑格尔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只有马克思将精神与人的实践紧密结合,才赋予这一概念以科学品格。时代精神一旦成为历史哲学概念,就会对文艺产生积极影响,成为推动文艺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此,歌德、马克思等大文艺家、思想家都有精彩论述。中国现代文艺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创生而创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许多文艺家感应、捕捉时代精神,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在民族文艺方面,优秀文艺作品硕果累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是值得重视的时代精神之一。为了很好地表达这一时代精神,我们既要像前辈文艺家一样,对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丰富实践进行赋格,又要把握中国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思考、研究。

    2023-08-08详情
  • 工艺学、自由时间: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文艺思想体系的重构(刘方喜)

    局限于生产关系投射的意识形态观念论范畴,文艺学已不足以全面应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锻造的文艺自动机器大生产方式的挑战。蒸汽机等实现了机器能量自动化,当今人工智能正在实现机器(计算机)智能自动化,引发人类生产工艺方式和生产力二次现代化革命,使物质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产品不断增加,从而使从物质生产中游离出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促进文艺精神生产越来越快发展;而代表生产现代化社会方式的资本,则力图把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束缚在自我增殖的封闭循环中,打破资本封闭循环而把自由时间解放出来,文艺将获得自由发展。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打破学科壁垒,不局限于意识形态观念论范畴,结合工艺学方法论范畴和自由时间价值论范畴,全面重构马克思文艺思想体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重大意义。

    2023-08-07详情
  • ​互证与阐发:关于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的一种理解(杜卫)

    中国现代美学的基本方法论就是从中国本土问题解决的需要出发,借西方哲学、美学的观念和方法来阐发中国自己的思想材料,由此建立起中国的美学理论,并由此激活传统美学思想,开始了中国美学史的建构。因此,这种美学意欲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当下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当下的,而非全然西方的。中国现代美学诞生于解决中国本土问题的需要,诞生于从“修身”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任务出发对西学的选择。同时,中国现代美学是在没有学科内部细分的情况下产生的,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美学的“史”和“论”、美学与其他学科都可以糅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打通古今中外的美学研究格局。中国现代美学强烈的社会介入意识和本土问题意识、深刻的思想性和原创的学术性的有机融合、在对传统思想材料以及传统文学艺术的现代阐释过程中实现的传统美学的现代转换,对于今天中国美学三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023-08-04详情